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仙霞社区加强楼组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时间:2024-04-24

●程新友

仙霞社区加强楼组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程新友

楼组是城市居民基础的生活场所,是家庭间互动的纽带、是关心互助的港湾、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更是发挥群众自治管理的平台。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以楼组为生活平台,开展“楼组创建系列活动”,明确“三个延伸”,创新楼组建设理念,完善“三个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从而优化了邻里关系,改善了居住环境,畅通了与居民沟通的渠道,更好地传递了社情民意,营造出和谐的社区氛围。

楼组建设;社区党建

“家庭是细胞,楼组是基础”,楼组作为直接面向居民的基层组织,作为居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城市社区管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海市长宁区仙霞社区以楼组建设为切入口,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使楼组成为群众展示自我的舞台、发挥群众自治功能的平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仙霞社区基本情况

长宁区仙霞社区有居民楼组约1800余个,是个典型的老公房居住区,居民们渴望拥有融洽、互助、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对社区内23个居民区开展下发问卷、走访居民区干部、召开群众座谈会等调查,发现了社区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

(一)新居民激增,传统的邻里关系面临挑战。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大批外来人员涌入上海,仙霞社区紧靠两大开发区,承载着大量白领人士、外来务工青年买房、租房的需求,从统计数据看,房屋转手、出租所占的比例达到总户数的50%左右。新居民的入住打破了以往相对静止的相识相知的邻里关系,租房户的频繁变动也为邻里之间交往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社区居民老龄化现象严重。仙霞社区内原住居民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征地农民、动迁居民及不少大院大所大厂的在职职工,20多年过去,居民们渐渐步入老年,社区老龄化程度达到21%,高于19%的上海平均水平。同时仙霞社区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不少老人在此买房养老,社区老龄化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退休老人生活空闲,有着交流、交友、娱乐、被照顾的需求,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三)邻里关系淡化,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楼组内防范意识差,加上邻里之间不熟识、不相知,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因此,虽然每年社区投入资金用于物防技防,提高小区的防范能力,但发生在楼组内的入室盗窃案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控制。

(四)居委在开展楼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楼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与团队建设相比,有着功夫深、见效慢、成效不明显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近两年各居民区忙于开展团队建设,创设文体俱乐部,对楼组工作有所淡化;居委干部充实调整后,年纪相对轻了,但也出现了坐办公室时间多了、下楼组时间少了,委托楼组长跑腿的多了、与居民的交情浅了等新问题,亟需尽快传承“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传统工作方法;楼组长与楼组不完全匹配。全社区共有1800多个楼组,但楼组长仅1730人,存在100人的缺口,散布在十个居民区中,最严重的缺25名楼组长;楼组长年龄偏大。在调研中发现,70岁以上楼组长占楼组长总人数的百分数,全社区平均水平为20%,有9个居民区超过平均水平,最严重的居民区70岁以上楼组长达到42.22%。

二、仙霞社区加强楼组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三个延伸”,创新楼组建设理念。社区服务要人性化,社区工作者要群众化。必须重申楼组的基础作用,创新楼组建设的理念。为此,要努力推进“三个延伸”的工作。

一是将工作重心从居民区延伸到楼组。结合上海市实有人口试点工作的契机,根据“百户单元”管理要求,以200户、约8-9个楼组,重新划“块”,做到社区全覆盖;规范块长工作,推出“一三一”楼组工作法,即一个网络(居委会→块长→楼组长→四大员→楼组党员联络员、居民代表、业主代表、党员),三本台账(实有人口信息表、出租户情况登记表、楼组骨干情况表),一项考核(块长季度百分考核,由楼组长从十个方面考评),提高块长做楼组工作的能力;通过特色楼组创建,使街道各职能科室将工作落实到楼组,示范到基层,并建立考评检查、现场办公、群众评估体系,以确保工作重心从街道指导层面、居民区工作层面、群众评价层面向楼组延伸。

二是将工作对象从楼组长延伸到每一户居民。通过建立、完善《楼组知情册》引导居委干部、楼组长开展楼内居民互访活动,通过访问、调研,将生活在楼组内的居民粗略划分为三类:依靠对象(如:党员、老干部等)、服务对象(如:独居老人、残疾人、重大病人等)、关心对象(吸毒人员、两劳释放人员等),精细划分为19种人。针对各种人群不同的需求,开展特色服务,使服务更人性化。

