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树已长大,向672个地震孤儿的“安康家园”含泪说再见

时间:2024-05-13

俞佳铖

因为地震,他们骨肉离散;因为安康,他们萍水相逢。2022年6月,全国规模最大的灾区孤困儿童集中安置基地“安康家园”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妈,快到母亲节了,想没想好要什么礼物啊?我得提前算一下,看看省几顿早饭能省出来?”

“就你鬼点子多!你只要健健康康的,就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2022年4月底的一个周末,在外地读大学的刘郡像往常一样和“妈妈”李书曼视频连线,“母女俩”一唠就是一个多小时。

“你先挂。”“你先挂嘛,妈!”“哎,好吧好吧……”刘郡的这声“妈”已经叫了十多年,早已在岁月流转间把恩情叫成了亲情,把阿姨叫成了亲妈。

今年51岁的李书曼并不是刘郡的亲生母亲,她是双流安康家园的一名“安康妈妈”,而刘郡是汶川地震中失去双亲的数百名孩子之一。14年了,安康家园陪伴这些孩子穿越灾难,见证重生。

爱哭的孩子又有了家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家住四川绵阳市的刘郡还在上幼儿园。她是在午睡的梦里被老师喊醒的,一睁开眼睛就是一阵天旋地转,根本站不起身。刘郡被大人们用手抱着、举着、拎着送到幼儿园门口,她看见爷爷正踏着碎石块一脸焦急地四处张望,赶忙跑过去扑进他怀里。爷爷紧紧搂着刘郡,不断念叨着:“没事了没事了,都会过去的……”

然而,后来的日子里,刘郡发现,一切并没像爷爷说的那样“过去”,生活反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的腿病愈发严重,开始整日不说一句话,时不时唉声叹气,她也没能再回到幼儿园。最奇怪的是,在青海打工的爸爸妈妈已经好几周没打电话来了。一个多月后,爷爷忍不住在晚饭时哭了,他告诉刘郡,她爸妈在回家的路上坐车时遇到地震不幸遇难,这次回来,他们本来不打算走了,还想给她添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在爷爷的泪水中,年幼的刘郡感觉自己的世界突然一下子变得灰暗、阴郁,就像家门口那条没有灯的旧走廊。

几个月后,生活几乎无法自理的爷爷被养老院的护工接走了,临走前,爷爷问刘郡:“崽崽,有人组织小孩们去山东看大海,你想去吗?”刘郡心动了,于是,她带着行李跟着陌生的叔叔阿姨出发了。那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小小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条,上面有爷爷的手机号。

事实上,叔叔阿姨并不是带刘郡去玩,而是把她安置到了山东日照的安康家园。汶川地震过后,712 名孩子被分批转移到山东、北京等地,得到了更好的恢复和照料。这些孩子当中,最大的刚过19岁,最小的不过四五岁。在山东,刘郡认识了来自四川都江堰、青川、北川和汶川等灾区的小伙伴,玩玩闹闹、蹦蹦跳跳,他们疯玩了好几天。可是,大海也看了,朋友也交了,刘郡想家了。2009年6月,刘郡等来的不是爷爷,而是另一批陌生的叔叔阿姨。

“你們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我们从四川来,接你们回家乡。”

回答刘郡提问的正是李书曼,她和20名安康妈妈一起,在时任四川安康家园园长胡源忠的带领下,到山东接孩子们。项目历经北京、日照和双流两个阶段,双流安康家园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政府部门为地震灾区孤困儿童设立的,招聘具有教育、心理、护理经验的“安康妈妈”们,专职负责孩子们的学习、抚养和教育工作。双流安康家园总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灾区孤困儿童集中安置基地。

就这样,刘郡和671名小伙伴一起被接回四川,住进了双流安康家园。从此,这些来自汉、回、羌、藏、土家等民族的孩子,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家。李书曼是第一批安康妈妈中的一员,主要负责3个孩子,刘郡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刚回到双流时正逢雨季,每天晚上雷雨交加。经历过大灾大难的孩子们听不得打雷声,“咔嚓”“轰隆”,每一下都往孩子们心窝里扎。刘郡躲在被窝里一边哆嗦一边哭着喊“阿姨,我害怕”,李书曼摸摸她被眼泪洇湿的被角,把她抱进怀里,轻声细语地哄,直到后半夜她睡熟了才放心离开。

