时间:2024-05-13
李小媛
咱今天说的“碗爷”,和任何“碗”都没关系,是众朋友以他的博客“小碗干炸”之“碗”为尊称。碗爷以收藏纯北京泥塑艺术品之盛扬名,成为京城民俗文化博客圈里的重量级人物。
碗爷是个老北京。小时候,他经常能看到有挑着挑子串胡同的小贩,叫卖一些做工简单的泥塑玩意儿,那时候,父亲就会亲自挑选几个颜色鲜艳、造型古朴的给稚龄的碗爷当玩具。这些玩具无一不出自民间高手,具有极佳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父亲把它们收好、摆放成行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可爱。后来,这些玩意被认为是“四旧”废除了。
2001年,中断了37年的北京春节庙会在厂甸原址恢复。碗爷已过不惑之年,他说,再次看见这些玩意儿时,心里像有强光闪过,“‘啪地一下,和多年前的印象撞上了!”赶紧请回几样,聊补多年失散之念想。结果,从此以后竟是一发不可收。
此番面对面,可不单是玩具的感觉了。那些来自民间的泥塑,仿佛是一个个的小精灵,风格简约、色彩夸张、造型别致、神情写意。尤其是那些个兔爷们,骑黄虎的、骑鹿的、骑麒麟的、带莲花座的、带云气纹的,还有背插靠旗的、头顶伞盖的各种各样的兔爷儿们,英俊神勇,彰显着北京文化里的深刻寓意,体现着创作者的天才与勤奋。“怎么瞧,怎么好,大俗大雅。”
碗爷收东西都说是“请”,意在尊重。不但东西得好,怎么个来龙去脉也必须清楚。为了求其所以然,他找到了兔爷的再生之父双起翔老人。双起翔是北京著名的民间泥塑大师,北京传统玩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兔爷是月宫捣药白兔的化身,曾是老北京儿童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每年的中秋之前,孩子们都争请兔爷,后来兔爷断档了。双起翔全凭着记忆,几经试验,重新做成被老北京们认可的兔爷。现在,所有的兔爷,包括中秋节前民俗博物馆的兔爷山,都是双氏兔爷的后裔。
“头回上门是愣找过去的,老人家挺和气,给我看他的玩意儿。第二回我就提着天福号的酱肘子去了,中午,老太太给买的烙饼,老爷子挺高兴,我们爷儿俩还喝两口……双老爷子做兔爷,不是生产线,也不雇人打下手,老作坊式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自己做,从澄浆泥到最后上色。手工活,细致,精美。每做一个,他都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放进去。你看他画兔爷,那眉毛,那三瓣嘴,一处一笔,就那么几下,神就出来了,大写意似的。”
十多年过去,碗爷的收藏从北京逐渐拓展到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北方,凡有民间泥塑的地方,差不多都走遍了。有一次,为急收河南著名泥塑大师王兰田先生的泥咕咕,从北京打车到浚县黎阳镇,单程路费就是2500元,他觉得值。
“我收的都是老先生们纯手工做的,无论是什么,一个一样。老先生们把毕生的精力、经验都集中到这个小物件上,甭管是造型还是上色,都体现了老北京文化里的元素。而且,观赏之时,实际上等于和作者‘对话,穿越时空而达到一致的审美感受,那种愉悦真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碗爷还存了不少关于泥塑艺术的书。闲来读书,把玩,琢磨。现在是一等一的高水平收藏者,尽管他不喜欢这样说。反正拿过一件泥塑作品来,他就知道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碗爷有几千件神态各异的泥塑作品,他时常拍些图片上传到博客,加以地道幽默的京白解说,让更多的人在忍俊不禁中了解北京的泥塑艺术。要是有几天碗爷没有更新,性急的博友会给纸条催促:您赶紧上篇儿啊。
摘自《金色年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