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孟昭群
据统计,常见的骨质疏松症中8%~15%的人并非由缺钙、维生素D或疾病引起,而是一些药物所致,临床上又称药源性骨质疏松症。对此,大家应该提高警惕,有病时千万不要擅自用药。
抗凝药 如华法林可拮抗维生素K,使骨钙素的羧化受抑制,减少骨钙沉积,从而干扰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症或骨折,长期服用风险更大。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对已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和甲状旁腺类似物治疗。再如,普通肝素作为对某种酶反应较强的抑制剂,会降低维生素D的活性,增加骨胶原溶解,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增多,最终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药 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用于绝经期妇女防止或减慢骨质流失、减少骨质疏松引起骨折风险的药物,包括唑来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利塞膦酸钠、依班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但若用药不当,也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地诺单抗是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并增加脊柱、髋骨、桡骨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也可增加少数患者的股骨骨折风险。
糖皮质激素类 如地塞米松、强的松、倍氯米松等。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肠钙吸收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引起骨质疏松。通常在使用激素数星期后开始出现骨量流失,连续使用一年后流失率可达5%~15%,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达30%~50%。8%~18%的患者容易引起自发性骨折(即没有明显外伤史的骨折)。因此,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确实需长期应用时,应同时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预防。另外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活动受限,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调整激素的用法及用量。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甲状旁腺素与氟化物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药物。甲状旁腺素是体内主要的钙调节激素之一,短期以及间断性用药,能够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发育;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则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細胞的形成,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丢失。氟化物可以有效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的形成,治疗骨质疏松症;但如果使用剂量过大,高密度的氟对成骨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会导致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概率变大,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 如泰妥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这类药物由于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造成代偿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久之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增加髋骨、腕骨及脊柱骨折的风险。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及儿童,对于质子泵抑制剂的清除率均偏低,若服用剂量较高或用药史超过1年,可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肠道钙离子吸收障碍,反馈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1,25双羟基维生素D3等分泌增加,促进溶骨,最终引起骨质疏松。因此,应谨慎选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宜长期或大剂量服用。
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是最常见的肝药酶诱导剂,可以通过诱导肝P450氧化酶加速甲状腺激素代谢,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可以对抗甲状旁腺素引起的骨和肠道对钙的重吸收,势必会在不同程度造成骨代谢改变,促进骨质疏松的形成。另外,该类药物还可能促进维生素D的降解,减少钙离子的吸收,降低机体对甲状旁腺素的反应,导致维生素K与降钙素缺乏,引起骨质疏松症,使自发性骨折的概率较大。因此,对于长期服用,甚至需要终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在开始服用3个月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服用维生素D或钙剂进行预防治疗。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2006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罗格列酮会增加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此后,多项研究显示该类药物能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和骨质量。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多表现为全身骨骼受累,常见于上肢,累及肱骨和手部。主要因素可能与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有关;还可能与其影响芳香酶系统,减少雌激素合成,增加骨吸收,激动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等有关。
此外,抗结核药、强效利尿剂、环孢素A、锂制剂、芳香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含铝抗酸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等,也会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因此,患者用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谨慎用药。若长期服用以上药物,应注意监测尿钙、血1,25-(OH)2D3、矿物质水平、骨密度等指标,或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服用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雌激素等药物,以防骨质疏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