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冬季养生:护好血管最重要

时间:2024-05-13

孙清廉

在每年的冬季和初春时节,我国都有上百万人被血管性疾病夺去生命,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三大类。血管是决定人的健康和生死的最重要器官,各种血管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特别是天气严寒和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血管最容易出现问题。

血管于身体,犹如江河水网于大地万物,公路、铁路交通于国计民生,其作用就是输送能量(营养与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细胞。机体中任何一个细胞缺少能量都會枯萎、死亡;任何一段血管有病,管腔淤阻,都会使它通向的组织器官发生疾病。因此,以心脏为中心,形成了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的庞大系统,总长度可达9.6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2周半。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长期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良心理情绪等,使人们的血管难免发生损伤,主要是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血液淤阻。血液淤阻比较严重时会造成很多严重而危险的疾病,最常见的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肢体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静脉曲张、脉管炎等。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毛细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与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同时,机体由于寒冷而颤抖,会消耗大量能量以产生热能,使心脏负荷加重,增加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寒冷的时候机体活动量减少,导致大脑、心脏和其他内脏的血液灌注流量减少;加之天寒饮水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容易形成,增加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周围血管疾病之所以常在寒冷季节发作与加重,也是由于气温下降后,血管自动收缩,血黏度上升,血液流动减缓,下肢肌肉失养。因此每到冬季,医院里下肢麻木、疼痛的患者就会明显上升。

重视养生保健,保护好血管,就是维护自己的健康,呵护生命。特别是冬季与初春时节,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月份,患者更应加强养生保健。

心态平衡情绪激动、生气动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故,最易导致血压骤升而诱发中风与心梗。所以,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放宽胸怀,不让情绪波动太大。

调整饮食饮食宜多品种、多变化,宜低脂、低盐、低糖、低胆同醇,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白肉(鸡、鱼等)的摄人。饮食宜清淡,烹调方法宜多采用蒸、煮、煨、炖而少用煎、炸。三餐要适当节食,每餐最好只吃七八成饱。要重视早餐,晚餐不能暴饮暴食,不可过饱。

补充饮水冬春气候干燥,水的隐性消耗加大。不少人都是口中干渴时才饮水,所以常会导致水分摄取不足;而缺水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所以,冬春季节一定要重视补水,每天应保证在1500毫升以上。补水以白开水、矿泉水、淡热茶为最佳,不可用啤酒和甜性饮料代替水。

戒烟限酒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要彻底戒烟。平时有饮酒习惯的人要尽量少喝,更不可烟酒同时来。

适当运动 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问和运动量。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以免机体晨起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也可改在下午4~6时锻炼。心脑血管病人下午锻炼更安全。锻炼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舒缓的有氧运动为佳。运动时间为每次30~ 4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以全身微微汗出,不感到疲劳、不感到心累为度。

重视保暖 冬季严寒时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引发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因此要特别重视保暖,尤其是头部、胸背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

睡前热水洗脚 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营养供给,消除疲劳,还有助于改善睡眠,防治足部冻疮和皮肤开裂。

防治便秘 便秘患者在大便时不可过于屏气用力,以免血压骤升而引发意外。便秘者一定要通过调整饮食、服药等方法加强防治,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洗澡 冬季洗澡不要过勤,一般每周1~2次即可,洗澡时室温要温暖舒适,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超过半小时),不要过于用力搓擦。洗澡后不可立即进行性生活。

定期检查 应定时、定期检查与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加强防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