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一名扶贫干部是什么感受

时间:2024-04-24

郝文锦

“请把分红的佐证资料、银行票据、贫困户领取分红的名单取来。”

2019年5月16日。检查组来到某科技公司,公司工作人员把各种财务表册摊了一桌子。公司领导刚刚坐下,正要给检查组说明情况,正在查看资料的谢友荣头也不抬地说。

“……”工作人员一怔,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扭头看向公司领导。

“2015年10月,某集团公司以入股形式向你公司注入股本金1807.07万元。按该集团与你公司签订的《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投资协议书》。你公司需每年按集团公司注资金额5%的标准给贫困户分红。据上报资料:2018年6月。你公司为505户贫困户补发了2016年度分红56.62万元;为542户贫困户发放2017年度分红90.385万元。我们现在核实情况,需要看分红的佐证资料、银行票据、贫困户领取分红的名单。明白了吗?”谢友荣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不急不慢地说。

我不懂财务,很是惊讶于她对财务工作的熟悉,只两分钟就在那么多账表、账册里发现所缺资料,看着她一脸的认真,听上去不容置疑的语气,感受着她对工作的严谨。

我和谢友荣以前不认识,出发前一天的扶贫整改检查组分组会上也没有注意过,只是看了看组员名单,可就这么短的时间、这么一些话让我对她刮目相看,当时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我不是学财务的。正经的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翻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啊?日语翻译还是研究生?这么好的专业,这么高的学历,怎么会坐办公室搞财务工作呢?

“毕业时,本可以回老家工作的,那里日资企业很多,既可以从事喜爱的专业、享受优厚的薪资待遇,又可以在父母跟前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他要去马兰,没办法,我只好在马兰基地西安研究院安家落户了。”她摘下眼镜擦了擦,又重新戴好,看着我们听得认真,满是幸福地笑笑。

2016年。她放弃了13年来付出无数心血的日语翻译专业,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好成绩考入蓝田县扶贫办,成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投身到脱贫攻坚最前线。

从此,她的心里只有扶贫两个字。

“学了13年呢,都拿到了硕士,搞日本文学研究、做翻译、当老师不好吗?为啥要当一名事业干部呢?”我真想不通,不假思索地问。“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她朗朗地说,然后向我笑笑。这可是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咏煤炭》里的名句,经她随口一说,却真是震撼到我了。

蓝田县是革命老区县。基础薄弱,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10万人,是西安市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之一,脱贫任务异常繁重。

从小在平原长大没见过大山,她对大山深处的贫困没什么概念。但当她第一次走进大山入户走访时,才发现还有这么多群众生活得如此穷困。她说:“当时我真的落下了泪,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穷的。我不是唱高调,当时就觉得,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是我的使命。”

蓝田县以山岭为主。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入户走访常常只能步行。2016年冬天的一次入户走访,积雪覆盖着蜿蜒的山路,似哨声一样的风穿透衣服,好不容易走到群众家里,已被冻僵的手指怎么都不听使唤,本就身体单薄的她差点被冻成了“冰块”。“还有一次进村。刚巧赶上修路,我们像走钢丝一样,从侧面仅有一脚宽、旁边就是数十米深沟的路沿上通过。后来想想,还真是可怕,也不知道当时怎么走过去的。”

她眉飞色舞地讲着,两只手还不停地配合着语气,却始终带着笑意。“后来,我到省上挂职,好多次到贫困村调研,我曾拿着手电筒夜行山路1个多小时,相信不?”她问的很认真,似乎我们不曾去过山村,不曾经历过似的。

“当然相信,你说的再艰难我们都相信,因为,我们遇到的情况或许比你的经历更严重。”一旁的同事薛振华说。

我说:“这两年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对女同志可是不小的考验呢。”

扶贫办的工作本就很辛苦,她还总是申请到最艰苦的岗位。2017年5月,主动申请前去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2017年11月到2019年6月,被市上推荐到省脱贫攻坚指挥部挂职学习。三年多时间,换了8个办公位置。

初到扶贫办时,科室只有2人,工作异常繁忙,她主动承担起文稿写作工作,从此没有了节假日,通宵处理文件是常事,甚至生病了也不放下工作。县上刚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时,她一人承担起办公室所有业务,成天离不开办公室,每天都走2万多步,一个月瘦了10斤。她爱人知道后,心疼得不得了,但她笑着说:“瘦了不是更好看了吗?”

在省上挂职期间,负责指导全省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千阳县“项目超市”和镇安县“户分三类”作为全国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较好的理论、文字功底和基层工作实践,让她在综合文稿写作、各类材料撰写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多次起草向国务院扶贫办的汇报材料,在媒体发表的《陕西多措并举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在国务院扶贫办官网刊登。

“今年我被评为2018年度的优秀。还被选举为扶贫办支部委员呢。”说着,又咯咯咯笑了起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话不知最早是谁说的,我觉得这话说的真好。”她突然发了感慨,在我们每个人脸上看一遍。开心地说:“我还是几个孩子的知心姐姐呢。”

蓝田县扶贫办给每一位干部都确定一个贫困户作为扶贫对象,谢友荣的扶贫对象在大山深处的岱峪村,很远,来回得跑4个多小时。三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奶奶瘫痪在床,靠他们的父亲挣钱养家。这三个孩子分别上小学、初中和高中,虽然家境很差,但他们学习成绩都很好,墙壁上贴满的奖状是他们家最好的装饰。

“我长大了想当一名幼儿园老师!”

“我想当作家!”

“我想当军人!”

当她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三个孩子各有各的理想。身处寒门,却能保有一个积极向上、远大的梦,相当难得。她为他们的理想大受感动。从此,她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尽管单位里的工作多到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回不了家,但她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跑去看看孩子们。

就是在省、市扶贫办挂职期间也没有以任何理由放下这份牵挂。每次去都给孩子们带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都要听听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她的付出得到了姐弟们的认可,时间久了,她成了这三个孩子的“知心姐姐”,孩子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告诉她。

“妈妈离家时弟弟只有2岁。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妈妈。”孩子黯然地说。她看着孩子们低垂着头,听着他们哽咽的声音。伸开双臂把他们搂在怀里。她想,不仅要做他们的“知心姐姐”,还得做好“妈妈”的角色:“你们只管好好学习,剩下的事不用考虑。”

两年多来,她帮助这三个孩子申请了教育资助,给他们家申请“美居”房屋,还申请了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帮助孩子们的父亲发展白皮松种植、中蜂养殖,联系销售蜂蜜……

2018年夏天,姐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妹妹考入县城重点高中。

“工作上尽心尽力。对那三个孩子也力所能及地帮扶了,可是,对父母家人,我真觉得亏欠太多,在两个儿子面前我真不是个好妈妈。”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马兰基地的前辈们远离父母、抛下儿女。她的爱人和其他马兰人一样,也是经常不在家,哪怕在她刚生完孩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他也不在她身边,但她从来没有怨言。她说:“我和‘马兰人一样,无暇好好孝老教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她是“缺席母亲”,基本没接送过两个儿子上下学,孩子們过儿童节都没有时间陪伴,甚至没法好好照顾生病的孩子。2017年因为经常加班不在家,有段时间甚至被孩子们遗忘。

周末偶尔在家。儿子会不习惯地问:“妈妈,你今天怎么在家呢?”在她脑海里至今还记得。晚上加班回家看到孩子发着高烧躺在沙发上的情景,也记得冰天雪地里只有他们在“玩雪”的情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