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眼科术后,要防感染性眼内炎

时间:2024-05-14

王莹

多因素导致眼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高发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很容易导致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如眼球穿透、前房积脓、炎症,甚至失明。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后受以下因素影响,患者很容易发生眼内炎。

病理因素 眼皮薄、皮下组织少,加之开合频繁,造成眼部防御屏障相对薄弱,容易被病原菌定植,是體表感染高发部位之一;薄变、渗漏、破裂的滤过泡为病原菌提供了进入眼内引发炎症的便利途径;溢出、暴露的玻璃体直接与外界细菌接触,其内丰富的无血管组织、水分和蛋白质有利于革兰氏阴性致病链球菌等菌群的生长和增殖,容易形成炎性脓肿;受功能性结构的影响,眼球外侧血管细小且分散,导致血供受限,使眼内组织修复缓慢,为病原菌侵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

手术因素 侵入性操作破坏了眼部的防御屏障,病原菌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双手和手术器械等途径侵入眼内并生长、增殖,诱发炎症;术中常通过放置以丝裂霉素为代表的抗增殖药物来延缓、抑制瘢痕形成,但同时会影响小梁网、巩膜、角膜和结膜等组织细胞,使滤过泡囊壁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持续性薄变,诱发滤过泡炎或其相关性眼内炎;手术期间眼内组织暴露于外界空气中,直接与有菌环境接触,加之人员流动和可能发生的操作失误,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风险。

个人因素 儿童、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是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高发人群,其中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低,加之不注意眼部卫生,习惯性揉眼,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不仅普遍存在泪膜功能障碍,造成眼部抵抗力下降,结膜的韧性和弹性也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其易发生持续性脆变、薄变,为病原菌侵袭、生长、增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糖尿病患者皮肤表面富含糖分,能够为细菌提供充足的养分,是其理想培养基,有利于病原菌定植、生长和增殖。

预防感染是首要防护对策

针对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原因,就要从两方面来预防,一是医生要规范无菌操作,二是患者自己要加强防护。

就患者个人防护这方面,要求做到:保证手卫生,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日用品;抗生素滴眼遵循专人、专眼专用原则,避免患者与家属、患眼与健眼混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滴眼液前认真洗手,使用时头偏向患侧并保持眼睑与眼药瓶口的距离在1~2cm,使用后拧紧瓶盖并保存于阴凉避光处,避免瓶口与睫毛接触或打开2周后继续使用;勿用纸巾或手直接揉眼,以患眼低位入睡,及时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或棉签擦拭来清除结膜囊和眼睑分泌物,以免患眼和健眼滋生细菌;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粗细搭配,增加饮水量,多吃花生、豆类等富含眼组织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食物和新鲜果蔬、鱼肉,禁浓茶、酒、生姜和辣椒等辛辣刺激之品。

如果患者在术后发现结膜充血等感染性眼内炎早期征象,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抗菌消炎治疗,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前房穿透性强的抗菌滴眼液,避免在5分钟内连续使用不同种类的滴眼液,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保证各种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