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代立静 吕霄琳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 聊城,252000)
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增加患儿痛苦感受[1]。细菌感染为该病主要病因,需结合抗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儿细菌感染症状[2-3]。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中,通过静脉给药,药物成分作用在细菌核糖体中,阻断细菌合成蛋白质,以促进细菌死亡,满足抗菌治疗需求。但单一用药治疗可能会增加细菌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且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抗菌治疗期间,其抗菌效果与最低抑菌浓度有关,与其治疗时间延长无关,因此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4]。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即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给药后,应用头孢克肟口服治疗,以降低细菌耐药发生风险、维持有效抑菌浓度。但是,与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相比,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能否提升治疗效果仍有待研究[5]。为此,本研究选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9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对其影响。
选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9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16±1.31)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3.03±0.74)d;体质量11~52 kg,平均体质量(34.25±9.85)kg。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14±1.45)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3.07±0.88)d;体质量9~50 kg,平均体质量(35.02±8.91)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本研究所纳入患儿的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5];均经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检查确诊。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阳性(>12.0×109/L),C 反应蛋白(CRP)阳性(>10.0 mg/L),符合抗生素治疗标准。
排除标准:①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禁忌证;②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③病毒感染。④患儿、家长存在精神系统疾病,难以配合完成治疗。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止咳、化痰、物理降温,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联合头孢克肟口服序贯治疗。
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生产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36,规格:1.0 g)静脉给药治疗,取80 mg/(kg·d)头孢曲松钠+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7 d。
观察组(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时间为3 d,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第4天时,将静脉滴注改为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生产企业:深圳立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22,规格:50 mg):体质量≥30 kg时,用药剂量为100 mg/次,2次/d;体质量 <30 kg时,每次治疗剂量为1.5~3.0 mg/kg,2次/d,持续治疗至第7天。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6]。显效:患儿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胸X线片显示病灶消失或缩小>70%;有效:患儿咳嗽、发热、肺啰音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胸X线片显示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70%;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包括咳嗽、肺啰音、发热。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采集患儿治疗前后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以酶联免疫法检验,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严格依据试剂盒要求完成检测。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食欲缺乏、腹泻、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 =(食欲缺乏+腹泻+腹痛)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n(%)]
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d)
组别 例数 咳嗽 肺啰音 发热对照组 48 11.76±2.16 9.70±1.88 3.24±0.51观察组 48 10.25±2.32 8.85±1.34 3.20±0.38 t 3.300 2.551 0.436 P 0.001 0.012 0.664
治疗前两组患儿CRP、PCT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
CRP(mg/L) PCT(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24.85±3.29 5.46±1.02* 0.73±0.14 0.24±0.06*观察组 48 25.01±4.31 4.68±1.14* 0.75±0.10 0.20±0.05*t 0.204 3.533 0.805 3.548 P 0.838 0.001 0.423 0.001组别 例数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小儿自身免疫功能缺乏,易受细菌、病毒感染引发呼吸道炎症反应。其中小儿肺炎为临床常见小儿感染性疾病,除基础呼吸道症状外,受患儿呼吸困难、通气质量下降的影响,患儿精神状态较差,出现食欲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6-7]。细菌感染为该病主要发病原因,需配合积极有效的抗菌治疗以满足治疗要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革兰阴性菌具较强抑制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治疗后,通过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形成过程,以阻止细菌细胞壁形成,促进菌体膨胀、死亡[8];同时,此类药物可激活细菌自溶酶活性,激活细菌自我溶解过程,以促进细胞死亡[9]。β-内酰胺类药物的靶点是细菌细胞壁,因此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且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还低[10]。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头孢曲松钠静脉给药治疗应用频率较高,通过快速提高血药浓度以促进细菌死亡,与口服用药相比,药物作用起效快,对细菌感染急性期控制作用较好[11]。头孢克肟为临床常见口服用药,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多用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稳定性强、安全性较好等特点[12]。但长期单一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出现脂多糖外膜屏障作用,增加细菌外排泵作用,出现耐药情况,影响治疗效果[13]。
序贯治疗一般是指在炎症反应急性期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病情改善后,改用口服用药治疗[14]。在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序贯治疗过程中,因该药具时间依赖性,即在用药治疗中,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后,治疗时间长,药物抗菌作用强;但在血药浓度超出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并不会增加药物抗菌活性[15]。且单一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致病菌耐药性,因此,本研究使用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序贯治疗方案[16]。
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序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较对照组(83.33%)高,观察组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考虑原因为,在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时,治疗前3 d均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可通过静脉用药快速提升血药浓度,以控制细菌急性期增殖能力,帮助患儿快速改善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引发的咳嗽、肺啰音等情况[17];治疗第4天开始,应用头孢克肟口服治疗,可避免长时间应用头孢曲松钠产生耐药性,在此基础上,持续稳定发挥细菌清除能力,以缩短病程,避免在耐药影响下出现咳嗽、肺啰音等症状延长情况[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相近(P>0.05)。考虑原因为,患儿发热症状控制多在3 d内,处于头孢曲松钠静脉给药时间内,两组患儿接受治疗方案一致,因此两组退热时间无明显改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考虑原因为,CRP、PCT为细菌感染主要评价指标,在发生细菌感染后,其血清学指标快速上升,参与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对抗中,随炎症反应程度减弱会逐渐下降;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给药治疗期间,可在用药后早期快速降低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程度,促进CRP、PCT水平降低,但随用药时间延长、细菌耐药性增加,可能会出现细菌增殖能力控制能力有限、炎症因子清除难度大等情况,影响CRP、PCT降低效果[19]。联合治疗是先在病情急性期应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程度,在后续治疗中,通过口服头孢克肟治疗维持有效抑菌浓度、保证感染清除效果[20]。有研究指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院内用药强度为细菌耐药性发生主要影响因素[21]。提示减少高强度抗菌药物使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可能为序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6.25%)相近(P>0.05),与李岩[21]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并未增加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方式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肺炎治疗中,与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相比,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