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猴痘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4-05-13

李继荣 王志坚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感染科,海南三亚 572000

1958 年,从新加坡运往丹麦研究机构的猴子身上,猴痘病毒被首次分离并确认。1970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在1 例疑似患有天花的儿童身上分离出猴痘病毒,这是首例人类确诊病例。

猴痘是非洲本土的一种罕见疾病,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国家流行。但2016 年以来,猴痘确诊病例较过去40 年更多。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与非洲国家的传染病专家就猴痘的疫情监测和应对进行了非正式磋商,以期有效防控猴痘蔓延。2022 年5月7 日,英国率先报道了猴痘在非洲以外地区的新发病例,感染现已波及全球多个国家,各国陆续出现的猴痘病例,已引起多国媒体的关注。截至2022 年7 月25 日,全球已有75 个国家和地区向WHO 报告了1.6 万例猴痘病例。2022 年7 月23 日深夜,WHO 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拉响了全球最高级别警告。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猴痘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DNA)病毒,隶属脊索病毒亚科的正痘病毒属,与天花病毒是“近亲”。在电子显微镜下,猴痘病毒直径(200~250nm)相对较大,呈砖状,被脂蛋白包膜和线性双链DNA 基因组包裹。

1.2 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通过被猴痘感染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可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猴痘最初是在圈养的猴子(因此得名)中发现的,但现有的数据表明,非洲啮齿动物是天然的宿主。松鼠、大鼠、小鼠、猴子、草原犬鼠均曾发生过猴痘感染。目前研究发现,猴痘病毒包括刚果盆地(中非)支系和西非支系,中非支系比西非支系的报道更多,且有人传人病例,而西非支系尚未发现人传人病例。

同时,人类还可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而受染。通常由动物传给人,也有人传人情况发生。人传人一般发生在直接的、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欧美国家,还发现猴痘病毒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的形式而人传人。食物烹饪不当也是传播的重要因素,猴痘病毒还可由胎盘或生产期间的密切接触发生母婴传播。

1.3 易感人群

大多数未接种牛痘的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宠物商店、宠物爱好者、动物饲养设施的工作人员、医院传染科医护人员等直接接触者可能成为高危易感人群。

2 猴痘临床研究

2.1 病史

猴痘患者一般都有相关病毒接触史,如近期到猴痘病毒流行地区旅行,与从流行地区输入的野生动物的互动,以及为受感染的动物或人提供护理等。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

猴痘病毒从各种途径(口咽、鼻咽或皮内)进入人体后,首先在接种部位复制,然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经血行播散致全身各个脏器。猴痘潜伏期通常持续7~14d,上限为21d。在全身症状出现前,通常有1~2d 的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感染者此时具有传染性。皮肤黏膜病变一般从口咽开始,可逐步蔓延到全身皮肤。血清抗体通常在皮疹出现时才被检测出来。

最初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痛、疲劳和淋巴结肿大。1~2d 后,口腔内出现黏膜病变,紧接着是面部和四肢(包括手掌和脚底)的皮肤病变。皮疹可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病灶数量可从少量到数千不等。接下来的2~4 周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经历黄斑期、丘疹期、水疱期和脓疱期。脓疱期约5~7d,而后结痂。多数病例的症状在3~4 周消失。所有结痂脱落后患者不再具有传染性。

2.3 实验室检查

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从猴痘患者皮损标本中检测出猴痘基因组片段,为临床提供实验室诊断的依据;也可通过电镜或培养,从皮损标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荧光抗体法和放射免疫法可从感染者血清中检出猴痘病毒抗体,但一般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4 诊断及鉴别诊断

2.4.1 诊断依据 结合猴痘相关接触史(已感染的人或动物接触史、疫区旅居史等)、临床症状(发热、头痛、肌痛、疲劳、淋巴结肿大及特征性皮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PCR、病毒培养分离)即可明确诊断。

2.4.2 鉴别诊断 需与天花、牛痘、带状疱疹、水痘、湿疹、单纯疱疹、梅毒、雅司病、疥疮、立克次体痘、麻疹、细菌性皮肤感染、药物相关性皮疹相鉴别。猴痘与以上疾病的鉴别主要根据有无明确的猴痘疫区旅居史、疫源动物或猴痘患者接触史、典型的症状、出疹时间以及自限性病程,但最终还是需要实验室检测结果作为依据。

