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夏乐敏
很多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吃的含铁元素的食物很多啊,为什么还会得缺铁性贫血?
其实,铁摄入足够与否决定于三个方面,即摄入量、可吸收的量以及需要的量。据2002年调查的结果看,我国人均日铁摄入为23.2毫克,农村23.1毫克,大城市24.3毫克,与国人一般需要的量比较,似乎并无不足,但为什么仍然有较高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呢?究其原因,除了有的是铁摄入较低不能满足需要外,主要的还是铁的吸收问题。
食物中铁有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种类型。血红素铁主要在动物性食物中,占其铁含量的40%左右,可被肠细胞直接吸收,而且胃黏膜分泌的“内因子”有促进其吸收的作用,所以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远比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高;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多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大多数与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有机酸等结合,必须先经溶解,与有机部分分离,还原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
膳食中有很多成分能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鞣酸等,这些成分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止铁的吸收,也就是谷类等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低的主要原因。碱或碱性药物可使非血红素铁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铁,阻碍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时,胃酸分泌减少也影响铁的吸收。
能提高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能将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亚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半胱氨酸也有类似作用。肉、鱼、禽类中的“肉因子”(其化学本质尚不清楚),不但使肉类本身铁的利用率高,且可提高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膳食中含钙高时,可除去干扰铁吸收的植酸、磷酸和草酸根,改善铁的吸收,但过量的钙不仅无助铁吸收,且可使之降低。
此外,身体中铁的营养状况也能影响铁的吸收。当机体需要铁多时,铁吸收就增加,需铁少时就会减少。摄入铁多时肠内铁量增高,其吸收率下降,但吸收量仍有增加。孕期、生长发育期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月经过多、钩虫感染、痢疾、血吸虫病等都可增加铁的丢失。
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一般较低,如大米仅为1%,小麦粉为5%,玉米、黑豆为3%,大豆为7%,莴笋为4%;动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一般较高,鱼为11%,血红蛋白为25%,肝与肉类为22%。蛋类因卵黄中高磷蛋白干扰铁的吸收,仅为3%。乳类含铁量很低,吸收率也不高。
据研究,我国人一般膳食的铁的吸收率只有6%~8%。这就是尽管铁摄入不低,但仍易于铁不足的原因。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