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时间:2024-05-13

魏成胜 陈美美 杨庆宝

[摘要] 目的 探討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途径。 方法 完整收集7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利用临床危险因素结合出院前胆红素水平的方式对新生儿发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利用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 结果 756例新生儿中有59例新生儿出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发生率为7.80%。危险因素包括主要危险因素(胎龄35~36周、出院前胆红素百分位数>P95、头颅血肿范围>3 cm×3 cm、出生3 d体重下降l0%×总体重以上)和次要危险因素(胎龄37周、皮下淤血、混合喂养、胎龄40周及以上、出院前胆红素百分位数为P76~P95)。利用ROC曲线对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相应的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效果。 结论 利用临床危险因素结合出院前胆红素水平的方式对新生儿发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价模型建立和风险预测切实可行,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

[关键词]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风险评估;模型;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3-0053-03

Explo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neonatal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WEI Chengsheng1 CHEN Meimei2 YANG Qingbao3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uhua County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Wuhua 514400,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Wuhua County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Wuhua 514400, China; 3.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Wuhua County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Wuhua 51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ays to establish a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neonatal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6 newborns were collected completely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data collection period was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combined with pre-discharge bilirubin levels wer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risks of neonatal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and ROC curve was used to test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the model. Results Among 756 newborn infants, 59 cases had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7.80%. The risk factors included major risk factors(gestational age of 35-36 weeks, pre-discharge bilirubin percentage >P95, head hematoma range >3 cm×3 cm, birth weight loss over 10%×the total weight) and minor risk factors(gestational age of 37 weeks,subcutaneous congestion, mixed feeding, gestational age of 40 weeks and above, pre-discharge bilirubin percentage of P76-P95). The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predictive effect of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 The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corresponding to the model was 0.735, suggesting that the model had a good risk predictive effect. Conclusion It is practicable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predict the risk of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wborns by clinical risk factors combined with pre-discharge bilirubin levels, and the accuracy of model prediction is favorable.

[Key words]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Newborns; Risk assessment; Model; Pre-discharge bilirubin levels; Risk factors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期发生率较高,对新生儿的危害极大[1]。为此,临床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美国儿科学会(AAP)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中,建议对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评估。采用时龄胆红素曲线进行评估并随访,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降低了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2]。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仍旧很高,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进而更好的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予以指导,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保障新生儿健康[3]。本次研究收集7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完整收集7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组的756例新生儿中,男406例,女350例,胎龄35~42周,体重2000~4100 g。未见母婴ABO血型不合,临床资料完备,可满足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需求,经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检查均未见阳性结果。对于本次研究过程中的实施方案,新生儿家人均事前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经皮胆红素水平检测 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对其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时间控制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 d之内。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为经皮黄疸测定仪,连续检测2次,记录2次的检测结果,并计算相应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针对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后续操作,如果经皮测定结果显示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在265 μmmol/L以上,则进一步进行检测,使用的仪器为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设备,检测其对微量血胆红素水平[4]。对不同新生儿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1.2.2 出院后随访 准确记录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合其具体的经皮胆红素检测水平,制定一定的随访方案。对检测结果在265 μmol/L以下的新生儿,在其出院后予以1 d的随访,对经皮胆红素检测水平接近265 μmol/L的新生儿,均在其出院后对其实施为期2 d的随访;对检测水平达到265 μmol/L以上、且微量血胆红素水平接近265 μmol/L的新生儿,均在其出院后对其实施为期2~3 d的随访。如果经检测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达到265 μmol/L以上、微量血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265 μmol/L,则在其出院后对其实施为期1 d的随访。

1.2.3 风险预测 (1)临床资料风险预测。对入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新生儿母亲的年龄和以往病史、产次、产期用药情况等。并收集新生儿各项临床资料,包括出生时间、胎龄、性别、体重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等。针对存在血肿的新生儿,对其血肿面积等予以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统一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测定相应的OR值。(2)测定数据风险预测:设定一定的风险预测标准,相应的标准设置为经皮胆红素水平在265 μmol/L以下。以此为判定标准,对于超出这一水平的新生儿,以微量血胆红素水平为风险评估标准[5]。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检测,并于3 d内完成上述两项指标的检测。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对上述两项数据进行转换,获得对应的危险评估值,并以高危范围胆红素水平作为主要危险因素预测指标[6]。其中,P95以上為高危,P76~P95为中危,P40及以下为低危。

