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杨发辉:先修“心”后修“行”

时间:2024-05-13

贾方方

采访对象

杨发辉,应用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咨询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督导委员会主任,重庆心理学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证首批心理督导师。

人物观点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父母教育孩子,也可以自我教育。父母只有先改变自己对孩子的负性认知,才能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和行为,真正成为可以引导和帮助孩子的人。

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影响情绪和行为,要改變情绪和行为,可以从改变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即认知)着手。接触认知行为理论的十几年间,我做了很多与婚姻家庭有关的个案和研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理论的实用性,所以很高兴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认知行为理论就在我们身边

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认知行为理论很学术,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甚至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不然。

我们可以将认知行为理论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解读:认知和行为。什么是认知呢?你觉得这个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近,这个想法就是认知。什么是行为呢?你觉得这个理论和自己没有/有关系,于是决定不看/看这篇文章,不管最终看了与否,都属于行为的一部分。

延伸到生活中,你的思考、想法、做的梦等都属于认知,你做或不做什么、你说或不说什么等都属于行为。总之,我们每个人时刻都在进行着认知活动和行为活动。

认知和行为并非孤立存在的,这也正是认知行为理论的核心,即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比如你觉得这个理论和自己有关系,于是充满了好奇,决定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反之,你认为和自己无关,所以觉得很无趣,不再继续读下去。

进一步延伸,当看法和态度改变的时候,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原本你觉得此文与自己无关,不想看。但听了我的分享后,你意识到和自己关系还挺大,于是决定看看。

再进一步延伸,通过调整情绪和行为,也可以改变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最初你认为这个理论和自己无关,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后,你发现自己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变得更加快乐和幸福。这时,你会觉得它和自己息息相关。

虽然该理论是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但在我看来,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文化与智慧一直从认知的角度引导我们如何更智慧地看待事物与采取行动。如《止学》讲到“苦乐无形,存于心焉”,指苦与乐没有形状,关键在于怎么看。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良知(积极认知的一部分)和行为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从当下实践来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认知行为理论中国化的呈现。比如丈夫下班回到家,随手把袜子扔到床上,妻子开始抱怨,丈夫立即回怼,大战一触即发。我们该怎么来解决呢?

实事求是—丈夫听一听妻子为什么抱怨。原来,她辛辛苦苦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被丈夫这么一扔就又乱了,她觉得他不爱自己。妻子也需要听一听丈夫为什么会这么做。原来,他上了一天班很累,就想休息一下,却被妻子碎碎念,他觉得她没事找事。在这样的认知下,妻子很生气,采取了抱怨的行为;丈夫很委屈,采取了回怼的行为。

解放思想—不难看出,妻子和丈夫都是站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所以,对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认知,进而采取了不同的行为。解放思想就要求我们看到视角的不同,从而对另一半多一分理解。这时候,情绪就变了,不再生气和委屈,行为也变了,没了抱怨和回怼。

所以,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讲究的都是从认知层面引导,然后落到行为上,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运用3个经典论点,更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对认知行为理论有了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个人经验而言,认知行为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非常有效,尤其是行为理论对于引导和规范孩子的行为效果明显。这里给大家着重分享行为理论的3个经典论点。

第一个是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做了一个实验,每次给狗喂食之前都敲一下铃,后来只敲铃却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建立条件反射,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或摒弃不良的嗜好。孩子不喜欢数学,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他喜欢的元素,让其在学习中和愉快的感觉产生联结。通过不断实践,孩子将愉快的感觉和数学联系在一起,渐渐产生对这个学科的兴趣。

第二个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在笼子里放了一只老鼠,它在跑动时碰到了一个键,有食物掉了下来。后来,它又碰到那个键,又有食物掉了下来。于是,它就学会了通过操作那个键获得食物。

这个实验的心理学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操作、控制行为来实现想要的结果。孩子想要吃冰淇淋,我们就可以要求孩子需要做什么才可以得到。如准时起床,连续三天都做到的话,就可以得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形成一个认知:我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三个是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行为中的作用,重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我们一直提倡榜样的作用,如向雷锋学习等,就属于社会学习的方式。我们还可以营造环境帮助孩子通过观察别人获得成长。比如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会给他奖励。其他孩子看到后就会知道,自己要想获得奖励也必须表现好,比如认真做好卫生等,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巧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拖延行为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接下来,我以很多家长都头疼的拖延为例,一起来看下如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帮助孩子战拖。

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拖延。有的是学习压力大,有的是不喜欢这门课,还有的想借此得到父母的关注,需要针对不同原因和孩子进行讨论。

找准情况后,再来制定目标,即希望将他的行为调整为什么状态。目标一定要清晰、具体且是孩子够一够就能做到的。比如日常拖延半个小时,目标可以是提前15分钟,而不是一下子一分钟也不拖延。

根据这个目标设置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强化物一定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比如说看动画片、打游戏等。惩罚机制可以和奖励机制相对应,比如达成目标的奖励是看两集动画片,没有达标就要减一集。

