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欧阳明
龋齿,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虫牙”“蛀牙”,是一种很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发生龋齿后,牙齿表面会变黑,牙体组织逐渐缺损,进而侵犯到牙神经引发疼痛感。如果龋齿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会随着龋坏的空洞进一步向牙根方向扩散,导致牙根尖部位炎症,引发牙根局部肿胀疼痛。炎症产生大量的脓液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健康。同时受到严重损坏的牙根已经不能咀嚼食物,未经过咀嚼的大团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消化障碍,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对于儿童来说,咀嚼食物能够刺激颌骨生长,而牙根损坏会大大降低咀嚼能力,继而导致颌骨生长发育障碍。对于老年人来讲,胃肠道功能本已经退化,龋齿导致的牙齿缺失会进一步加重胃肠道负担。严重龋坏导致的残冠、残根刺激口腔周围的软组织,还会引起溃疡糜烂,甚至癌变。同时,龋洞相当于一个细菌的理想培养皿,细菌的毒素经血液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虹膜睫状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或病毒性心肌炎、全身疼痛等。可见,龋齿并非小病,需要积极治疗。
对于龋齿发生的原因,目前的主流观点为四联因素学说,也就是宿主因素、微生物因素、食物因素以及时间因素。
宿主就是指我们每个个体。每个人的口腔内环境(比如唾液等)及牙齿是有差异的,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牙齿也有着质的差别,故每个人的每颗牙齿对龋病的易感程度不同。此外,研究发现牙齿的形态结构也和龋齿发生有关,牙齿的窝沟容易残留食物碎屑,不容易清除,由此诱发龋齿,钙化能力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致密度偏低,也容易出现龋齿。
微生物因素主要指存在于口腔及牙面的細菌,它们通过不断地积聚、联合、繁衍扩大形成了牙菌斑,是导致龋病的最直接原因。
食物因素主要指食物中所含的糖分以及碳水化合物,它们一方面能够为细菌活动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在细菌代谢作用下产生有机酸,酸性物质长期存留于牙齿表面会破坏牙釉质。同时,牙齿在发育时期如果缺少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会导致其抗龋性下降。
但龋齿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是时间因素。因此,饭后及时漱口能够减低食物残渣停留在牙面的时间,这就是通过控制时间因素来降低龋病风险的方法。
龋齿主要表现为颜色、形态和性质方面的变化,临床根据龋洞损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深龋3个阶段。
浅龋也被称为釉质龋,牙齿的破坏局限于釉质,初期平滑面表现为白垩色斑块,后期为黄褐色,窝沟处出现弥散状态,通常没有明显的龋洞,不过探诊时粗糙感明显,后续在釉质表面出现浅洞,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感觉。
待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时即为中龋,此阶段在检查过程中会发现明显龋洞,探诊时有疼痛感,在外界的冷热酸甜以及食物嵌入影响下会有不同的疼痛感,而刺激源去除之后疼痛感随即消失。
当牙本质深层发生龋坏时即为深龋,主要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者入口小而深并且存在广泛性破坏,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相比中龋更加明显,此时不治疗会导致牙髓继发感染,细菌能够通过根管到达根尖,由此出现根尖周炎症。
龋齿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终止病变,阻止继续发展。不过牙齿结构特殊,尽管有再矿化能力,但无法修复实质性缺损,除了少数情况能够用药,大部分龋齿需要结合牙齿缺损范围选择填充方法,以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
药物治疗 先磨除龋坏,然后使用氨硝酸银、氟化钠、氟化双胺银(此药涂擦牙齿会发生变色,所以多用于乳牙,不用于恒牙)等药物抑制龋病发展,主要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牙的浅龋以及中龋。需要说明的是,涂药治疗后仍可能复发,需要每半年复查1次。
银汞合金填充术 如果牙齿已经出现实质性缺损,选择填充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先去除龋坏组织以及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制作形态合理的窝洞,让窝洞建立在健康的牙体组织之上,这样才能避免继发感染;之后消毒和填充银汞合金,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最后抛光。此方法主要用于填充后牙以及隐蔽位置的前牙洞。
复合树脂填充术 这种方法适用于填充前牙以及不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操作流程如下:先使用氢氧化钙覆盖暴露的牙本质;然后使用磷酸(35%或50%)对牙齿表面腐蚀1~2分钟,之后彻底清洗干燥牙面,再使用粘接剂将光敏复合树脂填充其中;用可见光持续照射20~40秒,提升固化效果。
目前,修补一颗龋齿一般要成百上千元,所以不管是考虑自身健康还是金钱支出,都要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龋齿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早晚刷牙,其中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主要是由于夜间睡眠时间较长,人在睡眠时又多处于闭口状态,给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刷牙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同时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如果牙齿中塞入食物残渣要使用牙线棒及时清除。
其次,减少牙齿受到“酸攻击”,要少吃一些酸性刺激性食物,少喝碳酸饮料,并且在入睡之前尽量不要吃零食;日常少吃糖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说巧克力、软糖、面包、饼干等;不建议吃过于坚硬的食物,这样可能导致牙齿磨损;适量多吃一些含钙和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最后,就是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1~2岁儿童每半年检查1次;12岁以上者,则每年检查1次;孕妇可每隔2~3个月检查1次。依据检查结果制定防治计划,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