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李月亮
“一百句关于花的文案,都不及花本身浪漫。”看到张小平的“莫奈花园”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便是这句话。
在这个坐落在安徽合肥400平方米的花园里,繁花盛开,草木葳蕤,外界的浮躁喧嚣悄无声息褪去,只觉内心清明而澄澈。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很多人或许并不陌生。它曾经被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私家花园之一,还登上了日本畅销园艺杂志《Garden&Garden》。一个普普通通的化学老师,用了20 年的时间,将一片荒地打造成了“仙境”。也用自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一个化学老师的花园梦
张小平出生在中药世家,爷爷、奶奶、外婆、妈妈都是不折不扣的“花痴”。或许受家庭氛围影响,张小平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有种特别的感情。一株草的生长,一朵花的绽放,总能令她心生欢喜。
年轻时下放到农村的那段日子,别人觉得辛苦疲惫,她却在繁重的劳动中自得其乐。种小麦、种玉米、种山芋……每天踩着泥巴,忙得不可开交,她却开心得不得了。
后来,到了学校教书,但她心里对于花草的热爱却一如既往:她在家门前的水泥槽里种了一株叫“伊丽莎白”的粉色月季,最开始只是个月季花头。悉心培养,8年时间,开花无数,总能引来师生围观。
1992 年,张小平的丈夫得到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张小平也随之去往德国。
很多德国人即使房子不大,也会打造一个小小的花园,将四季拥入生活中,这样子的花园深深打动了她。
“我酷爱花,拥有一个私家花园的梦想,被重新唤醒。”
在德国的6 年时间里,一有空闲,张小平就会到处参观园林和私家花园,上园艺课,还去当地的植物学院打工。抓紧一切机会为心中的“花园梦”添砖加瓦。回国后,张小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最开始的房子,有一个40 平方米屋顶花园,已经不算小,但一两年的时间就被张小平摆满了四五百盆花。
“我想要个更大的花园。”在和丈夫商量后,2002 年,两人作了一个重要决定,用大半积蓄买下了合肥市郊的一栋房子。
房子远离市区,周边全是连绵的荒地和农田,少有人来,但张小平一眼相中了它那40 平方米大的园子。虽然眼前还是一片荒地,但在张小平的脑海里仿佛已经浮现出了它繁花盛开的场景。
房子买下后,主屋还没开始装潢,张小平已经开始着手改造花园。整个花园的设计,完全由张小平一人完成。大到整座花园的区域划分,小到每个角落种什么植物,每种植物如何浇水,如何施肥,都是由她亲自掌握。
美丽的花园总令人艳羡,然而美丽的背后却是常人看不见的辛苦。一年四季,她穿得最多的不是裙子,而是工装。
围墙上8米长的蔷薇,每次修剪都是大工程。一个长梯,一把新剪,皮衣,皮裤,皮手套,皮帽子。爬梯子,上墙,站在刺丛中。小心翼翼,不急不忙。一根根剪干净,去细留粗,再理顺,固定。若不小心,心急,分心,就会被扎、被刺,被带刺的枝条拉伤。单是修剪,就要干上3 天。拔草、施肥、通风、梳枝梳叶、换盆……每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遇上酷暑暴雨寒冬,更是要费尽心神。
然而在和花草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张小平的内心却是充实而满足。花是娇弱却又懂得感恩的存在,你对它十倍好,它还你百倍的美丽。而张小平流过的每一滴汗,都成就了那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将“莫奈花园”搬到中国张小平的花园被她命名为“莫奈花园”。
丈夫酷爱艺术,张小平酷爱园艺。艺术+ 园艺=莫奈花园,两人也在用这座绚烂的花园向大师致敬。而这座中国的“莫奈花园”,四季有花,日日有景,也恰如莫奈的颜料盘打翻在此地。
整个花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北花园是一个独立的月季园,中间是一大块儿草坪,可小憩可赏景;南园有一个阳光房,冬天可以直接从客厅进入阳光房,聊天看花。
