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街景工程师”马尧:为你跋山涉水

时间:2024-05-13

张东亮

很多人出门的时候,习惯用电子地图导航;当我们打开网页的时候,可以看到三维的地图实景……这些便利全与“街景工程师”有关。只是,“街景工程师”这份奇特的职业,并不像网友们猜测的那般炫酷刺激。

摄影记者,

挑战新酷职业

今年29岁的马尧,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个高知家庭,父亲马鸣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教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马尧从小在研究所大院长大,每年的寒暑假都是陪父亲在野外出差做研究中度过。

家族里好多人都做生物方面的研究,可马尧高考没考好,没能留在北京。他选择了到川大读新闻系,并喜欢上了摄影。毕业后,因为摄影的特长他加入了国内一家著名旅游杂志,在其广告部下的策划部,为国内外越野汽车品牌策划设计一些项目。所以马尧跑新疆、内蒙、青海这些地方更是家常便饭,基本把中国渺无人烟的地方跑了个遍。

因为野外生活需要,马尧常需要导航,谷歌地图虽然在2007年就推出了街景功能,但在中国几乎没有涉足。2011年年底,腾讯SOSO地图推出了街景服务,来年春天开始招聘街景工程师,马尧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知道,卫星等高科技产品虽功能强大,但无法实现像电影中展现的一样,直接定位出街景与实时动态。街景图片,需要街景工程师去实地一张张拍摄出来。马尧觉得,自己对摄影和探险这两大爱好,正好可以在“街景”这个方向上结合到一起。面试时,领导让他做一个进西藏采集路线的策划,马尧提交了策划之后,领导说:“我们部门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这样的策划。你来吧,这个项目就交给你。”就这样,他从摄影记者变成了街景工程师。

马尧介绍说,由于经常天南地北地跑,身体素质好是从事街景工程师的必备条件。虽不至于要像特种兵那样擒拿、攀岩样样精通,但起码要能背负足够重的采拍机爬山过河,不能过车的小胡同、室内景、高山等,都需要进行人工采集。目前在腾讯地图上看到的酒店街景、房产街景、景区街景以及一些特殊地区的街景,基本都是由步行采集拍摄的。

街景工程师的自带福利还是有的,由于工作地是户外,也不需要经常返回公司,每天通过电话和邮件同公司联系、定期进行电话会议即可,马尧他们不仅可以随时逛街,还能游山玩水。有时候,几个项目上吃点苦赶赶进度,他们往往能积攒下不少调休,每年都可以休上几次长假,因此这个部门也是公司最“拉仇恨”的部门。

从西藏到南海,

比探险还刺激

再说回当初的那道面试题,马尧上岗后接受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这个烫手山芋——采集滇藏线街景,为腾讯打响地图口碑。

他是和两位同事于2012年8月去的滇藏线。他们找了一个藏族司机,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发,沿着滇藏公路214国道向北前行。马尧还带上了当时整个部门唯一的全景云台,它是拍摄精细化街景必不可少的设备。

这次滇藏之行,大家都铆足了劲儿。马尧明白,滇藏线一直以来都是众多驴友和地图用户关注度极高的一条壮美的高原之路,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在原有的电子地图底图基础上添加景象是不行的,必须要拍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街景地图。“原有的地图底图数据大多只覆盖了一个地方的主干道,很多车子进不去的羊肠小道、极峰险景在电子地图上是显示不出来的。这正是我们要做的,要给用户带来更多在一般地图上看不到的风景。”

被工作热情充斥的马尧和同事们,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前路有多困难,但当街景车真正行驶在滇藏线上时,他们才明白了这条路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魔鬼之路”。落石、塌方,甚至大规模冰川泥石流时不时就会发生。为了能做出不一样的街景地图,马尧和他的团队经常一次又一次深入险境。