2.5 治疗策略

目前,对猴痘感染尚无循证医学支持的特效治疗方法,处理原则是隔离患者,防治皮肤病损、继发感染。口服DNA 聚合酶抑制剂布林西多福韦、细胞内病毒释放抑制剂特考韦瑞和静脉注射牛痘免疫球蛋白对猴痘病毒的有一定疗效,尚需大样本数据支持。对于密切接触者,根据猴痘的潜伏期,应每天进行2 次体温监测并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持续21d。

2.6 并发症及预后

2.6.1 并发症 猴痘可重复引发皮肤细菌感染、永久性的皮肤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角膜永久性瘢痕(失明)、肺炎、脱水、脓毒症、脑炎乃至死亡。

2.6.2 预后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猴痘病毒的两个分支中,中部盆地支(中非支)预后差,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的病死率高达11%。西非支预后较好,病死率低于1%。除部分患者皮肤残存瘢痕或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外,通常在4 周内完全康复。

3 预防措施

猴痘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在无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控制感染需采取综合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对患者的隔离,健康宣教,疫苗接种,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加强检验检疫等。

3.1 隔离患者,杜绝密切接触

对于感染者应进行隔离,佩戴外科口罩,尽可能保护病灶,直到所有病灶结痂自然脱落为止。

3.2 开展健康宣教

在猴痘病毒流行的地区,对患者和卫生保健工作者进行健康宣教至关重要。

3.3 疫苗接种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两种疫苗是ACAM2000和JYNNEOS。两种疫苗均可在猴痘暴露时预先接种,建议用于参与猴痘暴发调查的人员。JYNNEOS是一种活病毒疫苗,专门用于预防猴痘;ACAM2000是唯一推荐的猴痘接触后预防疫苗。根据接触后天花疫苗的有效性,美国CDC 建议在初次接触猴痘后4~14d 内对高风险接触者进行接触后疫苗预防接种。据估计,该疫苗对猴痘有85%的保护作用。除了天花疫苗,还有牛痘免疫球蛋白,可用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避免接种天花疫苗)的预防。

3.4 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盗猎和贸易(尤其是跨洲界、国界),加强检验检疫

啮齿类动物是猴痘的天然宿主,是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日益猖獗野生动物盗猎和非法贸易以及越来越普遍的国际旅行已导致非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确诊病例。

4 小结与展望

猴痘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发病区域较局限,病死率也相对较低。然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它开始肆虐横行,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病死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天花灭绝后疫苗接种中断,人类对猴痘普遍易感,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猴痘的动物咬伤和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传播,出现感染。此外,食物烹饪不当、垂直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性传播都是猴痘扩散的途径。

病毒进入人体后,可经淋巴和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潜伏期通常持续7~14d,上限为21d。前驱期一般为1~2d,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后随着病毒血症的不断蔓延,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及特异性皮损(包括黄斑、丘疹、水疱和脓疱),直至结痂、脱痂。猴痘的诊断主要依赖相关接触史(已感染的人或动物接触史、疫区旅居史等),临床症状(发热、头痛、肌痛、疲劳、淋巴结肿大及特征性皮损)和实验室检查结果(PCR、病毒培养分离)。需要与天花、带状疱疹、水痘、梅毒、麻疹及细菌性皮肤感染相鉴别。

目前猴痘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处置以隔离患者、防治皮损和继发感染为主。猴痘的并发症以皮肤感染、色素沉着及瘢痕为主,严重者可引起失明、肺炎、脓毒血症甚至死亡。大部分猴痘患者可在4 周内恢复。尽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但通过隔离患者、开展健康宣教、疫苗接种、打击非法跨州界国界野生动物贸易,加强检验检疫等举措,可有效防控猴痘疫情蔓延的。

随着非洲以外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和感染病例数不断增多,许多感染者却并没有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WHO 表示,在多个非流行国家出现与疾病流行地区没有直接旅行联系的猴痘病例,这是“非典型”状况,目前仍在调查感染源。此次多国出现猴痘病例,提示猴痘病毒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还需要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验证,进一步确认其毒性、致病力和传播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密度增加、人员快速流动,全球贸易快速发展,地域因素、环境破坏、药物滥用、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病原体进化和适应等原因,使得许多之前罕发、新发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因此,在特异性治疗药物、疫苗研发空档期,需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正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组织有效的隔离防控、检验检疫和健康宣教,终会赢得这场“保卫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