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金辉 李玉琼
摘 要:目的 探讨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在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肌肉厚度、持续坐立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肌肉厚度、持续坐立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腹横肌与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持续坐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腰痛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提升腰椎功能的同时增加腹横肌与多裂肌厚度,延长持续坐立时间。
关键词:激痛点针刺;运动疗法;下腰痛
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0-03
近年来,随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下腰痛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对机体健康产生持续且严重的不良影响[1]。下腰痛主要是指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疼痛,同时存在腿部麻木及无力情况。据统计,约60%的人存在下腰痛经历,且多见于45岁以下群体。由于该类群体的日常活动较为频繁,若未予以及时的救治,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残疾的风险,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2-3]。以往西医临床中多采用常规的止痛西药治疗下腰痛,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然而一旦停药,病情会出现反复情况,且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机体健康[4]。目前为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诸多医院开始采用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该种方式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疼痛[5],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因而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本研究旨在探究下腰痛患者实施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3~69岁,
平均年龄(56.51±0.9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51±0.12)年。试验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6.93±1.13)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62±0.41)年。本研究经平邑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均为下腰痛[6-7](诊断标准: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均疼痛症状均持续4个月以上);②经影像学确诊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③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禁忌证,且依从性差;②患有其他慢性疼痛疾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生产企业:Temmler Ireland Ltd.,国药准字H20170098,规格:75 mg)及独一味胶囊(生产企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53,规格:0.3 g/粒)治疗,给药方式均为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为75 mg/次,
1次/d;独一味胶囊为0.9 g/次,3次/d,连续服用2个月。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1)激痛点针刺治疗。依据患者的激痛点定位,即明确压痛点、牵涉通电以及有抽搐反应的点,按照痛点对结节进行寻找,并于结节部位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定点后实施常规消毒,选择华佗牌针具,按照不同的方向对痛点反复针刺,直至肌肉抽搐情况消失,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个月。(2)运
动疗法。①辅助患者采取坐位,确保髋部保持稳定,使患者做腰部屈伸运动,有效放松其腰背肌肉,指导患者进行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告知患者开始运动时动作宜缓慢,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幅度。若感到疼痛,则需立即停止运动,以防止疼痛加重。②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与腹肌训练。需告知患者在锻炼早期时避免进行大幅度的腰部屈伸动作,可指导患者进行腰腹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并辅助患者进行仰卧抱膝与拱桥训练。③在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使患者恢复自信心。需告知患者正确的劳动及站、坐、卧姿势,并且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部正常功能,提升其舒适度。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依据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JOA評分标准实施评分,总分29分,评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轻。采取VAS评价疼痛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依据改良ODI评分标准评价功能障碍情况,共10项内容,每项评分范围为0~5分,评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肌肉厚度、持续坐立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功能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均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疼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腰椎功能为显效;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的腰椎功能为有效;疼痛症状未缓解,未恢复正常的腰椎功能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厚度、持续坐立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肌肉厚度、持续坐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腹横肌和多裂肌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坐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诱发下腰痛的因素较多,包括动作、姿势、体位、习惯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引起腰部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当椎间盘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髓核中的水分被挤出,并获得一个新的平衡。然而失去水分后,胶原纤维拉伸力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组织渗透性降低,并通过降低水分含量、氧张力、pH,进而降低对细胞内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扩散能力,导致细胞的生存环境改变[8-9]。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所受应力负荷不断增加,时间不断延长,椎间盘细胞凋亡的数目会不断增加[10]。若腰部进行频繁的活动、扭转及长期受到压迫,会在较大程度上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变,代谢产物无法完全排泄,从而产生组胺、缓激肽、IL-1、LT等物质,导致腰部出现疼痛情况[11],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的临床随访观察可知,在短期内虽然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然而一旦停药,则可能出现复发情况,并且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利于健康与恢复。
目前,诸多医院开始采用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对于因激痛点为病因导致的疼痛症状而言,激痛点针刺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依据国外流行病学的观点可知,约93%患者的主要疼痛诱发因素为激痛点,并且约85%的患者中,激痛点是诱发疼痛症状的唯一因素,因此对患者实施激痛点针刺治疗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12]。中医学认为,因激痛点导致疼痛症状属于“筋痹”范围,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出现一定的感觉及运动机能失常。激痛点针刺治疗方式遵循中医的经络学说与经筋理论,使用该种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疏通经络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气血进行良好的调理。运动疗法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的抗阻训练,使肌肉力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可在较大程度上恢复腰背肌肉骨骼系统的正常功能,最终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3]。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JOA評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腹横肌与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持续坐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激痛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腰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提升腰椎功能,同时可增加腹横肌与多裂肌厚度,延长持续坐立时间,值得临床运用。然而临床医生仍然需要加强对下腰痛与联合治疗方式的深入研究,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以便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恋,徐佳静,计亚东,等.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88-90.
[2]谷婷婷.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84-85.
[3]陈乃宗.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8):1263-1264+1268.
[4]俞晓杰,陈雪吟,朱中亮,等.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3):194-199.
[5]韩红,黎明.针刺腰痛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44-245.
[6]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李新茹,张晓伏,薛新宏,等.激痛点针刺疗法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990-996.
[8]许维军.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209-211.
[9]胡敏瑶,钟文,吕晓辉.毫火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源性腹痛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1):39-40.
[10]Ehsani F.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in an unstable surface on muscle activity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J]. Koomesh, 2015,16(4):495-504.
[11]蔡其锐,林远方,刘国科,等.激痛点针刺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6):88-90.
[12]Baydogan N, Tarakc E, Kasapcopur O. FRI0475-HPRComparison the effect to the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s of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and proprioceptive-balance exercises in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13,71(Suppl 3):749-749.
[13]叶玲,曾友华.腰臀部肌筋膜痛患者激痛点针刺治疗的疼痛及功能改善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2):390-3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