1.2.4 模型预测效果评估 模型整体预测准确性用C统计量表示,绘制出研究对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统计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ROC曲线下面积越大提示预测性越好[7]。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统一使用SPSS17.00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统计学比较使用方差分析中的SNK-q方法。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56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与临床风险评估

经检测与统计,756例新生儿中,一共有59例新生儿出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发生率为7.80%。结合预测分析情况,建立危险因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依照测定OR值将病症评估危险因素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主要危险因素和次要危险因素,相应的模型情况见表1。

2.2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型效果评估

利用ROC曲线对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相应的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效果。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受到自身免疫能力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对外在环境、病毒病菌感染抵抗力较差,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在常见新生儿疾病中,高胆红素血症属危害较大的一种,能够直接影响新生儿内脏器官功能和神经系统,此外,高胆红素血症还会对患儿心肌产生损害。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大力开展检测工作,及时了解患儿状况,避免新生儿心肌出现受损,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加充分的指导作用。胆红素隶属抗氧化剂范畴,人类各项身体指标正常时,体内胆红素自产生到排出体外具备系统过程,二者之间维持动态平衡,不会损害人体内脏器官及心肌[8]。但新生儿由于刚刚出生,能够对其身体状况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较多,很容易出现体内胆红素产生较多且排放不及时状况,造成胆红素水平过高,最终引发高红素血症。进而对自身多个内脏器官如心脏、肝脏造成不良影响,阻碍新生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胆红素产生水平高于排放水平会对患儿心肌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引起心肌酶水平发生异常变化。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分布在人体心肌细胞浆中,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能够对患儿心肌受损情况进行较为具体清晰的反映[9]。而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人体心肌细胞、肌肉细胞及脑组织细胞中,与肌肉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存在直接关系,对肌酸与AT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具备催化作用,同样能够反映出患儿的心肌损伤情况。

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已经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构建了不同的预防评价机制[10]。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结合预测分析情况,建立危险因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依照测定OR值将病症评估危险因素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主要危险因素(胎龄35~36周、出院前胆红素百分位数>P95、头颅血肿范围>3 cm×3 cm、出生3 d体重下降l0%×总体重以上)和次要危险因素(胎龄37周、皮下淤血、混合喂养、胎龄40周及以上、出院前胆红素百分位数为P76~P95)。其中,将胎龄与出院前胆红素水平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性[11]。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进行检测,便可以十分方便快捷的得出相应的评估结果[12-13]。本次研究中,利用ROC曲线对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地理、遗传、气候以及生活方式上差别较大,因此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显著区别[14-15]。所以我们在建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式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用临床危险因素结合出院前胆红素水平构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风险评估模式切实可行,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丹丹,黄迪,高翔羽,等.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74-77.

[2] 茵栀黄口服液临床研究协作组.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兒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63-668.

[3] 王艳,董玉霞,邸红芹,等.脐血胆红素水平及排便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 27(10):64-65,68.

[4] 董小玥,陈玉林,韩树萍,等.建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风险评估模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 14(8):453-458.

[5] 韩树萍,董小玥,余章斌,等.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C].//第二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10:119-120.

[6] 陈兰,石碧珍,韩树萍,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预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1):813-818.

[7] 李渝华,郭梅.早产儿胆红素神经毒性的风险和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7(3):214-217.

[8] 黄洋洋.游离胆红素对新生儿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6):3151-3153,3157.

[9] 石碧珍,陈兰,韩树萍,等.健康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3):201-205.

[10] 李红新,徐美玉,屠文娟,等.血清S1OOB蛋白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检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86-1087.

[11] 梁玉美,冯燕妮,潘红飞,等.百色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的危险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710-3712.

[12] 王瑛,王金秀,江华,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3):238-241.

[13] 孙小凡.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5,42(1):18-20,24.

[14] 张海霞,赵昕,杨智,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B1 T521C/A388G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50-655.

[15] 毛旭洁,林振浪,赵益伟,等.光疗后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数学模型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7):632-636.

(收稿日期:2017-11-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