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杨英鹰 杨东东
摘 要:目的 探讨慕课教学模式对《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的232例大专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慕课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口腔修复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口腔常见病诊治能力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率、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率、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率、提出和解决口腔修复学问题的能力率、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慕课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慕课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口腔修复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26-02
《口腔修复学》是采用以及研究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患者颌面部和口腔各种缺损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不仅要求修复科医生熟练掌握口腔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求修复科医生对力学、材料学和美学等多个学科均有一定的涉猎[1]。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老师讲解的方式,而且辅以一定的临床操作。实习生常常无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到一起,容易片面地看待临床病例,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完善。本研究分析了慕课教学模式对《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的232例大专学生,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16例,男65例,女51例;年龄20~24岁,平均(21.93±1.36)岁。对照组116例,男64例,女52例;年龄20~24岁,平均(22.07±1.45)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课程主要以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为主要模式,下课前5~10min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
观察组:《以口腔修复学》书中“全口义齿”为例,全章穿插视频,按照修复前的准备、模型制备、义齿的稳定和固位、制作、修理、试戴后可能性出现的问题以及排牙等等几个方面,分别形成独立的教学单元和教学视频学习单元。其次,重视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节后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对于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视频课程或者多媒体课程,同时注重与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学习。如在讲授全口义齿这个章节时,可提出以下问题:全口义齿稳定以及固位原理和原因是什么、戴入全口义齿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如何进行处理等。最后,将课外自主学习以及慕课教学二者进行结合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比较优秀的慕课视频课程上传到平台上,针对慕课平台上的疑难问题,分章节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在线进行讨论,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口腔修复操作成绩。比较两组的口腔常见病诊治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出和解决口腔修复学问题的能力、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口腔修复操作成绩对比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94.36±5.89)分和口腔修复操作成绩(93.51±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学生口腔常见病诊治能力率(98.28%)、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率(95.69%)、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率(92.24%)、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率(93.97%)、提出和解决口腔修复学问题的能力率(90.52%)、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率(94.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采取符合机体口腔生物力学以及生理学的方法,修复颌面部和口腔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高实践性和较强理论性的口腔临床学科[2]。口腔修复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3]。临床上每一例就诊患者口内的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情况比较复杂多样,如何使学生可以运用实训课上所学习到的的动手能力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付这些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考验[4]。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修复医师前,口腔本科生需要经历临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实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傳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授课为主要方法,以教师作为中心,本来应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纳知识,尽管大大节省了教学资源,但是存在学生过分依赖教、缺乏主动学习性以及创造性等缺点[5]。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前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对于口腔修复学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按照学生的需要选择学习,能加强及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课前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目前对于口腔修复学知识的大致理解情况、今后对所学知识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安排以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而且提供口腔修复学的资料或者多种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上课中,对于口腔修复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着重进行总结和讲解,采取混合教学法以及病例教学法等,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课后,可以通过各种考试对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专业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本研究结果表明,慕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口腔修复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口腔修复操作成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口腔常见病诊治能力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率、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率、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率、提高提出和解决口腔修复学问题的能力率、提高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率。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科,郑立舸,刘敏,等.经典病例分析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02):63-65.
[2]韩龙,董会,雍威,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2):30-31.
[3]黄盛斌,李宁,周海燕.情景教学法在留学生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前期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03(11):104-105.
[4]方明,田敏,吉兆华,等.多层次综合性课外活动对本科生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口腔修复学为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10):636-636.
[5]王德堂,伍廷芸,朱怀红,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口腔修复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7):133-1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