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李长玉 李 青
病例:李女士59岁,身高168厘米。于2007年查体时发现空腹血糖6.8毫摩尔/升,医生叫她复查,她不在乎,一心一意地伺候儿媳坐月子,经常夜间12点后才睡觉。一个月后出现口渴、多尿、无力,吃得很多,反而越来越瘦。在超市买菜时测量体重,发现减少了近10公斤,因而有些害怕。经医生检查,空腹血糖13.9毫摩尔/升,体质指数18.4,低于正常。医生诊断为偏瘦型糖尿病。经过饮食和胰岛素正规治疗3个月,空腹血糖降到6.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从12.6%降到5.2%,体重恢复到58公斤。
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但也有少数患者消瘦,体质指数低于19,称之为消瘦型糖尿病。对于这类患者,首先应该查找导致消瘦的非糖尿病因素,如肿瘤、结核、甲亢、阿狄森病、胃肠疾病、慢性发烧,以及神经性厌食等病症。
应该说糖尿病人偏瘦一些是个好现象,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腹部脂肪增多,产生胰岛素抵抗。若是腹部脂肪减少,可使胰岛素抵抗减轻,有利于病情恢复。但部分患者长期消瘦,导致抵抗力降低,对病情控制就不利了。消瘦常见原因有饮食控制过严、运动量过大、操劳过度、治疗不认真、急性感染、药量不足或方法不对等。李女士就是因为操劳过度所致。
对于消瘦型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是用胰岛素加饮食调控。消瘦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调整胰岛素用量时要从小剂量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增加,以防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按照标准体重计算出胰岛素用量,分次注射,然后调节饮食量,适用于肥胖病人;另一种是按照最大标准饮食量进食,然后调节胰岛素用量,适用于消瘦病人。无论何种方法,总是要固定一点,调节另一点,避免两点同时调节,使血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衡。李女士属于偏瘦型糖尿病,为了增加体重,可按最大标准饮食量进食,然后调节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用法:最好是早餐前、午餐前用短效诺和灵R,晚餐前用预混诺和灵30R。每天早、中、晚餐前和睡觉前各测一次血糖,发现哪一段血糖高,就调节血糖增高时间的前一次胰岛素剂量。切记,此时若血糖高只能是增加胰岛素用量,而不能减少饮食量,否则体重无法增加。
根据李女士的体重与体力活动情况,计算出她每日的饮食摄入总量。计算公式:标准体重(168-105)63×最大劳动量(35),每天的热卡为2 205。然后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原则分配进食。每日的食物分配大约是:蔬菜500克,豆制品100克,肉蛋鱼150克,油脂20克,主食250克。每天进食5~6餐,要定时定量,然后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直至体重上升达标,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为止。以后的治疗原则就需调整了,当血糖增高时不是增加胰岛素用量,而是减少进食量。否则,随着时间的延续病人体重有可能继续增加,由原来的消瘦型变成肥胖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