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课

时间:2024-05-13

燕声

李先生60岁左右,患糖尿病多年,后来又有了冠心病。长时间服药,加上常年的生活习惯不好,导致他的脾、胃、肾、肝等脏器功能衰退。经诊断是因体内毒素太多淤积所致。人们或许对毒素这个词耳熟能详,但并不一定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防御措施。

来源:环境因素和体内代谢

毒素为何物?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志付介绍,在中医看来,所谓的毒,简单讲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毒邪,是由外感邪气入侵人体导致的,例如风寒感冒、上火等,这种情况一般是直接可见的毒;另一种是由于经气运行不畅,导致经气阻滞或痰、淤、积滞等。相对来说,后者常常是由于不当的生活作息和压力引起的。

那么,毒素是如何堆积、侵害人体的?广安门医院博士后钞建峰说,人的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淤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毒有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之分。外来之毒如细菌、病毒、农药、化肥、药物、大气污染、水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电磁波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物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侵入人体,从而对人体构成危害。内生之毒系指机体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堆积、停滞而再生之毒。人体绝大部分的毒素来自于体内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出各种各样人体所不需要的废物,比如含有大量废弃物和胆汁的粪便、含有尿素等代谢产物的尿液等。此外,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的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压力一旦超过人体自身的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毒素。很多时候,人的疾病都是由于体内毒素郁结所致。

类型:辨证分型表现不同

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毒素有不同的类型。赵志付说,毒素大致分为七大类:

一是热毒,指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阴虚阳亢,如肝火旺、胃热等。有热毒的人表现为口苦口臭、咽喉疼痛、大便干燥、面部如蒙油垢、易生痤瘡、鼻孔出血、痔疮便血、手足汗多等。

二是寒毒,指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阳虚寒盛。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在血液循环上。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流通,遇寒则凝滞。当体内有寒毒时,血管中的血液就会流动不畅,从而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阻塞等疾病。

三是湿毒,水湿是机体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不仅阻滞气机,阻碍血行,而且湿性重浊黏滞,一旦为病,病位广泛,病势缠绵难愈。常见口味甜腻、小便不畅、大便泻而不爽、痤疮、湿疹、黄汗、面色黄胖、身体倦怠、四肢酸重等症状。

四是食积之毒。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如果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食物就不易被人体消化利用,存于体内过久而为食积,酝酿成毒,损伤脾胃,出现食欲不振、胸闷、嗳气、反酸、臭汗、黄汗、小便如米泔、大便不畅、面部生痤疮等一系列症状。

五是淤血之毒。凡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血液积滞,都会形成淤血。由于淤血而使血液失去正常功能,对人体就会产生毒害。

六是虫毒。体内若有寄生虫,可出现面色萎黄、睡时磨牙、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七是药毒。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造成肝脏、肾脏的损害,危害人体健康。“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群:年过四十肾精渐衰

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毒素就会增加。钞建峰说,阴成形(人的机体)、阳化气,阴阳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阳气强盛,才能使脏腑的功能强健,精、气、血、津液才能充实,机体的抗病能力自然强大。但“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话,对进入中老年时期的养生与治疗提出了明示。意思是,人进入40 岁左右中老年阶段后,肾精渐衰,阴气逐而变虚。阴气,是指阴精,尤其与肾有关,也可以理解为肾精亏损。自半,既反映了自然过程,又有反映肾精衰退的程度。从人体生理角度来讲,进入40 岁以后,阴精衰少,肝肾渐虚,机体功能下降,多种退行性疾病就会出现。

高血压以肝阳上亢、阴虚化热、损伤津液、肝肾阴虚者多见。糖尿病以阴精亏虚为主要病机。动脉硬化者也以舌红、苔少、脉细多见。冠心病患者中,阴液不足、气阴两虚类型占很大比例。人的衰老是一个自然规律,此时应注意休作有度、节欲保精,同时还需恬淡虚无,不追名逐利、耗伤精神;应饮食有度,饥饱适当;注意运动,强身健体。此外,也可以适当用中药进行调理。40 岁之后身体亏虚,辅以适当的药饵补养,有延缓衰老之效。补药应以滋阴填精之品为主,切忌乱服助阳温补燥烈之物,以免动欲伤精,更促其竭。

调养:恬淡虚无正气存之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毒素淤积? 赵志付建议,《内经》中说,“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今,很多人有饮食不节、起居无度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助长了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因此我们提倡四季养生,即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什么地方就要吃什么地方的食物。要吃应季、应时的食物。其次,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和心灵的双重负荷,如事业的压力、事件引起的精神创伤等,使身体不能迅速排解应激反应,影响到了身体的排毒功能。此时一定要学会调畅情志。《内经》讲:“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要把情志调理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正气从之”。做到这些,病安从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