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规则执行好,孩子情绪少

时间:2024-05-13

晓梅

6岁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影响,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情绪反复、急躁、悲观、孤独、焦虑、喜欢说“不”,或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对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等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孩子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在小媛眼中,同事小可工作效率高,人缘也不错,而小媛自己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通过沟通,小媛发现,小可在职场上不只是善用人情,还很善用一些小规则、小提醒来帮助自己实现工作目标。比如,同样是请求其他部门同事配合完成一项工作,小可会在材料上附上一张小便利贴,上面除了亲切的问候,还会写明自己最晚什么时候要拿回材料。但小媛从来不这样做,而是希望别人能善解人意,尽可能早點儿将材料反馈给她,到最后总是难以如愿,情绪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仅在职场上表现卓越,在家里,小可也特别会利用规则来调节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她的女儿乐儿和小媛的女儿蓝迪同岁。乐儿很自律也自信,蓝迪却动不动就闹情绪。

其实这和两位妈妈的育儿方法不无关系。

蓝迪从幼儿园起就表现出入学适应困难,有时是前一晚睡太晚,早上怎么叫都不起床;有时是走到半路发现忘带文具或书本,不得不马上跑回家拿。上了小学后,蓝迪的家庭作业又变成了父母的麻烦,常常要拖到晚上11点才勉强写完。看到孩子这样,小媛自然会发脾气,孩子也有样学样,经常在学校惹事儿,动不动闹情绪。

得知小媛的情况,小可问她是怎么给孩子制定规则的,规则制定后又是怎么执行的?小媛支支吾吾,在他们家,父母和孩子也会做一些约定,但都是口头的、临时的,家长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过。比如小媛和老公会常常对孩子唠叨要早睡早起,蓝迪没做到的话,他们会指责她不听话、不懂事,但多早睡、多晚起,他们从未约定过,更别说严格执行了。小媛也多次提醒孩子,文具、书包要自己整理好,但如果蓝迪忘了,他们害怕孩子被老师批评,又会跑回家去帮孩子取。

小可在家中也像在公司里一样,很善于和孩子做一些具体明确的约定,并且会坚持执行。比如,从上幼儿园起,她就和乐儿约定晚上9:30是上床睡觉时间,早上7:00是起床时间,除非有生病或亲人到访等极少数特殊情况,她都要求乐儿准时入睡和起床。刚开始,乐儿有耍赖不肯上床或不肯起床的时候,小可也不发火,第二天照旧提醒她要准时。

有一次,乐儿白天玩得太疯了,第二天早上7:10还不起床,小可没生气也没发火,自顾自地吃早餐后告诉女儿:如果她选择迟到,妈妈也会尊重她,但不会帮她向老师撒谎或求情。乐儿马上就起床,早餐都没吃就要去上学。

还有做作业的习惯,乐儿也像很多孩子一样,写完字就擦,把作业本涂得很脏。做数学也粗心大意,动不动就修改,做作业的速度也不快。小可后来就根据乐儿平时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每项作业要求乐儿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没做完要自己跟老师解释。刚开始,乐儿仍然改不了涂涂改改的习惯,时间到了作业还没做完,撒娇耍赖求妈妈多给点儿时间,小可不生气、不批评,但坚决按约定执行。一开始半个月,乐儿吃尽了苦头,早上连饭都不吃就提前到学校赶前一晚没写完的作业。渐渐地,乐儿做作业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也不再在做作业这件事上耍赖、闹情绪。

小媛很佩服小可的做法,但她觉得孩子上学要迟到了或没写完作业,大人还要冷静地按规则执行是不是太无情了?小可说,她的规则都是按照孩子的能力合理制定的,孩子违反规则要承担的后果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当孩子试探过后果的边界在哪里后,自然就愿意遵守规则。相反,如果规则不明、后果不清,孩子容易缺乏安全和稳定的感受,从而耗费更多时间、心力在各种情绪上。

原来最牛的“拼爹拼妈”,是拼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对规则温和又坚定的执行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