李书曼知道,走进这些孩子心里的路没有捷径,只能靠平日里一点一滴的关爱。她会给刘郡梳好看的辫子,给她做最爱吃的点心,逢年过节就自掏腰包给她买漂亮裙子穿。李书曼有个儿子,现在又多了个女儿,总有人问她累不累,“累什么呢?真的心疼孩子,你会觉得累吗?只会疼不够、爱不够。”

刘郡刚回来时又黑又瘦,像个发育不良的小瘦猴,在李书曼的照顾下,她变成了一个粉雕玉砌似的“洋娃娃”,大家都笑说李书曼会“魔法”。

她们就是我们最亲的家人

“丫头,今天作业多哇?”一天晚上,上小学二年级的刘郡正在做作业,李书曼像往常一样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没有很多,妈!”话尾那个字声音很轻,但把李书曼的心猛地一震,她大脑瞬间空白,这是除了自家儿子之外,第一次有人喊她“妈”。

李书曼压下差点儿蹦起来的冲动,她看到刘郡害羞得脖子有点儿红,马上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挨着孩子坐下:“不怕,我们一起做嘛。”她自然地去握刘郡的手,帮她矫正写字姿势,却摸到孩子手心里全是汗,李书曼有点儿想哭,她自己何尝不像“女儿”一样紧张和激动呢?水到渠成的亲情,来得如此心有灵犀。刘郡这声“妈”叫得越来越顺,李书曼也回应得一声比一声响亮。之后,李书曼带的文馨和方媛两个小姑娘,也跟着刘郡一起叫李书曼“妈妈”。

亲生的女儿会像小棉袄一样温暖,自然也会像熊孩子一样把妈妈气得半死。刘郡上五年级时,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70分,她怕李书曼生气,就偷偷模仿大人的笔迹在试卷上签字。

这件事很快被李书曼发现了,她又生气又失望,忍不住打了几下刘郡的手心:“你这个娃娃从小就做这种事,长大以后还想做什么!”刘郡泪流满面,连连认错,还在日记里写下这么一段话:“我以后再也不骗人了。原本我以为自己最怕妈妈凶,但现在发现,最怕的是妈妈对我失望……”

在安康家园里,孩子们的每一点成长和变化都牵动着安康妈妈的喜怒哀乐。14年来,有的妈妈笑眯眯地来了,有的妈妈依依不舍地走了,双流安康家园最多时共有86位安康妈妈,她们一人有时要负责三四个孩子,有时要带六七个,每天都忙得团团转,随着孩子的笑而笑,随着孩子的哭而哭。

为了这群孩子,安康妈妈们都变成了“孙悟空”,练就了一身本领:不爱看书的“妈妈”苑爱英开始自学英语知识,不善厨艺的“妈妈”王艳学会了烘焙,看到电脑就头疼的“妈妈”李金凤甚至学会了QQ聊天……

真心换真心,在孩子们心里,这些曾经的陌生阿姨,早已在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最亲的“妈妈”。

十年重聚: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2018年5月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安康家园向已经离开家园的孩子们发出邀请函,请他们“回家看看”。所有安康妈妈都翘首期盼孩子归来,她们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又一次的送别仪式上,一批又一批年满18周岁的孩子背上行囊离开,每个人都是一步一回头,妈妈和孩子们那红红的眼眶,诉说着对这个“家”的不舍。

曾经的“淘气包”男孩张森看到安康妈妈张涛,还是会习惯性地挠挠头皮、吐吐舌头,时光仿佛一下子闪回到他小时候。张森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和继父,是张涛妈妈让他变回了那个开朗活泼的小男孩。“妈妈总说,挣多少钱不重要,当多大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守秩序、讲道德、做好人。”张森说,走上社会后,他没有主动对别人说起自己的往事,那曾经是他心口的一道伤,但安康家园却让他的伤口痊愈结痂,塑造了他正确的三观和强大的内心,“我知道,结疤的地方比皮肤还坚硬。”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2009—2014年是双流安康家园最热闹的时候。主楼共有5层,除了一楼的办公室和活动室,其余4层都住满了人,二、三层的男生们闹闹哄哄的很吵,四、五层的女生们在床头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贴纸。有一次宿舍停电,大家围在楼道里叽叽喳喳聊天,都忘记了黑夜的恐惧,甚至傻傻期盼电晚一点儿来。

