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谢际春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视教育,不断看书、听讲座,可是,有时父母发现,按照专家的话去做,怎么没效果?难道专家都是大忽悠?在此,我和大家分享3句经常被误读的专家的话。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吧?有些父母是这样贯彻执行的:采取散养的方式育儿,坚决不给孩子报兴趣班、学前班、辅导课,让孩子玩儿个痛快。或者孩子想上什么班都行,不想上了也随便,因为要尊重他嘛。
可一旦上学,他们又在老师和学校的高压下撑不住了,甚至后悔、埋怨当初听了专家的话。比如,朱朱的妈妈说:“当初孩子只顾傻玩,倒是快乐了,现在学习跟不上,也不适应学校的要求和束缚,天天被老师说,他都不想上学了。每天接到老师的微信,我都心惊肉跳,不知他又惹什么祸了。”
这里面就有许多误读。首先,专家所有的理念都是相对的,尊重和快乐是针对传统的父母权威、过于严肃、苛刻、要求孩子听话、顺从的教育文化而言,但不可矫枉过正、极端化,凡事过犹不及。
其次,再好的理念也要考虑现实性、适用条件和个体差异。如果父母没有条件、能力专职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或就读国际学校等,孩子要上普通公立学校,那么,他就需要适应集体环境和基本的纪律要求,幼儿园、兴趣班、适当的学前班过渡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是否要上辅导班,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次,父母不能太过刻板和教条。很多课外班本身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和玩、快乐并不冲突,如音乐、绘画、运动等。我们提倡的是不要过早给孩子灌输知识性的内容,限制他创造性的发展。
最后,尊重孩子不等于让他随便放弃。孩子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有些兴趣,如芭蕾、钢琴看上去很美,但练起来却很辛苦、枯燥。我们要让孩子体验并懂得,有时候快乐经常是伴随着汗水和泪水的。如果父母过于“尊重”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那也是不行的。所以父母需要总体上把握,例如孩子可以先广泛尝试,然后决定参加哪些兴趣班,但同时告诉孩子,他若想一直保有受尊重和选择的权利,必须要坚持到底,至少是阶段性的。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所有心理学家都会强调父母对孩子要有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但落到实处和具体操作环节,被父母误读和概念不清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轻微感统失调而十分焦虑、烦躁、紧张,她总是在哀叹和抱怨,为什么老天不公平?为什么我这么优秀,可儿子却如此迟钝、笨拙、磨蹭,怎么教都教不会?母子关系很紧张。
我提醒她,孩子的爸爸有明显的感统失调症状,可见孩子有先天遗传的因素,要无条件地接纳他。没想到这位妈妈误解了,她绝望地大哭:“接纳?您的意思是,孩子就这样了,没指望了……”
我赶紧澄清:“无条件接纳指的是接受孩子与生俱来的一切,他的笨拙、慢,不是他的错。接受是希望你不要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呵斥孩子、抱怨老天和傷心上。无条件接纳绝不意味着孩子没指望了、无奈地接受现状,而是对于无法改变的部分平静地接受,然后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帮助孩子积极努力改变、提高和进步上。”因为这次误解的澄清,这位妈妈获得了很大的领悟,她和孩子的关系、学习都逐渐走上了正轨。
多数父母都听说过、也认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理念,却并不知道:接受是改变(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与无条件接纳无缝对接的教育方法是正面教育:尽量忽略自家孩子的不足,尤其是先天的,如智商等;反之,多鼓励、培养孩子的长处,多赞赏孩子努力、认真等品质,而批评时则要针对具体事情,不要泛化为对整个人的否定。
对“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另一个方面的误解是溺爱。这里,父母是将“无条件”简单地等同于“无原则”,孩子做什么都无原则地爱与接纳,可不就培养出小霸王吗?事实上,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与有原则要求并行不悖,即对你这个人,我是无条件爱与接纳的,但是,我仍可以对你提出要求和指出、批评你的错误。0~3岁的孩子,父母给予的是纯粹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但随着孩子社会化进程的开始,势必要加入有条件的部分。
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学习自我管理
一次,我受邀去讲课,一位妈妈向我讨教女儿的教育问题。她抱怨女儿都上初二了,可做什么事都缺乏主动性、拖拖拉拉、懒散、磨蹭,从学习到吃饭甚至起床都要她盯着,实在辛苦得很。母女俩总是吵吵嚷嚷,关系很是紧张。因为时间仓促,我简单概括地对她说:“你该放手发挥她的自主性,让她学习自我管理了。”
这位妈妈倒是很听话,回家后就跟女儿说:“你大了,专家说了,要学会自我管理。从今天起,你的事妈妈都不管了,你自己看着办。”女儿乐坏了,母女俩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的融洽。
可惜,好景不长。期中考试,孩子的成绩下滑了十几名。妈妈对女儿说:“你看看你这成绩,我不管能行吗?”女儿无言以对,羞惭地承认:“我确实不行,还得依靠妈妈。”重新披挂上阵的妈妈干劲儿十足,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女儿的成绩又回到原来水平。这位妈妈颇有些得意地跑来跟我说:“您那套不行,这孩子就是没有自觉性,我不管不行。您看,我一抓,她成绩就上来了吧。”
真理不辩不明,我问了她3个问题:“1.孩子缺乏自觉性,你这样培养出孩子的自觉性了吗?2.是成绩重要还是能力重要,成绩能等同能力吗?3.你打算管孩子管到什么时候,一辈子吗?”
这个案例很具有代表性,这位妈妈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她的认同仅限于专家权威,对理念并无真正深入的理解,对孩子的基本心理规律缺乏认识。孩子想要好成绩,不存在学习动机问题。可是,人的天性中也有惯性、懒惰、玩乐的部分,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也需要随着年龄循序渐进来培养。对于一个常年被严加管束的女孩来说,父母一下子放手,她肯定掌握不好分寸,短时出现成绩的波动很正常。这时父母需要有耐心、能容错并和孩子一起修正。她不该马上收回管理权、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承认自己不行,必须依赖妈妈是最大的败笔,很多啃老族就是这样被慢慢“培养”出来的。
妈妈要坐下来,教会孩子学习反思、分析,而不是直接替孩子总结和指导。我有个“三问法”介绍给大家:
第一问:“这次考完试(或其他事件)有什么感受?”倾听、共情孩子的感受很重要,不要一上来就先表达自己的失望或批评、呵斥、指责。这样才能营造亲子谈话的良好氛围。
第二问:“你认为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第三问:“那你有什么打算(计划)?”
这位妈妈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是:她在无意识中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摆在了女儿之前,她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干。明智的父母会示弱,鼓励孩子超越自己而不是弱化孩子。这间接说明她的价值感低、有强烈的被需求感,只有通过女儿需要(依赖)她,她才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其实,任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有适用性和个体差异。父母需要有能力评估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并依此弹性、灵活地使用专家的理论或方法,这样专家的话才会管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