在去珠峰大本营的路上,全是搓板路。有一次,由于路段过于颠簸,街景车上摄像机的内部线路直接被扯断,设备外壳的螺丝也在不断的颠簸中大量脱落,几乎成为碎片。当时距离目的地还有接近7公里路程,为完成工作,马尧他们只能自己背负相机等设备徒步去采集。还有些地方,街景车勉强能通过,但颠簸常常导致卫星定位不准,采集到的画面断断续续,为了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平稳清晰,马尧和同事们需要折回原处补拍。

比起这些困难,高海拔带来的身体压力才是真正的挑战与考验,连休息、吃饭等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滇藏线上都变得非常困难。马尧说:“老向导的一句话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很多进藏的人只是因为长时间坐着低头打盹,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八九月份多雨的藏东南也常常让马尧他们感到手足无措。“有一次,室外零下10℃,我们穿一身单衣被冻得直哆嗦,回到住处,喝了几壶酥油茶,晚上盖了三层被子才暖过劲儿。”

这次远征,马尧和两个伙伴来回走了9000多公里,路过了近20个城市,所经山脉河流无数,最终完成了4000公里的有效采集,全面覆盖了滇西北、藏东南、藏西南三大块区域,数不过来的极致景色,都被他们收入囊中。

2013年6月,通过腾讯公益基金会,马尧团队又启动了三沙市的地图项目。海南三沙市刚刚成立不久,管辖范围其实只是一条街,街上有一个小餐馆、两个超市、一个银行、一个邮局、一个保险公司、一个市政府,其余的地方都是军事管辖区,没有军方允许是不能采集地图的。马尧在这儿住了十多天,拍摄了七八个岛,岛上的天气很热,马尧被晒得浑身浮肿、脱皮。

滇藏线和三沙市地图这两个大项目完成后,团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马尧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从最开始用手持相机来拍摄全景,一个地点拍30多张,拼图出来还有很多错位,到现在可以做到一个人用脚架拍摄,还不会把自己的影子拍进去。

存留影像,

记录城市变迁

平时,马尧一天的工作是这样的:8点起床清点装备,开车出发前往目标地点进行采拍,晚上5点回宾馆,随后导出、整理每天高达上百G的数据,大约需要忙到夜里两点钟。对采集员来说,每天11点到下午3点是最忙碌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光线最好、最适于拍照,所以大家一般很少午休,甚至经常连午饭都来不及吃。

街景拍摄对天气要求较高,如果遇上阴雨天或雾霾天气,无法进行拍摄,他们就只能宅在酒店里。此时,马尧和同事们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采集规划放在那里,今天不干活,等到天气转好时就得加倍干,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其实这是一份很孤独的工作,需要忍耐寂寞,常年远离家人、朋友,从一个陌生的城市,再到下一个陌生城市。不过马尧却对路途中的挑战乐此不疲,并不断拓展着项目工作的意义。最近,马尧在做的长城项目,选取的都是野长城,它们都很漂亮,但是近几十年的损坏比较严重。马尧想借此建立街景变化的时间轴,这样可以把长城在各个时代的变迁记录下来。

最近几年,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丽江古城都发生过大火,很多建筑被毁坏,而街景工程师们提早留存影像,就为景观复原建立了基础。清华大学就曾联合丽江市政府找到马尧公司寻找数据,想去做古城复原。马尧说:“街景是对一个城市影像的完整记录。现在的城市变化太快了,把一个城市360度拍下来,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做了3年街景采集工作,从当初的热血青年到如今成熟的街景工程师,马尧所在的部门目前处理过的图片数据量已超过100TB,拍摄的照片量超过200亿张,这些电子照片打印成6寸纸质照片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75圈。这些让马尧觉得很自豪。

街景地图要不断更新,北上广深,每年一次大的更新;二三线城市,时间会更长一些。马尧透露,未来很多公司可能会考虑采用众包模式,兼职的街景工程师也可以参与到采集的工作中来,对已经上线的街景城市,进行照片的完善性更新。因此,以后街景工程师这一职业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