三是将工作内容从邻里互助延伸到全方位和谐创建。楼组创建的内容要多样化。在基层实践的基础上,社区楼组建设提出了“五在楼组”的和谐创建理念。组织开展“楼组沙龙聚会”,“给新上海人提个醒”等活动,使邻里相认相交相助在楼组;选举楼组党员联络员,广泛创建党员示范楼,党建工作落实在楼组;动员居民自觉交纳管理费,自觉不在走道乱堆物,营造优美生活环境,将物业管理沉到楼组;通过“自律式”文明公约制订、协商性“当家人会议”召开,推荐“一长四大员”,把基层民主践行在楼组;结合楼组实际情况,推广“学一学、扫一扫、劝一劝、帮一帮”楼组礼仪,把文明建设深化在楼组。

(二)完善“三个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楼组长、块长服务基层的积极性是楼组建设长效常态的重要保证,为此还要完善管理机制、参与机制、激励机制。

整合管理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一是建立楼组长管理机制。明确楼组长的基本要求,以增强楼组长总体责任;明确楼组长产生的民主程序,以提高楼组长的公信力;规定对楼组长的关怀措施,以鼓励楼组长的奉献精神。二是规范楼组工作机制。即每月一次楼组长会议,核对居民变动情况,通报社情民意;每半年一次“当家人会议”,开展楼组文化活动,协商楼组事务;每年一次居代会,由居民对区、街道居民工作进行民主测评;每年一次居民区楼组建设中途检查、楼组建设推进会,以检查促进创建,用交流巩固经验,做实楼组工作。三是行政指导支持机制。为把楼组工作做扎实,仙霞街道提供了财力保障,为每个居民区提供了楼组建设经费,匹配了居民区爱民帮困经费,以及订阅了100多种报刊杂志;完善了楼组建设的发展目标,要求每个居民区积极开展文明楼组创建活动,文明楼组不低于80%,三年内达到95%,特色楼组作为文明楼组的排头兵,不低于10%,三年内达到30%。

丰富参与机制,扩大受益面。一是开展楼组“三小”工程建设。建立《楼组知情册》,动态摸清楼组内的人员信息;修缮楼道内设施,倡导楼道新风;设立废纸箱、废电池箱等,养成环保习惯。二是完善楼组安全防范设施。升级防盗设备;免费开展煤气检测;加强防范宣传,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实施“平改坡”等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给居民楼带帽(“平改坡”)、换胆(调换上下水管)、穿新衣(外墙粉刷、添补绿化、改建通道),使近2万户居民受益;推进楼道防盗门安装,受益居民将近7000户,有效降低了入室盗窃案的发生。四是积极推动社区文化活动,仙霞街道投资为每个居民区建造活动室和健身点,大力组织群众文化团队,每年组织读书节、歌咏节、旅游节、体育节等文化团队活动,组织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吸引居民群众从楼组走向社区、学校,交朋友、舒心胸、长本事。

优化激励机制,扩大建设成果。一是优化评比机制。改变以往单纯由居委干部举荐的评选情况,组织开展由群众评比、楼组“咬尾巴”评比、“一季度一评”的楼组长评选等方式,评选先进楼组、星级楼组,民主参与的评选过程增强了楼组“争先学先保先”的荣誉感。二是改进表彰方式。改变以往“开一个大会组织一次表彰”的方式,以发放到社区每家每户的社区报为宣传阵地,报道社区中的好人好事、新风新貌和楼组建设中的经验做法、优秀楼组长等,将表扬方式长效化、动态化、生动化,使先进典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推出服务品牌项目。把深受居民欢迎的工作项目化、涌现出来的热心群众团队化,持续推动服务群众的工作,如组建以社区居民施红心名字命名的“红心法律咨询站”;组建街道在职党员志愿者总站,放大了党员在楼组中的作用。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在社区文化的影响下,大批有能力有水平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发掘宣传,推荐他们的优秀事迹,涌现一批先进个人,引领着社区居民,使“小区是我家,爱心奉献它”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文据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调研汇总资料写作而成,在此表示感谢)

D267.7

B

1009-928X(2010)04-0048-02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奕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