孩子们挽着安康妈妈的手,在安康家园里走走看看,到处都充满回忆。十几年来,安康家园从来没雇过保洁人员,一草一木是妈妈们带着孩子们修剪,一桌一窗也是孩子们自己擦亮。不苟言笑的老园长胡源忠弹起了吉他,他把歌曲《成都》改编成《安康》:“和我在梦中的安康走一走,直到所有往事都模糊了不停留,和我在安康的小路走一走,就算眼中的泪水汹涌了也不停留……”

从安康家园离开的孩子越来越多,闹哄哄的5层楼也变得越来越安静。孩子们都各自有了新的生活轨迹。安康家园一层有些斑驳的走廊墙壁上,贴着每个孩子入园和离开时的照片,他们的身高拔长了、样貌变化了,眼神却变得开心又自信。

“这个戴眼镜的崽崽已经参加工作了。”

“那个缺牙的孩子在成都开了一家奶茶店。”

“小赵容已经是孩子妈妈了,生活可好呢。”

“陳飞考上了四川传媒学院。”

“小汪仔考上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后来当中学语文老师了。”

安康妈妈如数家珍般地念叨着,相互“攀比”谁带的孩子更出息、更幸福。

成为自己的英雄

2022年6月,双流安康家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张明皓和马永杰即将参加高考。而在这之前,两名少年已经在安康妈妈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的18周岁生日。以前的四人间宿舍改成了双人间,吃一大锅冒菜也没人一起抢肉了,曾经拥挤的楼道突然宽敞起来,张明皓和马永杰的心变得空荡荡的。

李书曼和其他四五名安康妈妈依然坚守岗位,照料两个孩子的起居,处理家园末期的一些日常事务。18岁生日之后的一天晚上,安康妈妈苑爱英正陪着马永杰复习,马永杰不想她陪自己熬夜:“妈,您去睡吧。放心,遇到不会做的题,我不会哭鼻子了。”

苑爱英扑哧一声笑了,然后突然泪流满面,孩子的一句话把她的思绪带回十多年前。那时,刚上小学的马永杰一做不出题就哭鼻子,苑爱英最开始也没辙,后来,她就允许他先哭一会儿,然后再问:“你哭了这么久,那道题哭会了没?”马永杰眼泪汪汪地摇摇头,她趁机引导:“题目不是哭会的,是学会的,既然做不出,就要想办法呀。”

虽然分别在即,但安康妈妈们和孩子们好像约定好一样,谁也不说关于离别的话语,只是马永杰会悄悄问苑爱英:“以后我回来,您还会给我做土豆烧肉吃吗?”苑爱英点点头:“老规矩,里面的土豆全是你的。”

张明皓和马永杰这两位少年的离开,意味着安康家园已经完成使命。虽然这是安康家园成立之初就规划好的结局,但安康家人们心中还是充满不舍。家园会关闭,但他们心中的这个“家”永远不会消失。

10年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专家团队先后6次对安康家园的儿童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安康家园生活学习2~4年后,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的心理障碍总检率、儿童PTSD患病率和儿童重症抑郁患病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准,创造了康复的“奇迹”。然而,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奇迹”,都是安康妈妈们点点滴滴的心血累积。她们给了孩子们“家”的温暖和安全感,这是经受天灾和人逝双重打击的孩子短时间心理康复的关键。

2011年11月,在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举办的“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颁奖晚会上,被评为“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2013年,安康妈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地震重灾区收留的712名孤困儿童,有一部分陆续找到父母,最终接收672名救助儿童进入安康家园。这些“安康少年”中,有370人考上大学,有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研究生在读。有的孩子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警察,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边防战士……安康妈妈们很自豪也很欣慰,从后续跟踪报告来看,安康家园走出去的孩子普遍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他们战胜苦痛,成为自己的英雄。

14年前,双流安康家园刚刚成立,安康妈妈在院子的甬道旁栽下了树苗,如今的家园冷清安静,但那排小树早已葱葱笼笼、枝繁叶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