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张焕芬 周彤
[摘要] 目的 总结突发群体哮喘的救治经验及体会。 方法 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医学科494例突发群体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救治,且对两批危重哮喘患者从接诊上报时间、发作缓解时间、收入院时间三个观察指标统计分析,并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494例患者全部缓解出院。其中,437例患者急诊用药后缓解,57例危重患者住院 5~12 d出院,无死亡病例。经积极分析、总结不足,第二批危重患者三项观察指标较第一批改善。 结论 在突发群体事件的救治中,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加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突发;群体哮喘;救治;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24-01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and rescue in sudden group asthma. Methods A total of 494 patients with sudden group asthma in emergency medical department in Baogang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On the basis of timely start of contingency plans, active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re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of diagnosis report time, relief time of onset, admission time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two groups of critical asthma patients, and the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 Results All 494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after the meticulous treatment. Among them, 437 patients were alleviated after emergency medication, 57 critical 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for 5-12 days, with no deaths. After a posit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insufficiency,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the second batch of critical pati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first batch.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and rescue of sudden group events, contingency plan should be immediately initiated, and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udden; Group asthma; Treatment and rescue; Contingency plan
支氣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咳、喘、急、闷和气道高反应性特性的疾病,并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作为一种威胁人类生活的慢性疾病之一[1],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与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突发群体哮喘由于患者短时间内骤增,医护与患者比例严重失调,药品及器械呈现出供不应求,急救场面混乱,加大了治疗与护理难度。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处置患者,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我科于2015年7月28日及2016年9月5日分别发生两起突发群体哮喘事件,经过合理协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医学科突发群体哮喘患者494例,其中2015年7月28日238例为第一批,2016年9月5日256例为第二批,两起突发群体哮喘事件均为雨后发生。男289例,女205例,年龄14~75岁,其症状为喘憋、胸闷、咳嗽及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予急诊救治及护理。重症患者57例,经紧急处理送入病房治疗;既往有哮喘病史者228例,首次发作者266例;两次均发作者158例,家族中有过敏史者241例,其余患者均无哮喘病史。两批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救治措施
1.2.1 快速响应 接诊医师在连续接诊3例患者后,逐级上报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医务部或医护总值班、院领导(如事件发生在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护理部及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护总值班),同时立即启动群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
1.2.2 人员调配及管理 由院领导指挥、医务部具体实施,及时调动呼吸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老年保健科、ICU、MICU进行支援。成立协调组,由分管院长、职能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各司其职,物品调配充足,确保抢救顺利进行。护理部及时启动人力资源调配方案,采取急诊医学科护士与其他外援护士混合编组成立护理队伍,护理部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以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成立护理调配4个小组,根据分工进行人员调配,见表2。endprint
4个小组分工如下:(1)预检小组:由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护师担任,根据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三方面情况快速分诊,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类,检伤分类的结果为:轻 353 例(呼吸频率增快、焦虑症状、散在哮鸣音),进入留观区;中度 84例(烦躁,出汗,呼吸、脉率增快,响亮、持续哮鸣音),进入抢救室B区;重度57 例(端坐呼吸,大汗淋漓,PaO2<60 mmHg,响亮、持续哮鸣音),若救治不及时极易危及患者生命[2],进入抢救室A 区进行急救。紧急分流处理后,预诊护士登记患者信息,填写并佩戴患者腕带、准备药品等物资,这种安排既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又能把责任落实到人。(2)抢救小组:交接患者后,负责中、重度患者一切治疗,病情稳定后转运,抢救结束后补写护理记录。(3)观察小组:交接后,负责轻度患者的救治,协助医生检伤、负责陪检及转运,及时书写护理记录。(4)总管小组:由调配小组呼吸科和急诊医学科护士长担任,负责维持抢救秩序,再次查对患者信息,先去药房借药,处置妥当后再补办挂号、交费等手续,指导并协助抢救。
1.2.3 急救物品配备 除常规所需物资外,根据哮喘特点,职能科室领导联系相关科室补充或借用电动吸引器、无创呼吸机等特殊物品。
