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王萍萍 蔡红慧
摘 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心理状况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护理后FPG、2hPG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情绪护理;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79-03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为内分泌系统代谢性疾病,受胰岛素分泌缺陷、功能障碍所致可升高血糖水平[1]。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进一步损伤微小血管、紊乱脂代谢而引发脑部缺血性病变,造成脑梗死[2]。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后较易引发肢体功能障碍,进而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导致患者不良情绪愈加严重而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须予以及早干预,以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肢体功能[3]。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例,经分组护理,分析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现做如下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32例。其中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5.83±3.46)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年龄(9.44±0.71)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0~80年,平均年龄(65.94±3.55)岁;糖尿病病程5~21年,平均年龄(9.57±0.80)年。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数据显示,(P>0.05)可予以对比。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检查均发现梗死灶;②此前已确诊为糖尿病;③目前处于梗死灶稳定状态;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梗死灶持续发展;②合并全身症状;③生命体征不稳;④依从性差;⑤精神疾病;意识不清;沟通障碍等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待患者病情完全稳定(10d左右)后予以病情监护、饮食与康复指导等。
实验组予以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即: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梗死灶未在进展(2d左右)后行情绪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具体为:①情绪护理: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并经对疾病发生、进展、治疗及预后的讲解,强化患者疾病认知度,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耐心倾听、解答患者疑问,主动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安抚,以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②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少食用或不食用水果、含糖食物,并结合患者自理情况选取适宜形态食物,以方便患者进食。③血糖监控: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并结合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并告知患者控糖对于病情改善的重要性,以促使患者自觉控糖。④运动康复训练:先由护理人员予以患者被动康复训练,即按摩患者患肢,再患者可自行活动后予以患者主动训练指导,即协助患者翻身、坐立、健侧肢体支撑,再逐步扩展至床上坐起、跨步、辅助行走、自行行走等,再予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指导。后期患者自行主动训练时须有家人陪伴,以免坠床或摔倒等加重病情。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心理状况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心理狀况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况越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肢体运动功能经简式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评定,分值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佳。
1.5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护理后FPG、2hPG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见表2。
2.3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两组护理后FMA、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再加上多数患者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认知的不足,虽长期高血糖状态持续,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发生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并已严重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4]。一旦糖尿病性患者并发脑梗死,多数患者虽经抢救也会落下诸多后遗症,比如偏瘫等。对于该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偏瘫可导致他们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再加上自身机体功能退化等,较易出现负性情绪,甚至抵触治疗而严重影响预后[5]。若针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若仅采取常规护理,未高度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则无法显著缓解患者不良心理,促进患者配合治疗而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中,笔者予以了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了实验组患者情绪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FPG、2hPG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提示情绪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更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这是因为,情绪护理照顾到了患者的心理,通过与患者积极、有效的沟通,并予以针对性心理安抚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自我效能感、康复主动性得以提高,从而使患者能够从心理状态开始接受医护人员的全面干预。再经早期康复护理的针对性的饮食干预、血糖监控,可使患者有效控糖同时能够按照医护人员要求合理搭配饮食,以确保血糖得以长期控制。此外经专业康复训练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即经局部血液循环的促进促使神经功能得以改善,并避免偏瘫所致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发生,进而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因此更利于患者不良心理改善。
综上所述,予以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情绪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曹艳华,王爱玉.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109-110.
[2]牛翠翠,翟淑娟.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0):157-158.
[3]吴友兰.心理干预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功能康复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21):236-236.
[4]陈祥玉,田丽.早期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28-129.
[5]杨芳,卫彩红.康复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6):185-1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