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卢丹
相关数据表明,约近七成的人存在程度不一的双下肢不等长。当然,这种不等长大多只有十分微小的差别,往往<5毫米,不会有太大影响;当双下肢长度差>5毫米时,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多大差别,但已经影响到人体的生物力学;当双下肢长度差>1厘米时.则无论是外袁,还是走路姿态,均会出现明显异常。
下肢不等长亦叫长短腿,包括结构性下肢不等长和功能性下肢不等长。
1.结构性下肢不等长(真长短腿)指下肢骨骼结构上的差异。是骨畸形的一种,胫骨、股骨或二者同时存在长度不同。结构性长短腿的引发因素有许多,比如严重扭伤、骨折或骨骺生长功能障碍,先天发育异常,以及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灰质炎、骨髓炎等疾病。
2.功能性下肢不等长(假长短腿)测量时双腿等长,但站立或行走时表现异常,比如跑步或走动时两侧肢体不对称,站立时身体是歪斜的。功能性长短腿往往是由于骨盆、踝部、足部僵硬,或肌肉无力引发的,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形:①关节脱位,多为髋关节脱位,比如小孩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②关节积液,髋关节大量积液亦会导致两侧肢体不等长;③骨盆倾斜,通常由骨盆骨折、脊柱侧弯等原因引发。
下肢不等长不仅影响走路姿态,还会危害身体健康。若踝部、脚部歪斜不稳,会导致上方的骨骼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而相应倾斜、旋转或扭转,相关肌肉、韧带由于长时间的牵引或紧张,引发腰背部疼痛或骨盆倾斜,以致颈椎、胸椎及腰椎出现问题。儿童正在生长发育阶段,下肢不等长要尽早纠正,防止由于力学失衡而引发关节疼痛或脊柱侧弯。下面就以结构性长短腿为例,列举其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1.结构性长短腿或会引发代偿模式 长腿:骨盆后旋、腰椎前凸、抬升髂嵴、距下关节旋前、膝部屈曲。短腿:骨盆前旋、骨盆倾斜、踝部跖屈、膝反张、腰椎侧凸、足部旋后。
2.结构性长短腿的常见损伤 长腿:梨状肌过紧、髂腰肌过紧、膝关节内侧退化、髋关节退化、髌骨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胫骨内侧压力综合征、股骨关节综合征、趾骨痛。短腿:阔筋膜张肌收紧/髂胫束综合征、膝关节外侧退化、粗隆滑囊炎、跟腱炎、骶髂关节不适、外侧踝痛。
患者年龄、病因及长短腿的严重程度决定了下肢不等长的治疗方法。消除相关的引发因素,如关节积液等,可以缓解假长短腿的表现;真长短腿则要视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手段。长短腿差不足2厘米的儿童,穿矫正鞋垫或临床观察,结合康复锻炼,往往能获取较佳疗效;腿差大于2厘米的儿童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以下介绍4种长短腿的护理方法。
1.矫形鞋垫 采取个性化定制方式,制作足部矫形鞋垫,以增加短腿长度,能成功纠正长短腿。这种矫形鞋垫参照了儿童的体质量、长短腿的长度差异等,利用生物力学原理纠正长短腿,可以化解引发关节位置异常、疼痛、足部僵硬或过度内旋等的病因,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缓解乃至消除失衡侧的不正常压力,从而让身体康复至正常状态。
2.拉伸训练 矫正长短腿应邀请专业医师指导康复锻炼,以拉伸紧张侧肌肉。但需要指出的是,肌肉拉伸不可能增加短骨长度,亦不可能扩大臀部或膝盖的关节间隙。
3.休息制动 若两侧肢体长时间受力不均,会导致膝盖、脚踝、背部、臀部乃至肩膀等部位逐渐产生单侧关节炎、劳损疼痛,以及其他病痛。
当然,人体具备自愈能力,若下肢不等长患者休息充分,特别有利于轻症的康复。
4.饮食营养 患者平时应留心确保姿势正确,适度增补维生素及钙剂,让脊柱部位血液循环加速,增加骨骼力量与骨密度。在饮食方面多摄取新鲜蔬果,少吃辛辣、刺激类食品。
儿童腿长的测量方法
1.平躺测量 从其肚脐开始,直到踝关节内侧最突出处,即是腿的长度。依次测量两侧腿长,得出的即是腿部的相对长度:若从髂前上棘处开始测量,得出的即是腿部的绝对长度。
2.观察姿态和形态 看是否协调、平稳,两肩高度是否平齐,或脊椎是否歪斜,等,以此評估有无长短腿。
3.观察穿的鞋子 看其两只鞋子的磨损程度有无明显差异:亦可让儿童闭目进行原地踏步,做完50次后,观察其偏离初始位置远近,若太远即可能为长短腿。
4.影像手段 利用X线片等影像学方法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