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张小英 安军明 任媛媛 黄琳娜 王璞
摘 要:目的 探讨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SD)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气滞血瘀型SD患者12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60例。方氏头针组予以方氏头针,联合组予以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耳鸣分级、纯音听阈平均值。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方氏头针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纯音听阈平均值低于方氏头针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耳鸣分级优于方氏头针组(P<0.05)。结论 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SD,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听力。
关键词:方氏头针;穴位注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55-02
突发性耳聋(SD)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4.86%[1]。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感染、营养神经等方式治疗。中医可辨证施治,针对其病机进行整体调理。SD属中医“暴聋”范畴,主要与风邪、火邪、血瘀、体虚、痰浊等病理因素有关,应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窍等治疗原则[2]。方氏头针由方云鹏教授独创,选穴精炼,是在脑卒中、颈腰椎病、睡眠障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穴位注射将针刺、药物的作用有效结合,在SD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但其与方氏头针联合用于气滞血瘀型SD患者能否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报道鲜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气滞血瘀型S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气滞血瘀型SD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60例。联合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0~69岁,平均(52.01±7.84)岁;病程2~14d,平均(8.69±2.64)d;耳聋程度:重度11例,中度35例,轻度14例。方氏头针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9~67岁,平均(50.89±7.98)岁;病程1~14d,平均(8.18±2.70)d;耳聋程度:重度12例,中度36例,轻度1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气滞血瘀型SD诊断标准[4];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中枢性耳聋患者、先天性耳聋患者;②合并颅脑占位性病变者。
1.3 方法
方氏头针组采用方氏头针。①取穴:双侧伏象头部、倒脏上焦、记忆、听觉、嗅味、信号。②针具: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提供的华佗牌0.30mm×13mm一次性针灸针。③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采用飞针直刺法(以拇指、食指及中指持针,小臂带动手腕,迅速垂直刺至颅骨骨膜,以听到“啪”的声响为佳),行针施以重压震颤法(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紧持针身,施术者集中意念运气于此三指,持续增大指尖的握力直至产生剧烈抖动,同时手腕用力持针下压),每穴行针30s,每1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2周。
联合组在方氏头针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取患侧听宫、翳风两穴,轮流以甲钴胺注射液(生产厂家: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制造,国药准字:J20170016)穴位注射,1mL/次,1次/d,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疗效。分为治愈(听阈恢复正常)、显效(平均听力提高>30dB)、改善(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未达改善、显效、治愈标准)4个等级。改善、显效、治愈计入总有效。②比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纯音听阈平均值。采用Itera型纯音电测听仪,分别对患者进行0.5kHz、1kHz、2kHz、4kHz的纯音听力阈值测试,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不同频率下听力的变化,记录并计算听阈平均值。③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耳鸣分级。明显影响入睡或耳鸣吵醒“睡眠”为Ⅲ度,有背景噪声环境中仍感耳鸣,但不影响睡眠为Ⅱ度;无背景噪声中有耳鸣为Ⅰ度;无耳鸣为0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
联合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改善18例、无效4例。方氏头针组治愈12例、显效15例、改善20例、无效13例。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方氏头针组78.33%(χ2=5.551,P=0.019)。
2.2 纯音听阈平均值
治疗2周后联合组纯音听阈平均值低于方氏头针组(P<0.05)。见表1。
2.3 耳鸣分级
治疗前耳鸣分级:联合组Ⅲ度7例、Ⅱ度29例、Ⅰ度19例、0度5例,方氏头针组Ⅲ度8例、Ⅱ度28例、Ⅰ度20例、0度4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58,P=0.874)。治疗2周后联合组耳鸣分级:联合组Ⅲ度0例、Ⅱ度8例、Ⅰ度24例、0度28例,方氏头针组Ⅲ度1例、Ⅱ度12例、Ⅰ度32例、0度15例。组间对比,联合组优于方氏头针组(u=0.013,P=0.026)。
3 讨论
SD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发病因素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5-6]。中医认为,SD患者气血不通,阻于耳之经络,故可致全身清阳之气不能上达耳窍,使耳失濡养,故导致“暴聋”。方氏头针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西医神经解剖学知识施治,选用伏象头部、倒脏上焦、记忆、听觉、嗅味、信号穴进行针刺,可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胞体,产生生理效应,增加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保护受损神经元,预防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轻缺血缺氧性损伤[7]。但耳聋病均不离患耳局部气血不畅、经络阻滞之病机,因此,本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在方氏头针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方氏头针组(P<0.05),可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甲钴胺可促进神经细胞合成核酸、蛋白质,帮助神经细胞从脑磷脂合成卵磷脂,修复损伤神经纤维,保护轴索功能;与其他维生素类药物相比,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更好的传递性[8]。穴位注射时选取翳风穴皮下注射,可改善内耳缺血低氧环境,发挥疏通气血作用,而针刺听宫可增强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内耳血液与迷路能量交换具有促进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2周后联合组纯音听阈平均值低于方氏头针组,耳鸣分级优于方氏头针组(P<0.05),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SD在提高患者听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可知,方氏头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SD,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听力。
参考文献
[1]刘梦晨,朱玲,吴飞虎.耳五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6):1083-1085.
[2]赵岩,王胜.针药并用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74-76.
[3]漆小丽,沈峰.地塞米松穴位注射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5):406-40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03-103.
[5]王丹,汪爱华,贾云.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30-31,35.
[6]梁润,王英波,沈艳.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J].中医学报,2019,34(05):1101-1104.
[7]司宽红,陈文博.方氏头针同步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05):425-428.
[8]胡金星.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