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被吞并42年后,锡金对印度有多忠诚?

时间:2024-05-13

在中国与印度军方洞朗地区的对峙事件中,一个条约、一则规定被反复强调: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了西藏与锡金边界。有人问:锡金与此事有什么关系?答: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后,该边界就成为中印边界。由此,一个喜马拉雅小王国的命运在其“消失”之后42年再度让人们感慨,只不过,大家今天称它为印度锡金邦。

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几乎不被允许踏足

对中国人来说,印度锡金邦几乎是无法踏入的“禁区”。曾作为记者在印度常驻3年的吕鹏飞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2015年7月,我曾去距离锡金邦仅30公里的印度大吉岭采访,听说从这个小城包车可进入锡金邦,但当时我没敢这么直接去。回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后,我就向印内政部和锡金邦在新德里的办事处申请去锡金的许可,但没有获得批准。”另一名去过锡金邦旅游的尼泊尔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曾经想带一个中国朋友去那里旅游,最终也没能实现,“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几乎不被允许踏足锡金,并非完全禁止,但是申请过程很复杂”。

在印度移民局网站,根据该国“外国人法令1958”规定,整个锡金邦被列入“保护/限制区”(被划入“保护/限制区”的多为印度东北部等敏感地区),除了不丹公民,所有外国人要去保护/限制区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特别许可。锡金邦旅游局网站介绍说,外国人可选择在内政部、外国人登记办公室或者新德里、孟买等机场的入境管理处申请,但只有中国人、巴基斯坦人等必须获得印度内政部的同意。

在锡金被印度吞并42年后的今天,它是否仍然是敏感話题?从上述印度针对外国人进入锡金邦的规定看,答案是肯定的,记者就此话题联系采访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去过锡金邦的尼泊尔人、印度人,还是曾经在印度做研究的一些中国学者,大多数人都拒绝了哪怕是匿名的采访,有人告诉记者,“太敏感,我不敢说”,有人很为难地表示,“我还要经常去印度,不想以后去考察交流时遇阻”。

18世纪至19世纪,锡金王国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成为大英帝国的受保护国,直至1947年印度独立。1950年,锡金与印度签署协定,将其所有对外关系交给印度处理,允许印度在其境内驻扎部队,禁止其与他国打交道。1968年,锡金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1973年至1975年,印度为吞并锡金采取一系列行动,包括将军队开进当时的锡金首都甘托克,接管政府权力;通过由印度拟定的宪法;软禁锡金国王。1975年4月,锡金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废除君主制,选择废除的人占绝大多数。同年5月,锡金被正式宣布成为印度第22个邦。

失业率是全印第二高

锡金面积7000平方公里,在印度只比果阿邦大;人口60万,全印最少。印度独立记者桑托时尼今年曾在《印度斯坦时报》撰文称,从人均收入来看,锡金是印度第3富裕的邦;2008年,锡金被宣布为印度首个“没有露天厕所”的邦。2016年锡金成为印度首个也是唯一全面开展有机农业的邦,2016年的调查表明锡金是全印度女性工作环境最好的邦。美国《纽约时报》说,2004年以来,锡金是印度增长最快的邦,过去8年里,这里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2.6%。不过,该邦尚处于农业经济时期,连制造业都还没发展起来。印政府每年会向锡金划拨一笔专项扶贫款,约占当年锡金邦政府预算的30%。

在桑托时尼的笔下,在锡金繁荣和清洁等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锡金的失业率是印度第二高(仅低于特里普拉邦),为全国平均失业率5%的3倍以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官员库纳尔·基绍尔表示,“锡金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影响了民众利益,忽视了社会需求”。

不少人对锡金王室仍充满尊敬

据记者了解,锡金民众平时大多不自称为印度人,只以锡金人自居,原因一方面来自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是锡金历史上多信奉藏传佛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皆与印度教不同。相比印度人,锡金人在民族上与不丹和尼泊尔更接近。

锡金人怎么看印度?上述尼泊尔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无法了解绝大部分锡金人的想法,但从他的观察看,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内心不太认同印度,“因为当时印度吞并锡金采取了不少强力手段,直到现在,不少在尼泊尔生活的锡金人和我聊过他们的危机感,以及对当年锡金领导人向印度妥协的不满”。

“在与印度合并的问题上,锡金仍是一座‘分裂的房子。”曾在1974年前往一名锡金同学家的《印度斯坦时报》撰稿人普罗马尼克刊文说,1975年,一些锡金学生支持并入印度,另一些人将32位与印度签署合并协议的政界领导人称为“叛徒”。40多年过去了,锡金人的看法依然分化。

与此同时,锡金官员——大多来自前锡金王国政权的前官员——经常在私下里谈论印度如何“攫取”锡金。《印度斯坦时报》称,不少人至今对锡金王室充满尊敬。锡金王国末代世袭统治者帕尔登1982年在美国纽约死于癌症,王储旺楚克即位,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非法。40多年过去了,反对君主制的人对他冷嘲热讽,而一些前“臣民”仍牵挂其健康状况和行踪。

摘自《环球时报》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