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酒泉市成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13

汪戈明 张琦 马亚娜等

[摘要] 目的 调查甘肃省酒泉市成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病率情况。 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酒泉市人群[年龄20~74岁常住居民(5年及5年以上)]进行抽样调查。最终有1984例(男957例,女 1027例)完成该项研究。 结果 酒泉市成人2型DM患病率为10.7%,其中新发2型DM患病率为4.8%,已诊断2型DM患病率为5.9%。男性患病率为13.2%,女性患病率为8.5%。城市人群2型DM患病率为10.5%,农村人群2型DM患病率为10.9%。IGR患病率为16.0%。新发IGR患病率为15.9%。在多变量逻辑模型中,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家族史、血脂、饮酒、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5);家族史、超重肥胖、收缩压升高、血脂升高、吸烟、饮酒与糖调节受损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酒泉市2型DM及IGR患病率显著增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体重、年龄、性别、遗传、血脂、教育文化程度、城市居住与吸烟、饮酒是T2DM和IGR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酒泉市;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29-06

糖尿病(DM)的患病率在最近几十年显著增加,已经达到流行趋势[1]。国内多次举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酒泉市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相关调查资料尚未见报道。为明确酒泉市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本文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酒泉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点,包括 5个社区、7个农村、848户、1984 例进行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流行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旨在调查酒泉市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糖調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人群患病率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建立酒泉市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库。为指导开展酒泉市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在全民中制定地方性2型糖尿病防治相关政策、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及开展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措施等提供客观依据。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糖尿病医生和患者联系网络,加强糖尿病专科医生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对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控制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现场分为酒泉市的城镇和农村两部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5个社区、7个农村。采用横断面研究模式,选择5个社区和7个农村,对社区与农村中居住5年及以上的20~74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和分析。纳入标准:有正常的思维能力、生活能自理、能进行语言沟通,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②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如胰腺疾病或手术后、库欣综合征等);③严重肝脏疾病患者以及因外伤手术或急性疾病或各种严重疾病后遗症而卧床不起的患者;④3个月内使用过激素等影响糖脂代谢的药物;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流动人口;⑦没有完整调查资料者。

1.2 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中国预防科学研究院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调查抽样方案[3]及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4]中的抽样方法确定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1.2.1 样本含量估计 依据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计算公式n=Z2[π(1-π)]/d2,其中π为总体率(0.097),d为容许误差率(0.010),Z为正态分布累计概率(1.96),依据校正公式nc=n/(1+n/N),N为当地人口[5]。酒泉市总人口数 11083万人,城市人口 4413万,农村人口 6670万,城乡比100∶151,城市抽样例数918例,农村抽样例数1386 例,抽样总数2304例。实际调查家庭:848户,调查例数:总共有 2304例被抽取并邀请参加该项研究,最终有1984例(男957例,女1027例)完成该项研究。所有入选者在调查前了解本调查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抽样方法 按照甘肃省卫计委要求,根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原则,参照中国预防科学研究院《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项目操作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包括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调查抽样方案等,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酒泉市人群[年龄20~74岁常住居民(5年及5年以上)]进行抽样调查。按照民族特点和生活环境(城市和农村)进行分层抽样;随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签法(抓阄法)进行逐级抽样。抽样过程:城市抽样按照由区县到社区到楼号到住户,农村抽样按照由区县到乡镇到自然村到住户。总共有2304例被抽取并邀请参加该项研究,最终有1984例(男957例,女1027例)完成该项研究,总回应率为86.1%。

1.3现场调查

包括调查问卷、物理体检和实验室检测三个方面。

1.3.1 调查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习惯(主要调查饮食喜好,包括主食种类、肉食种类,是否控制饮食,其他如吸烟、饮酒、运动)、家族史、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种类)。

1.3.2 物理体检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校正过的相应工具为每个调查对象检查体重、腰围(waistline,WC)、臀围、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身高、血压及脉搏、体重指数(BMI)等。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3 实验室检测 (1)实验室检测项目 检查项目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2)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告知调查对象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之前维持规律作息及清淡饮食至少3 d。全部受检者均隔夜禁食8~10 h抽空腹静脉血,血液收集于含有抗凝物质的真空管中。无糖尿病病史的调查对象空腹服用250~300 mL溶有75 g无水葡萄糖的溶液,3~5 min内饮毕,自饮第一口起计时,2 h后抽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液抽取后现场离心,抽取血清,4℃冰盒冷藏保存,2 h内送检。(3)检测方法 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以MD-1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采用酶法测定,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4诊断标准

