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尤歌
本文主人公
陶楼乡位于合肥市长丰县境内,樊云侠在这里有一片500亩的“市外桃园”。走进她的果园,除了少量梨、海棠、石榴等,主打明星桃树有近20个品种,油桃、蟠桃、黄桃、水蜜桃应有尽有,称得上是个小型的“桃树研究所”。这些桃树,有从全国各地淘来的名优品种,也有樊云侠自己嫁接改良的新品种,称她为“桃专家”绝对名副其实。
不过,“桃专家”的起家,却要从300棵枣树说起。
2006年之前,樊云侠在家当了好几年的全职主妇,5岁的女儿是她的全部重心。这年秋收时节,一个在肥东经营果园的朋友请她过去帮忙,闲来无事的樊云侠欣然前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作家三毛的这段话,樊云侠或许并没有听过,可是望着眼前的大片果园,她的心里确实在想:如果我有一片园子,到底要种什么呢?
还没等樊云侠想出个所以然来,园子没有,果树倒是先有了。那一季果品大获丰收后,朋友想给她封个红包,朋友间相互帮忙,这红包樊云侠怎么也不肯收。朋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最后竟要以300棵枣树相赠。本就有心打造一片园子的樊云侠不再推辞,干脆就地租下20亩地,把300棵枣树齐齐整整地栽培妥当。这片枣园也就此把她套牢在了农业种植这条链条上。
樊云侠很快就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农场主的身份转换。手里有了“一亩田”,她可没有闲心“种春风”。枣树苗没个两年不会结果,主业没有营收,地租还要照付,樊云侠坐不住了。她把每寸土地都有效利用起來——一季西瓜、一季玉米,再有空地就种上时令蔬菜,果园里总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有了产品,就要考虑销路。没有销售渠道的樊云侠干脆用起了笨办法,她自己吭哧吭哧蹬着三轮车,把瓜果蔬菜拉到市中心的机关大院里叫卖。凭着自家的“土特产”,她很快就圈下了一大批嘴刁的忠粉客户。后来,更有好心的大妈把她的果蔬介绍进了红府和合家福两大连锁超市。一时间,她家的产品供不应求,还帮助周边的农户代卖了不少农产品。
有一天,邻镇一户种桃大户也找到樊云侠帮忙。帮人卖桃这是第一次,而且还是一年好几万斤,樊云侠没有立即应承下来。她去桃园和超市考察了一番,发现桃树果重肯长,单亩产量比枣树不知要多多少;另一边,超市里的桃子售价奇高,最贵的甚至直逼20元一斤。樊云侠不仅当即同意为桃农代销,还购进不少桃树苗,自己回去就增租了40亩地。
这一年是2007年,算是“桃专家”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元年。
樊云侠种桃成痴,只要听说哪里有特别棒的桃子品种,她总会“鉴宝”一样第一时间赶过去考察,再“淘宝”一般引进到自己的园子里去。很多果农选择种桃树,就是图个省心,樊云侠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她喜欢不断给自己找麻烦。
对樊云侠来说,每一株桃树都跟她的孩子一样,照顾起来要面面俱到。就拿最基本的剪枝来说,什么时候剪、怎么剪、每次剪多少都有讲究,别人剪枝都会选在冬季休果期,樊云侠会在夏天的时候再剪一轮“疯条子”。她家的桃树基本不打药,不得不施药时,也会事先一个个给果实套上袋子减少农药污染,所以她园子里的桃子,摘下来张口就能吃。
除了农药,除草剂更是从来没用过。在樊云侠的果园里,除草基本靠手割。按说人工割草,更花时间,工人们可以挣到更多工资,可是见到这么轴的老板,有时候反倒是工人们抗议起来,不断怂恿她打除草剂。有一次,晚上工人们从地里上来,一个个晒的皮肤黑里泛红,架不住劝、心有不忍的樊云侠终于答应第二天就改用除草剂。虽然松了口,但是她的心里却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给勒得紧紧的,辗转反侧了一晚,第二天天没亮就给工人们打电话,还是取消了喷洒除草剂。不放心的她又开车赶往农庄,看着工人们一个个照旧背上割草机下地了,一颗心才彻底放下来。
