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宝宝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4-05-13

祝融

都知道大便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因此,很多宝爸、宝妈都有观察宝宝大便的习惯,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做法。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它表示有胃肠道出血。一般说来,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血呈鲜红或暗红色,量的多少因病情而异。长期、少量、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而一次性大量出血,常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下面我就来简要介绍引起宝宝便血的常见病症,希望能给各位宝爸、宝妈提供一些参考。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小肿物,多单发或两三个发生于直肠及结肠黏膜表面,是小儿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2~7岁儿童,很少见于青春期的孩子。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少量便血,多为鲜红色,部分染红正常大便,不继发贫血。

当宝宝出现无痛性鲜血便时,应该首先想到本病,直肠指诊、直肠镜检查多能发现息肉,部分病例需借助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可确定诊断。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法摘除而治愈,如果息肉不止一个(多发性),则应行手术治疗。

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口边缘的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宝宝会因此拒绝排便,或于排便时哭闹不安。引起肛裂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肠胀气,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

治疗肛裂,一般要给宝宝经常清洗肛门,保持其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也可以用黄连素水温湿敷宝宝的肛门来缓解症状。

肠套叠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管之中,临床上出现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发生部位往往在小肠和大肠交界的位置。由于婴幼儿肠发育不完善,当饮食不合理或者因为受凉、炎症、腹泻原因,都会造成肠功能紊乱,故4~12月龄幼儿很容易发生肠套叠。发生肠套叠的宝宝,大便出血或者排果酱样大便的概率在50%左右,另外可伴有腹痛、面色苍白、频繁呕吐、精神差等症状。

肠套叠如果治疗不准确及时,会导致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孩子生命。现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等。

梅克爾憩室

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于发育异常而在肠壁上形成的囊状物,多见2岁以内小儿。囊状物可发生溃疡出血,其血便特点为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若出血量多,可引起休克,反复便血可导致贫血。

采用同位素扫描检查,梅克尔憩室多可确诊。该病一旦引发症状,大多需急诊手术,手术方式有憩室切除术和回肠切除端端吻合术两种。

食物过敏

虽然母乳是婴儿的“定制”食品,但它也可能会引起过敏。这种情况发生隐匿,症状出现时间一般在宝宝进食过敏食物后数小时后才会出现,表现为腹泻、血便,可伴有腹胀、吸收障碍,回避过敏食物后症状缓解。常见的过敏食物为牛奶、鸡蛋、大豆、鱼肉、鸡肉等。

出现这种情况,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回避致敏食物,降低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风险。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可改为人工喂养,给予深度水解配方粉,症状严重者给予氨基酸配方粉,喂养6个月或至患儿9~12月龄。当患儿12月龄起可考虑再引入牛奶蛋白,进食量逐渐增加。引入其他过敏食物同理,均由少量逐渐加量,让宝宝慢慢适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