T2DM及IGR诊断依据:采用1999年WHO标准,血浆葡萄糖测试结果分类如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 mg/dL(6.1 mmol/L)且<126 mg/dL(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2 h的血糖水平<140 mg/dL(7.8 mmol/L)],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 mg/dL,并且2 h血糖水平≥140 mg/dL(7.8 mmol/L)且<200 mg/dL(11.1 mmol/L)],合并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与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水平≥110且<126 mg/dL,并且2 h的血糖水平≥140且<200 mg/dL),之前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126 mg/dL,和(或)2 h的血糖水平≥200 mg/dL],确诊的2型糖尿病是依靠参与者对问题积极的回应,“医生告诉过你有糖尿病吗?”。所有的2型糖尿病包括确诊的2型糖尿病和以前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被定义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受损以及合并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与糖耐量受损[6]。

高血压判定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特点:血压测量时应相隔连续测量3次,第1次测量空腹血糖之前,每次间隔时间为1 h,计算平均3次测量结果。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可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参考标准判定血脂异常:TC在5.18~6.19 mmol/L(200~239 mg/dL)为边缘升高,TC≥6.22 mmol/L(240 mg/dL)为升高;TG 在1.70~2.25 mmol/L(150~199 mg/dL)为边缘升高,TG≥2.26 mmol/L(200 mg/dL)为升高;LDL-C在3.37~4.12 mmol/L(130~159 mg/dL)为边缘升高,LDL-C≥4.14 mmol/L(160 mg/dL)为升高;HDL-C≥1.55 mmol/L(60 mg/dL)为升高,HDL-C<1.04mmol/L(40 mg/dL)为降低。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正常体重:BMI 18.5~23.9;体重过低:BMI≤18.5;BMI在24.0~27.9为超重,BMI≥28.0为肥胖[7]。

1.5 质量控制

1.5.1 现场调查质量控制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对所有的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受访者调查由当地熟悉方言和酒泉民俗的医务人员完成,他们有足够的技能、经验和责任心,可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效沟通。调查人员完成问卷后签署姓名及日期,并交由专人核对,确保问卷完整、合格和准确。及时检查,保证高质量完成现场调查。

1.5.2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技术流程操作,提前调校仪器,尽快更换设备,及时送检样品,2 h内检查血糖、血脂。保证每一份样品结果真实、可靠。

1.5.3 数据统计质量控制 采用双人双份录入数据,并行检查数据,纠正录入错误,并对数据库进行逻辑纠错。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被调查人员在收集调查问卷过程中无明确分组,统一收集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全部有效表格收回后由专人进行计算机独立双份数据录入。物理体检与实验室检测采用先居住环境、后性别的顺序分为四组(城市男性组、城市女性组、农村男性组、农村女性组),以相关《指南》或《標准》为检测依据,计算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患病率。研究不同因素导致患病率差异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研究不同因素与患病率的关系时采用Logistic分析。所有分析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

2 结果

2.1糖尿病患病率情况

酒泉市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7%,男女调查例数比例为1∶1.1;男性患病率为13.2%,女性患病率为8.5%;其中新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4.8%,新发2型糖尿病的男性为 5.4%,女性为4.2%;调查前2型糖尿病病史的患病率为5.9%。假设H0:男女的总体患病率相同,即π1=π2;H1:男女的总体患病率不同,即π1≠π2,α=0.05。自由度Df=1,χ20.05(1)=3.84,χ20.01(1)=6.63,χ2(总体)=12.094,χ2(新发)=3.889;χ20.05(1)<χ2(新发)<χ20.01(1)<χ2(总体),则0.05>P(新发)>0.01>P(总体),在α=0.05水准处拒绝H0,接受H1,即男性女性总体患病率不同。见表1。

2.2糖尿病城乡患病率分布

城市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5%,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9%。假设H0:城市农村的总体患病率相同,即π1=π2;H1:城市农村的总体患病率不同,即π1≠π2,α=0.05。自由度Df=1,χ20.05(1)=3.84,χ20.01(1)=6.63,χ2=1.668,χ2<χ20.05(1)<χ20.01(1),则P>0.05>0.01,在α=0.05水准处接受H0,拒绝H1,即城市农村糖尿病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分布

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4岁五个年龄段患病率分别为4.5%、5.1%、8.8%、20.8%、19.6%。见表3。

2.4不同受教育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分布

未上學13.3%,小学、初中9.9%,高中11.5%,大学7.1%。见表4。

2.5糖调节受损患病情况

酒泉市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16.0%,男性患病率为15.7%,女性患病率为16.4%;糖调节受损新发病率15.9%;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4.2%,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11.8%。见表5。

2.6不同因素对糖尿病患病率影响

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基准比较,体重指数(BMI)、家族史、血脂、吸烟、饮酒等因素β为负值,说明这些因素均为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均小于1也同时印证这一点;P值表明这些因素均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血脂、家族史、体重指数、饮酒和吸烟,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这些高危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见表6。