在她的园子里,没有一个果品是随手偶得。与其说这是一片种植园,倒不如说是品种试验试种基地。她曾经在南方遇到一种喜欢的桃树,移栽到自己的果园后,只开花不结果。她没有弃之不用,而是反反复复嫁接改良了6年,终于开始挂果。另一款从山东引进的冬桃,也因为对土壤气候不适应,虽然没有“孕而不育”,但长出的果实全是裂果。这一次,樊云侠改变策略,另辟蹊径地在本地寻找到一种合适的嫁接砧木进行嫁接,将冬桃成功引入果园。
她家果园里还有不少明星产品。樊云侠注册的品牌叫“桃馨园”,而目前唯一一个直接以这个品牌名命名的桃子就叫桃馨园大红桃。这个品种是樊云侠2012年从外地引进试种的,当时挂果率不高,她放弃了这款桃苗本株,转而嫁接到本地一个桃树品种上,经过三年时间改良,2015年终于培育出了着色、口感俱佳的桃馨园大红桃,还在全省果品展评会上拿了一等奖。
除了在品质上死磕,樊云侠在品种投入上也有着不计代价的豪气。安徽人不知道怀远石榴的少,其中优品当属白花玉石籽石榴,籽粒玉雕脂凝、晶莹剔透。樊云侠的果园里有一款突尼斯软籽石榴,论品质,绝对与之不相上下——鲜红色的籽粒饱满又柔软,放在舌尖轻碾,炸裂的汁液瞬间攻陷挑剔的味蕾。这突尼斯软籽石榴也是目前果园里单品引进成本最高的果树,樊云侠2016年从郑州石榴节上把它引入果园时,单株价格是300元,共引入500棵,加上运费和专门请来的技术指导人员开支,总共花费超过20万元。
创业经年,樊云侠把所有精力和資金全砸进果园里。对她来说,没有特别的幸运,只有特别的努力。
2012年3月,通过政府招商,樊云侠率领团队扎根陶楼,和6个种植户合伙承包了200亩果园基地,一切归零从头开始。那段时间,她吃住都在果园,每天带着三四十名工人在地里干活,开荒平地、挖坑种树、施肥浇水、修枝打杈……因为培育用心、管理到位,等到九十月份,原本笔杆粗的桃树苗大都长到直径超过2厘米,第二年就顺利挂果。
世人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却不知风雨也在阳光后。虽然开了个好头,但是因为和合伙人理念不同,第二年樊云侠不得不选择“净身出户”。不过,她没有就此抛下心爱的种植事业,很快就自己另行承包了150亩地,成立了“开心果园”,重新规划筛选了三十多个优异品种。
她的果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不断地把多年引进、培育的果树品种共享给同样在农村土地上寻梦的一群人。为了帮助大家解决销售难题,2014年,在县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樊云侠成功促成农超对接会的成立,顺利对接了全省几十家大超市和几家大型果蔬批发市场。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看着农户的产品和一家家超市、批发商对接成功,她的心里升起满满的自豪感。
2015年,樊云侠又投入资金400万元增租了300亩土地。目前,她的果园仅苗木输出和果品出售就已实现近千万元年销售额。在外人看来,这已是农业创业者的巨大成功,可对樊云侠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2006年樊云侠开始创业时,女儿只有5岁,一直跟着她吃住在农庄,所以她在种植过程中一直坚守的“绿色”理念,也是因为想给女儿建一个健康的菜园子。现在,这个梦想又放大了,樊云侠想给更多的家庭送上一份安全保障。
她在全省率先打造炭基肥食品试验基地,通过农村秸秆的综合利用,让生物炭基肥代替化肥还田,修复土地,形成炭能转换绿色产业链条,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构建良性循环的炭基农业生态圈。如果试验成功,未来,从她的农庄走出去的产品一定都是“五零”(零激素、零抗生素、零农药残留、零重金属残留、零生态伤害)食品。
此外,她还准备牵头打造一个大型生态农业园,通过新品种开发试验、农产品回收销售、共享农庄、建设果品长廊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农业企业整合抱团发展。
常常有人问樊云侠为什么要坚持做农业种植,她总是告诉别人:“做农业,很踏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