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李志敏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了一个听上去很愚蠢的問题(当时或许并不觉得,还是一脸认真地问),或是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之后回忆起自己当时的表现仍暗自羞愧,还久久不能释怀,总觉得自己傻傻的样子已经深深留在旁人脑海里,认为自己已经成为周遭人的笑柄,从此抬不起头。
然而,你所谓的“出洋相”真的会有人在意吗?套用网上一句流行语——“你想太多了,洗洗睡吧”。因为,也许根本没有人特别关注你的“丑态”并烂熟于心,完全是你在“自作多情”。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聚光灯效应”,最早由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季洛维奇与佐夫斯基在1999年共同提出,是指我们常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当自己偶尔“出丑”时,会感觉自己被置于聚光灯照射下,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从而产生一种羞愧心理。该心理学名词的提出,基于季洛维奇与佐夫斯基做的一个实验:他们随机选了几组人,让其中一组组员穿上一件上面印有过气歌手Barry Manilow头像的T恤,随后问其他组成员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件夸张的衣服,结果只有25%的人关注到。
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的心里都存在“聚光灯效应”呢?心理学家们认为主要是两个因素在“作祟”:
1.主观偏见因素。我们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在综合评价自己时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从而过分放大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他人眼中的严重程度。其实对别人而言,他们和你一样认为自己正站在聚光灯之下,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或无心关注你。
2.透明度错觉因素。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然后产生一种透明度错觉,认为他人同样能一目了然我们的情绪。但事实上,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后得出结论,除了脸涨得通红、手紧张得发抖这种过于明显的征兆,没人能分辨出我们其实处于焦虑/恐惧等情绪中。
“聚光灯效应”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会让我们过度估计事情的负面效应,让自己处于紧张和焦虑当中。笔者建议可以从认知和行为学角度来克服这种“小心思”——
1.试着转移注意力:不要太过在意自己,而是多关注周遭的事物,多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等;
2.适当自我催眠:在参加聚会或上台演讲时,对自己进行“催眠”——告诉自己“我紧张是正常的,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也和我一样紧张”;
3.缓慢调节呼吸:在被“聚光灯效应”驱使而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心悸、出汗、视线狭窄等时,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再配合上面的转移注意力和自我催眠,焦虑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4.努力抛弃假设:如果我们常常把上台、聚会当成考验,那就会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了。所以,我们要努力抛弃那些不正确/不恰当的假设,因为这些想法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
5.正视他人的评价:有时候之所以你会受到“聚光灯效应”的影响,是因为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或是他人对你的评价。所以,按照内心做好自己就够了,对于他人的评价可以辩证接受,不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被他人的评价影响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