注意,目标和奖惩机制需要和孩子协商一致,不能全凭父母意愿,否则很难保证效果。此外,强化物要适时变化,确保孩子有兴趣,而且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否则很容易诱发其他问题。比如平时拖延半小时,今天只拖延了15分钟,就可以鼓励孩子:今天提前了15分钟,我从中看到了你的进步,为你点赞呀。

以上这些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特别管用。年龄稍大一点,需要加入认知的引导,让孩子自己看到,他有哪些负性想法,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如何改变等。比如孩子拖延是觉得自己学不好英语。可以先问他,你觉得学不好的证据有哪些?有哪些反驳的证据?对比分析后,继续问他,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引导孩子,比如尽管记单词稍微弱一点,但努努力也还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陷在英语就是学不好的认知里,可以引导他思考:如果学不好,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考试不及格。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你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引导:如果一直保持“觉得自己英语学不好”的想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你就不想学了,会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这样的结果是什么?英语就会真的越来越差。那么调整了这个想法,又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也许可以试着找一个突破口,没准儿就成功了。

还可以问孩子,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劝他?让孩子自己领悟如何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以及如何改变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改变了认知,觉得自己能学好英语,情绪上就不那么畏难了,行为上才敢于尝试。当行为得到了正向回馈,发现自己真的能做到时,就会进一步强化他的认知:我能学会英语,作业也没那么难,拖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有自残自杀行为,这么做可以有效控制

事实上,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疾病模式的,比如抑郁、自杀等。当下,青少年自残自杀现象频发,非常值得警惕,我本人也一直在做自杀干预,在这一点上,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非常明显,时间短、见效快。

自残、自杀是一种行为,我们就要探究,是什么样的认知导致了这样的行为。找到行为背后的认知,通过调整认知来改变他的行为,采取一些可替代的方案。这个方法也可以供有需要的父母参考。

当发现孩子有自残或自杀行为后,父母首先要了解情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候,父母一定要稳住,而不是哭天抢地,给孩子造成二次压力和伤害。

比如通过了解发现,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表白被拒,从而产生了我没有价值、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讨论,是不是被女孩子拒绝就一定代表着你没有价值?你做过哪些事让你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们还可以和孩子讨论,除了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做些什么?所谓没意思、没价值,背后传达的深层信息是:我渴望过得有价值,过得有意义。表白被拒这件事其实是帮助你看到了一个事实:这个女生没有办法给到你想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你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就是挑战认知的过程。当他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付诸行动,通过不断的行动逐渐感觉到掌控感,这时候他就会看到希望,从而调整认知:我是有价值的,进一步在这个认知的影响下修正行为。

父母想要和孩子实现这样的沟通,有几点很重要。

第一,父母要真正关注孩子。如果整天忙工作,不在孩子身边,每天也得至少花半小时跟孩子在一起,如果距离远,电话、视频都可以。

第二,父母要经常跟孩子沟通,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沟通。否则,出了问题再沟通,他已经不相信你了。

第三,父母要了解真正的原因。不是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要通过老师、同学等进行全面了解。

第四,要找一个好的时机跟他聊。这些基础都打牢了,最后一步才是从认知层面上帮助孩子调整,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我干预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效果都很不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积极塑造,父母是关键

当然,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从认知行为的角度对孩子进行积极塑造,比如塑造积极的思维、积极的行为模式等。

父母带孩子去玩儿时,孩子走不动了。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比如说走到那个电线杆处,你可以做到吗?走到目的地后,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让他自己说出来。然后,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提炼出积极的品质,像“努力就能做到”,就是在帮孩子塑造积极的思维,从而形成孩子自己的认知,进一步指导他的行为。

再比如女儿说她要成为一个美术家,于是,我们一起商量着报了美术班。结果,早晨上课很早,她起不来,想放弃。我告诉她,是你自己选择要做美术家的呀,所以你就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个梦想。那么你现在的行动是什么呢?就是要起床,然后到教室里认真画画。这就是在塑造孩子的积极行为模式。

其实,关于积极塑造的框架和方向,主要来自父母的认知,一些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比如父母希望孩子的成绩班里第一,只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这种塑造就会跑偏。在孩子的认知里,学习是为父母而学,行为上也会消极怠工,患上“空心病”。如果父母能够放下自己的过度期待,去倾听孩子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意识到品格的塑造比成绩更重要,才能真正引导孩子塑造积极的思维,进而落在积极行为的塑造上。比如跟孩子讨论怎样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怎样才叫有价值?为了实现这样的价值,这一周可以做什么?今天可以做什么?怎么走出一小步?等等。

运用认知行为理论育儿,说到底,父母要先调整自己的认知。有人会说,以前不知道,错误早已犯下,怎么办呢?认知行为理论中有一个理念叫作此时此地。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用管它,只要现在意识到了,那就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唯有改变自己的认知,才能够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才能够真正成为那个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