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慕尼黑的事故医院

时间:2024-05-13

颜士州

从德国慕尼黑向南,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匆匆驶去。远处,那阿尔卑斯山脉正舒展它的身子蜿蜒到天边,山顶上的白雪衬着葱绿的原野,显得那样和谐。公路两旁不时闪过一块牌子,画着一只鹿,这是提醒司机,别在鹿儿横穿马路时把鹿给撞了。在远离城市一处风景幽美的地方,车子停了下来。

这里,一大群建筑物刚刚落成,不少地方正在施工。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急救医院,或叫做“事故医院”,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医院所看不到的东西。

参观的第一部分,是急救中心的通讯指挥系统和装备齐全的车辆、直升救护飞机。尽管它位于郊外,但由于通讯灵敏,又靠着高速公路,所以接到呼救后能迅速派出急救力量。属于交通等意外事故的伤员,只要时间允许,一般尽量送到这里。

第二部分是手术室、治疗室、病房以及各种辅助科室。病房的设置布局、采光都比较讲究。从病房里望出去,窗外远山近树,山顶白雪若隐若现;四月中旬天气,不时还飘洒着几片大大小小的雪花,但地上绿草如茵,气候湿润宜人。

我穿过一片草地来到了第三部分。这里有车间、厨房,有浴场、学校,似乎不是一个医院,但确确实实是医院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到了不少“工人”正在编织围巾,他们聚精会神向上举着双手,慢慢地用手指在认真地编织着,真是一丝不苟!也许有人会问,德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怎么采用这种落后的手工劳动呢?主人似乎猜透了参观者的心思,请一位“工人”停下来,让我们看看他的手。啊,原来是一只伤残的手,手臂、手指的伤痕和畸形清楚可见。他的创伤虽已愈合,但遗留下来的畸形、肢体功能的丧失,仅仅靠医药是不行的,需要进行康复治疗,进行肢体功能恢复的锻炼。对于上肢、手指功能的锻炼,这种向上编织围巾、毛巾之类的劳动,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每天向上编织一段,算是“定额”吧,对劳动者来讲,是有一个硬指标的要求,而要完成这个定额,就需要手臂一点一点地上抬、手指关节一针一线地活动,这种有意义的而能见成效的劳动,使人摆脱了那种纯粹为了锻炼肢体功能搞一二三四的枯燥方式。也许,就在一条1米多长的围巾需要一个月左右编织完成的过程中,他的上肢已经恢复了上举功能,他那失灵的手指关节已经能自如地活动几万次,而重新變得“得心应手”了!

对于下肢功能的锻炼,也有各种车间,也是采用一种相似的劳动工种。此外,还有不少的室内浴室。病人接受水浴的锻炼有助于康复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这里对于下肢抬举走路功能的恢复更为重要。由于水的浮力,在水中抬腿走路比地面上轻松得多。这样,至于下肢功能受到损害的病人,先在水中学走路,也就是说,学抬腿、学跨步。刚开始还可以让病人站在一块板上,用机械力量使板在水中上升下降,来被动地帮助病人活动下肢。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众多的厨房,主妇们的应用品摆设齐全,那是为受伤后的家庭主妇锻炼功能而建立的。因为康复阶段往往都比较长,肢体锻炼的动作又比较枯燥,病人在思想上容易失去信心,尤其受伤者还会产生消极厌世情绪!因此,结合受伤者以往从事的工作和所喜欢的活动,使病人有“家”的观念,进行康复治疗,就能收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治疗效果。对于儿童们,医院还备有各种教室,使他们既不荒废学业,也不失去锻炼身体的机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