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谈永敏
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
——浦东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党建实践与探索
● 谈永敏
浦东在重大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探索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创造新经验,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项指标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水平。
浦东;重大工程建设党建;一流党建一流开发
浦东在重大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探索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创造新经验,为浦东开发开放中的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纵观浦东重大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至1995年):是以道路交通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形态开发阶段。开发开放前的浦东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的重点是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推进陆家嘴、金桥、张江、外高桥等重点开发小区建设的同时,共投资214亿元进行以“两桥一路”(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杨高路拓宽)为重点的第一轮十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0年):是以形态开发与功能建设并举阶段。这一阶段,浦东在继续进行以“三港两线”(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地铁二号线、内环线浦东段)为重点的第二轮十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四个重点开发小区的功能开发。此期间的总投资达到58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浦东的形态开发和功能建设,加快了浦东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高强度投入,浦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尤其是交通建设,呈现“空中、港口、地下、地面”大格局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5年):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区形态阶段。“十五”期间,浦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功能性、枢纽性、网格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达到134项,累计完成投资近740亿元。在全市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第二条跑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外高桥港区、外高桥物流园区的建设与洋山深水港形成联动效应,磁悬浮列车建成并正式运营,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又有三条新的隧道连接浦西,浦东新增区域道路近188公里。初步形成了融入全市、辐射长三角、面向世界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四阶段(2006年至2009年):是加快推进以迎世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阶段。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浦东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以筹办世博为契机,“十一五”前三年,浦东加快世博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多达178项,其领域更广、规模更大、能级更高,累计投资约490亿元,均创历史同比新高。2009年,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后,新浦东重大项目共计107项,项目总投资1272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当年投资335.1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区世博配套项目共计25项,道路总长约96公里,总投资430亿元,前期共涉及居民、企业动迁6000余户,已完成年度投资129亿元,全面完成年度计划。25个项目中,16项已竣工,东西通道等9项施工冲刺,世博配套项目总体处于受控状态。新浦东的开发能级和规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浦东新区重大工程建设是世界级的开发建设。浦东开发之初,率先推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这样的背景下,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艰辛的探索中开拓前进。
为主动适应重大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变化,与时俱进地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浦东新区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重大工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一流党建为导向,将党建工作服务服从于重大工程建设,着力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在组织保障方面,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党组织管理突破了过去行政化、公式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向指导性、服务性的方式转变。从最初的浦东新区城建局党组,直接管理新区建设总指挥部临时党委,到设立局基层工作党委并以此为平台指导、服务新区建设总指挥部,垂直管理临时党委和下属的各级临时党总支(党支部)。二是党组织体系突破了过去以条为主、条块分离的组织方式,逐步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转变。根据重大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1997年底,浦东新区成立了重大工程项目办公室,随之组建浦东新区重大工程项目办公室党支部,赋予其建设总指挥部临时党委的职能,并强化了重大工程党建工作,提出“支部建在工地”的新思路,逐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形成“重大工程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新格局。三是党组织活动突破了过去枯燥、狭窄的组织活动方式,逐步向区域联动、整体互动的大党建工作格局转变。传统体制下,来自各地的参建公司党组织参与原单位党组织的活动,由于异地参建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往往造成组织活动形式化、活动不正常甚至出现空白点。现在,这些参建单位党组织整合参与浦东新区重大工程建设工地临时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活动后,组织活动更加贴近工地,贴近实际,使党组织进一步形成合力,更加富有战斗力。
在人才保障方面,依托重大工程锻炼和培养年轻干部。选派他们到最困难、最艰苦、矛盾最突出的重大工程一线挂职锻炼,努力为每个人创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平台。从1993年至今,新区建交委党组已先后选派7批200余名年轻干部,到重大工程指挥部挂职锻炼。这些年轻干部在联系基层和接触群众的过程中,不仅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能力,增加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业务素质,为扎实推进浦东重大工程建设贡献了力量。通过这一措施,新区建交委党组探索出一条“人才推进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工程建设造就人才”的良性发展机制。
一流党建需要解放思想作保证。浦东围绕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抓党建,将党建工作由虚变实,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促使重大工程建设的理念、体制机制、资金筹措、推进方式和运作模式等相关领域的全方位创新,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项指标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水平。
在理念创新方面,一是树立世界眼光。跳出浦东看浦东,站在全市、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看浦东,善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发展方式,“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创浦东之新”,形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二是倡导科学精神。针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运用科学理念和方法,努力认识和把握重大工程的内在规律,用科技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三是形成辩证思维。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破除被动、传统和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克服迷信权威、唯书唯上的思维惯性,摒弃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敢闯敢试,敢于冲破条条框框,推陈出新,追求卓越。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开发开放的需要,浦东率先进行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小政府、大服务”,对重大工程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根据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现状,浦东加大行业管理和行政协调的力度,促使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走向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浦东还率先建立规范的建设市场体系,促使重大工程全面推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施工招投标制度,真正做到打“中华牌”、打“世界牌”。