2.7不同因素对糖调节受损的影响

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基准比较,优势比(OR)均小于1,且β值为负,说明家族史、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吸烟、饮酒均为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P值均小于0.05(P<0.05),说明这些因素与糖调节受损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且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血压、血脂、体重指数、家族史、饮酒、吸烟,为避免糖调节受损进一步转化为糖尿病,应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此等高危因素。见表7。

3 讨论

DM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普遍认为其由环境和遗传引起。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IGR发展为T2DM,甚至有可能逆转。近年来,国内有很多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数据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但对于甘肃省,研究者仅在1999年对兰州地区年龄>40岁总例数为2580例的人群进行了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率调查,IGT及T2DM的患病率分别为4.57%和3.14%[8-10],所以说甘肃省的相关数据还是相当缺乏的。

本次调查是近几年来酒泉市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7%。1980年全国14个省市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现患率为0.67%。1996年全国11个省市4万多成年人调查表明[10],全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62%。1997年全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5.89%[11];深圳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23%[12];青岛地区20~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5%[13];拉萨市藏族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6.8%[14]。与上述研究结果比较,酒泉市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居全国前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男性患病率为13.2%,女性患病率为8.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士缺乏运动、高脂、高钠、低水果、低蔬菜饮食以及工作相关压力的增加等生活习惯有关。城市人群2型DM患病率为10.5%,农村人群2型DM患病率为1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筛查的样本量不足导致的,也可能是因农村人群自我筛查的不重视、城市农村医疗保健意识和医疗条件的不同、各地域教育程度差异等因素导致的。建议重点加强对农村2型糖尿病的筛查工作,提高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高发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活动减少、代谢减缓,脂肪组织在体内堆积,导致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比例变化,影响葡萄糖在体内的利用,从而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升高。老年人胰岛功能不良,减少胰岛素作用,导致脂代谢和糖代谢的紊乱,血糖升高反过来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并最终产生2型糖尿病[15]。我市调查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性,应加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与治疗。文化程度是2型DM的保护因素,教育程度越高,T2DM患病率越低,说明教育与全民健康关系密切,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充分认识到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T2DM知识知晓率低、患病率高、病情控制差是我市T2DM防治工作中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一大问题。

目前已确认,IGR是正常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IGR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IGT是IGR中最多见的糖代谢异常。有资料显示,在自然人群和IGR人群中,2型糖尿病年患病率分别为11.55%及61.97%,后者是前者的4倍[16]。本次研究显示,我市IGR患病率为16.0%,其中IGT患病率为11.8%,IFG患病率为4.2%,故应加强对IGR人群的管理,降低IGR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以达到控制2型糖尿病的目的。

以往调查显示年龄、超重、血脂、高血压、有DM家族史者与T2DM和IGR的发病率密切相关[17],本调查证实体重指数、家族史、血脂、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显著影响;家族史、超重肥胖、收缩压升高、血脂升高、吸烟和饮酒是引起糖调节受损患病率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国内外其他研究一致。

总之,本文结果表明,T2DM和IGR在酒泉市成人中普遍流行。IGR患病率高达16.0%,预示着酒泉市可能承受T2DM相关的负担会越来越多。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我市新发T2DM患病率较高,提示大多数T2DM病例之前未被确诊。T2DM在酒泉市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制定相应战略,预防、检测和治疗甘肃省的T2DM,开展酒泉市T2DM的三级预防,减少新发T2DM患者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Ling C,Groop L. Epigenetics:A molecular link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2009, 58:2718-2725.

[2] 向紅丁. 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3,1(1):58-61.

[3] 刘尊永,王克安,富振英,等. 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调查抽样方案[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73-75, 96.

[4] 刘尊永,冯晋光,白锦,等. 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76-78.

[5] 李河,李卫,杨学宁,等.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样本含量理解[J]. 循证医学,2012,12(6):374-376,384.

[6] 方利强,秦光明. 黄州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况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58-59,76.

[7] 刘俊,郭毅,刘晴,等. 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2):190-195.

[8] 赵玲珑,汪燕妮,刘新梅. 兰州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00-2502.

[9] 许樟荣. 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7,(1):46-49.

[10] 向红丁,吴纬,刘灿群,等. 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基线调查报告[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133.

[11]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糖尿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30-34.

[12] 彭绩,周华,程锦泉,等. 深圳特区常住人口糖尿病流行特征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34-36.

[13] 青岛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组. 青岛地区20-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9-42.

[14] 杨丽辉,胡学军,赵玉华,等. 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粗筛[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 19(5):24-26.

[15] 金军华. 老年糖尿病与衰老和肥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3(10):634-636.

[16] 童于真,童南伟.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7:671-677.

[17] 李枝萍,刘军,徐婷婷,等. 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 西南军医,2010,12(4):754-756.

(收稿日期:2016-08-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