1.2.4急救措施 (1)用药指导:①静脉药物:建立静脉通路,无哮喘病史、症状较轻者予5%葡萄糖250 mL+氨茶碱0.25 g静脉滴注,茶碱类药物对于轻、中度哮喘治疗效果得到了普遍共识,但对于重度哮喘效果尚未得到明确[3],0.9%生理盐水10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或滴注,有哮喘史、过敏史、重症患者予0.9%生理盐水100 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滴注,苯海拉明20 mg肌肉注射,密切观察患者反应。②雾化吸入药物:根据病情予布地奈德1 mg加特布他林2.5 mg雾化吸入,以缓解呼吸道痉挛。(2)对症支持治疗:①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注意空气流通及保暖。②吸氧:予3 L/min氧气吸入[4]。③指导患者正确呼吸的方法:如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和咳痰。(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有无外渗、用药后症状有无改善等。(4)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根据指征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选择合适的面罩, 头戴固定后接呼吸机,根据病情、化验和评估肺功能设置参数,稳定后撤离呼吸机。(5)健康教育: 群体性事件现场混乱,患者及家属感到恐慌,这就要求医护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5],不仅可改善患者情绪,还能保障抢救质量。除协助保安维持秩序外, 抢救技能还必须熟练,对保证急救时快速检伤分类、医疗抢救、应急救援、院内急救十分重要[6]。医护人员主动关心安慰患者,教会患者放松自己,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面对疾病发作时不再迷茫无助,提高遵医依从性,配合治疗信心大大增加[7-9]。应避免受凉,保持环境空气新鲜,注意营养,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用药的用法,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如何吸入。指导患者饮食禁忌,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戒烟酒[10]。
1.3观察指标
对两批突发群体哮喘患者的接诊上报时间、发作缓解时间、收入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批危重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经过精心治疗,我科就诊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94 例患者全部经急诊救治及住院治疗缓解。其中,437例患者用药后缓解离院,57例危重患者住院5~12 d出院,无死亡病例。在第一批哮喘患者救治后,我科积极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积累经验,第二批危重患者三项观察指标缩短。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哮喘患病率上升,与全球哮喘流行病学呈上升的趋势一致,提示哮喘患病率升高可能与我国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模式有关。其防治更应引起重视。应参照《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实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尤其对患病率较高人群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认识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11]。
我科的救治体会:两批哮喘患者有494例,其中有57例重症患者,两批患者从性别、年龄、既往史、发作时间、重症患者数量等临床资料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第二批危重患者在接诊上报时间、患者发作缓解时间、患者收入院时间三项观察指标明显缩短。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首先医院及职能部门领导重视,第一批群体哮喘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不足、总结经验,修订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当批量哮喘来袭时,医务人员立即反应开通绿色通道,缩短上报时间。其次,科室组织学习支气管哮喘最新治疗指南,明确用药指征。再次,各辅助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保证药品、器械等及时供应,相关临床科室人员迅速赶到急诊医学科会诊,协助快速处置共同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将患者发作时间和收入院时间明显缩短。两批患者中无死亡病例,与我国近30年来死亡病例明显下降吻合[12]。救治成功的关键是面对群体事件快速反应,和日常培训分不开。当应急预案启动后,被调配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直接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本文涉及的哮喘患者均在气候突变、雨后发病,这与气压低、变应原传播和污染物扩散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发现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就医率增加有关,常见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及CO、SO2、NO2等有害气体[13]。颗粒物可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影响肺功能发育,细颗粒物可以影响到到下呼吸道和肺的气体交换部分,呼吸道感染、哮喘恶化等多种呼吸道健康效应相关[14]。因此,做好哮喘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可以降低发作次数,提高治療效果[15-16]。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哮喘发作前驱症状,如突然干咳、鼻咽部瘙痒、打喷嚏,做好预防用药,减少气候突变时外出机会,避免或减轻哮喘的发作。endprint
通过两次突发群体事件的救治,加强救治与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转归,同时对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给予检验,为突发群体哮喘事件的救护提供了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翔.支气管哮喘的最新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5-7.
[2] 魏玉平,蒋国华,陈浩,等.32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98-499.
[3] 袁晓勇.两种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66-168.
[4] 石惠.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与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94-1795.
[5] 李常乐.群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138-139.
[6] 陈虹.突發事件应急救援标准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3):123-128.
[7] 刘澄英,周良,倪华,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0,22(12):2257-2259.
[8] 邓屏.系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抑郁和躯体症状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0B):1521-1523.
[9] 窦红伟.支气管哮喘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 1225-1226.
[10] 李月亮.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9-660.
[1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1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林江涛,沈华浩,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907-910.
[13] 谭聪,金永堂.常见空气污染的表观遗传效应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40(4):451-460.
[14] Oneillms,Vevese,Sarnatja,et al.Airpollu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type 2 amechanism for susceptibility[J].Occup Environ Med,2006,64(6):373-379.
[15] 延义玲.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社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08-209.
[16] 刘印凤.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3-84.
(收稿日期:2017-06-13)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