张小平的花园设计,一切围绕“美”和“宜人”两个词设计的。园内四季都有亮点,精心选配的各种植物会在不同的时间生长。或娇艳欲滴、或花蕾满枝、或绿草如茵,争相尽显各自的美丽。在她的花园里,四季都有花可赏。
“我抵挡不住花的诱惑”。她的花种可能来自任何地方,山中、路边、植物园……自己或者亲朋好友出门旅行,也会带回来各种花种,她则按照花期和花型,让它们在花园里安家。
当年那株种在家门口水泥槽里,叫做“伊丽莎白”的粉色月季,也被她搬到了花园中。出国前,东西还没收拾好,她想的便是“伊丽莎白”的去处。回国后,有了屋顶花园,她又第一时间驱车将花接回来。
再后来,有了“莫奈花园”,“伊丽莎白”也第一时间入住。期间或许因为折腾,这株月季一度面临衰亡,在张小平的小心照顾下,才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年近40 的“伊丽莎白”在莫奈花园里自成一景。包括花园里的很多装饰,陶器、陶房子、陶锁、陶钥匙,也都是张小平自己弄好样子,请窑工帮忙烧制。
出门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她也会捡回来自己改造。不名贵,却独一无二,趣味横生。
给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现代人总是很急,不管干什么看什么,都追求效率,想迫不及待看到成果,就连养花也希望立刻看到花开。
在张小平的花园里,一次播种,可能两年后,三年后,甚至需要更久的时间,
才能等到第一朵花开。
但张小平从来不着急。
从土地里生发出美丽的生命,值得这样久的期盼。
为了一株澳洲兰豆的花开,张小平等了4 年;花市上被扔到角落里的一棵蟹爪兰小苗,张小平花了10 元带回家。换了盆,施了肥,偶尔浇点水,一年后的某个早上,突然便带给她一份惊艳和惊喜;2003 年种下的不足小指粗的四照花,到了2017 年,满树繁花;一棵白木香,一棵法国蔷薇,十多年下来,霸占了15 米的围墙,远远望去,自成一景。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每一朵花都有属于它绽放的时候。花不着急,人也不着急。
张小平的莫奈花园在网上火了之后,很多人羡慕她花园的美景,羡慕她拥有一个绝美的花园。然而更让我羡慕的,是她始终以“草木之心”在生活。
一花一木,它们在自己的节奏里成长。有没有被关注,被欣赏,都从不挂怀,以“草木之心”生活,便是行于纷扰的万丈红尘,却能不被外界所扰,不浮不急,不慌不躁,以单纯的目光观世界。
“花园生活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生活,每天感受著花园的变化,享受着园丁的工作,收获着花痴的惊喜,可以足不出户在花园里度过每一天。”
一粒种子的发芽,一朵花的绽放;一阵风,一场雨;一只鸣叫的昆虫,一只栖息的小鸟;清晨的阳光,落日的余晖……对张小平来说,都能带来莫大的欢喜。在燕鸻划破熹微晓空的鸣声中醒来,在铃虫幽幽夜吟中睡去。没有疲劳感,没有厌倦感,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培土浇水,感知生命的起起落落,对于人生的起伏也就多了几分释然。
很多人过得不开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过度忙碌,过度看重结果。于是丧失了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活得就像坚硬的水泥地一样。
但人生是需要一些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的。如毕淑敏所说:“你必得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言外之意,就是你要真正地学会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同样,张小平也希望让人知道,其实花园不在于大小,一个小露台或者一部分阳台都可以,甚至是家中一个小小角落。只要用心,要喜欢花,要热爱自然,要能投入进去,就会拥有自己的漂亮花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匆忙疾驰的都市生活中,慢下来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一些愉快的时刻,愿每个人把平凡普通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闪闪发光。
编辑/ 宋凌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