在资金筹措创新方面,利用有限的政府财力,浦东采取银团贷款、政府保函等形式,形成滚动开发资金;利用外资,采用中外合资、BOT和BT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允许社会、集体、私人投资建设和经营,按照以财政投资项目金额1:2调控比例,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引导集体、私人手中的消费资金转化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按规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入,安排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
在推进方式创新方面,浦东全力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建交委作为牵头和推进部门,在重大决策上,倾听多方意见,经常组织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与各功能区域、有关局和街镇沟通,会商确定重大项目。并采取例会制度、联合会审制度和现场办公制度,主动深入一线,提前介入服务,落实建设资金,加快动拆迁现场裁决。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压缩审批时间,明确重点项目即到即批,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有力地推进重大工程的建设速度。
在建设模式创新方面,浦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缩短战线、扩大战果,变点多、线长、分散作战为重点突破,形成“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格局。加强协调,动员各方力量,依靠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在浦东建设一批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精品工程、世纪工程。利用实事立功竞赛活动这一平台,组织来自全国各地上百万人次的建设者参与“五比五创”(比科技创新,比管理创效、比质量创优、比文明示范、比诚信创品牌)竞赛活动。使实事立功竞赛成为浦东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的强大助推器。这种“举全局之力、集全区之智、扬全国之势”的建设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浦东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又好又快地完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有力地证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才能实现“想大事、促大事、成大事”的目标。
一流党建需要实实在在的目标作支撑。浦东将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实事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到位,抓实抓好,以此作为抓一流党建的具体成效。
浦东开发之初,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近20年来,浦东共动迁居民24.8万户,相当于搬迁了一座中型城市。浦东新区在完成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同时,仅建政以来,又完成新延辟调整公交线路、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平改坡、街镇公园和为外来建设者培训、服务等实事建设近400项。从而使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浦东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行更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园林城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老百姓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普遍感到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更高兴,并由衷地感谢浦东开发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浦东20年重大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广大建设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大胆探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持一流党建不动摇。一流党建是推进浦东重大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一流党建不动摇,就是要坚持实现一流党建的工作目标,首先要创新工作体制。随着南汇划入浦东,新浦东的区域更大,范围更广,重大工程建设点更多、面更广、人更散,世博配套重大工程和拉动内需的民生项目正进入快速推进时期,按照原有的模式开展党建工作已显得力不从心。其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更新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工地党建联建”活动,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从组织体系上保证浦东重大工程工地党建联建工作的全覆盖,创新党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党建联建日常工作、沟通协调、矛盾化解、应急处置四个机制,整合业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街镇和相关单位等相关党组织资源,在工地与社区、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和谐的“桥梁”,共创平安和谐环境,确保新浦东重大工程建设各项任务顺利推进。第三要形成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用制度的形式,把浦东20年来包括原南汇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创造的党建成功经验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成果。
(二)必须坚持开发建设不动摇。开发建设是浦东崛起的重要保证。坚持开发建设不动摇,就是要在推进新浦东二次创业中,必须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新浦东正在谋划“十二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浦东是“两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迪士尼、大飞机等大项目陆续落地浦东。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必须按照科学发展之路的要求,既坚持全国、全市一盘棋,走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之路,又坚持因地制宜,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交通战略,加快完善浦东路网系统,加强服务重点区域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浦东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走出具有新浦东特色的开发建设之路。
(三)必须坚持共建共享不动摇。共建共享是浦东重大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坚持共建共享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两区(浦东、南汇)合并后,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新浦东必须克服“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精神文明,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倾向,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特别是实事项目建设要着眼于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问题为切入点,更加重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将“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落实到位,使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真正成为“便民、利民、为民”的过程。努力营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浦东开发开放的成果。
D267
A
1009-928X(2010)05-0042-03
作者系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基层工作党委副书记
■ 责任编辑:袁志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