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留守儿童最大的帮助, 是给他们赋权

时间:2024-05-13

想想

孤单是黑夜里,一个人静静站在院落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想爸爸妈妈;孤单是无数次在梦里梦到爸爸妈妈,却又一次次哭醒……他们是父母无法陪在身边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而我们想做的,是把爱种在他们心里,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也有人陪、有人爱。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

近些年,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日益增多,不只是他们的父母,当地政府机构、妇联及很多社会组织,也都在给予留守儿童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大概有上百个项目在做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工作。几乎所有的人都带着美好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一份关爱,能让孩子们的明天更美好。

可如何帮,如何能更好地支持到孩子们,也是很多心存善意的人们需要了解的。中科院心理所的韩茹老师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让孩子学会找出那个“例外”

学会让留守儿童换一个视角、从多个“点”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但那一定是真相吗?看到过一张圖,上面画着一个圆柱体,有两束光把圆柱体的投影打到两面墙上,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橙色光打出来的是长方形,蓝色光打出来的是圆形。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真相”,其实就和这个图片一样,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糟糕,可当你换个角度来看的时候,也许就完全不同了。学会让留守儿童换个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孩子通过沟通或者写信的方式讲述他的人生故事,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只是选择了一个“点”来讲述,从这一个点来看,他也许是不幸的、痛苦的、悲惨的,但我们还可以问问孩子,有没有“例外”?“例外”也许会打开孩子的视角,让他讲出很多不一样的故事和感受,会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有些留守儿童对于爸爸妈妈抛下自己外出打工,无法理解;还有些孩子无法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重构人生。

有一个孩子,在妈妈去世后的3年里,每天都把妈妈的部分骨灰带在身边,就是想让妈妈看到自己的存在、看到自己的价值,不再忽视自己。直到有一天,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她想到人生的一个“例外”,就是有一年下大雪,她从学校回家过年,看到好久不见的妈妈一直等在门口,身上落满了雪,很显然,妈妈已经在门口站了很久。那个场景突然改变了她内心深处对妈妈的认识,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她不再随身带着妈妈的骨灰,而是把它好好保存在柜子里,她已经放下了对妈妈的心结。

不难看出,当我们找到“例外”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所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重构很多事件之后,也许他们就不会再觉得无法理解父母,无法跟父母沟通,不会再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最悲惨的人”。

要相信孩子,同时给他们赋权

不相信孩子可以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一定要看着、管着,结果孩子厌学、厌食,甚至出现了其他问题,这是亲子养育中很常见的“夺权”。而赋权恰恰相反,首先要相信孩子,不把他们看成一个被动的受惠者和感恩者,而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这是赋权的一个主要观点。在跟留守儿童沟通的过程中,赋权一样很重要。

“‘种爱计划跟孩子们通过书信往来进行沟通达到支持他们的目的,其实就属于赋权模式”,韩茹老师说,“在赋权模式下,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每个留守儿童内在的真正需求,让每一个孩子被看到被听到。”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什么?它是由内而外的,是从每个孩子的心底生出来的。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支持,或者给他们内心一点儿滋润,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了解他们的基础上。”

无论是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还是社会爱心人士,我们都应该相信留守儿童自身的能力,相信只要给予孩子们更好的陪伴和支持,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而这样的信任需要我们通过几点来做到:

1.通过语言架构起这种信任。在内心,我们要有这样一个信念,相信这些孩子就是明天的主人翁,他们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内心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才会在言语中体现出来,内心的爱也会由里到外流淌出来。

2.了解孩子的基本需求。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生存需求是什么,内心的需求又是什么。

3.帮助孩子寻找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我们可以试着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优势,比如,孩子的抗逆力和心理弹性,或者孩子遇到挫折之后,他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有些孩子遇到困难之后,能够沉着冷静地去处理;或者在心情跌宕起伏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不放弃,这就是孩子内在品质的体现。

寻找外部资源就是要看到,很多留守儿童都有自己的好伙伴;爸爸妈妈虽然在远方,但经常会跟他们联系,嘘寒问暖;爷爷奶奶尽心地照料……这些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都是留守儿童很重要的资源,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

有些界限要“小心翼翼”

不知道很多人想过没有,一腔热情爱心满满的你,原本是要帮助孩子们,可没准儿稍不留神,就会好心办“坏”事。来吧,看看在帮助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哪些事需要我们“小心翼翼”:

1.要共情孩子,而不是同情。

同情只会让人感到无力脆弱,无所适从。但共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到被听到,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从而激发出自身的力量。

2.尽量少说教。

孩子们更需要听到亲切的、有血有肉的声音,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3.避免带来二次伤害。

避免一次次揭开孩子的伤疤;避免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直接使用“留守儿童”这样的词语。我们可以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你可能会想念他们,或者会遇到一些问题,你不知道怎么办?”同时,我们应该知道,精神支持不同于物质资助,切记不要“帮一下就走人”,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关系链接。

4.确保孩子得到公正援助。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带有针对性的援助,比如,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能得到援助;或者只有某个年龄段、某个社会阶层的孩子才能参与,这些“不公平性”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5.保护孩子的隐私。

让孩子有知情同意的权利,如需出版成书,需要在对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出版。跟孩子的交流和信件沟通内容,不能擅自传播。

6.去污名化。

我们要去污名化,防止贴标签。虽然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有着各种各样的研究结果,但这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研究,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个体“一定是那样”。

总之,很多爱心人士都在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并努力付出自己的爱,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只有帮对了、做对了,孩子们才会更加能量满满、幸福满满,拥有灿烂的明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