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时间:2024-05-14

柏朝霞

摘要 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被称作一代青年的人生教科书,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本文从《两地书》入手,探寻鲁迅“反抗绝望”的思想境界;希望与绝望交错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绝望的反抗与反抗绝望的统一并存;以及鲁迅式的孤绝的个体化的反抗。习得鲁迅的人生哲学,醇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思想,回归自我、回归本真。

[关键词]鲁迅;《两地书》;反抗绝望;人生哲学

在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盒子中最后留下的东西。希望,是心中最真切的希冀、最期盼的情绪;希望,是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希望是昨日的瓢泼大雨、亦是今朝的晴空万里;希望是清晨的朦胧薄雾、或是黄昏的似火晚霞;应是沙漠中的绿洲、应是生命的源泉。希望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而绝望则是一种指引你适应恐惧的力量。绝望没有神话,它只能是潘多拉盒子空空如也的样子。绝望,是心中最深刻的痛疮、最怜悯的凄凉;绝望,是梦破碎后、幻想破灭后、自赎的必经之径;绝望是眼前的黯淡灰霭、亦是此刻的黯然神伤;绝望是黑暗中的鬼魅碎影、或是阴森里的虚无荒凉;似是无力的死火、似是冷却的灰烬。绝望的出现,正代表着希望的存在。既然绝望生于希望,那它就有使希望复活的可能性。绝望与希望如影随形,依附希望而存在,它是虚空和荒谬的集合体。除却虚空和荒谬的方式惟有抵抗,即反抗绝望。

回到鲁迅,在鲁迅精神思想的世界里,在他丰富的心路历程中,有着最强烈的希望和最强烈的绝望。希望和绝望于他不可分离,制造其人生的跌宕起伏;二者又交织在一起,成就其智者的思维高度和思想深度。另一面,鲁迅洞悉彻底,他于同希望一样虚妄的绝望中奋力进行着绝望的反抗,他竭力用成为自我的心声个人化地抗争着。这是他的生命选择、人生态度。由最亲切的《两地书》生发开去,寻索这一思维的深广,醇化心灵,启迪人生。

1 皆为虚妄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对于将来,希望;对于黑暗,绝望;如是也。

希望与绝望同在,将来与过去呼应,光明与黑暗交错,是一个事物的两翼,永不分离。“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上世纪初,同鲁迅一样的年轻人涉世之初时,希望的歌声响彻天际,革命的火把开始交到他们手中:《新生》杂志的筹办,希望封面图画的录用。后以失败而告终,因各自奔前程不能同梦。辛亥革命的脚步到来,唤醒了久违的希望之声,“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后以失望结束,“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五四”到来,《新青年》出现,鲁迅提笔要证明希望的存在,怀疑自己的失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之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希望的盾,绝望的矛,相互挣扎着、比拼着,不知是盾足够坚硬还是矛足够锋利。“五四”后,深深地陷入希望和绝望的矛盾交织中。有时“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得翔舞。……虽然是悲凉缥缈的青春,然而究竟是青春”。寄望于青春、于将来,在《〈呐喊〉自序》中喊出了振声——“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鲁迅发现目下正在破坏者也似乎有人,于是感到了“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感到了青年们乃至整个“世界决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将来的”。有时又感慨:“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失望这“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的“可惨的人生”。更加悲叹青年们的论调与思想同以往反革命者的论调何其相似,身边的青春气息渐渐消失,直戳鲁迅敏感的神经。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之战持续着。继而,国土上的革命高潮涌涨,“五卅”、“三一八”、“北伐”相继而发,鲁迅从青年的身上看到了微茫的希望,使他得以慰安,并赞扬他们在弹雨中的殒身不恤。“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他们是绰约的,是纯真的,——阿,然而他们苦恼了,呻吟了,愤怒,而且粗暴了,我的可爱的青年们!”“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们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革命潮流退却,革命失败把刚刚涌上心头的一丝希望浇灭了,鲁迅痛苦、悲哀。“左联”成立,代表着历史新生力量的团结,目光转移,认为只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才能抱有希望,才能看到曙光。但是,革命队伍中的失误、分歧,让鲁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希望与绝望的起伏从无止步。现代的中华大地处在一个社会动荡、民族蜕变的时期,有变革就有觉醒,忽而唤起希望之声;变革的路程又过于艰难、曲折,暂时的失败足以挑起绝望的神经之弦。只要历史在发展、在前进,希望与绝望的激荡就不会停流,那么,希望与绝望之战的思维历途、希望之高与绝望之低的跌宕起伏,在人们尤其是自觉有担当意识的人们心中就不会结束。在历史更迭的特殊环境下,也形成了鲁迅希望与绝望的独特思维方式、不同思想定格。如在革命高潮之时,民族处于希望的顶峰,国人亢奋情绪饱满,鲁迅便以绝望作补救,揭露整个国民传统的劣性,旨在告诫人们革命精神不可消亡、革命胜利后不可骄躁。而当革命失败以后,民族陷于危机、处于绝望的低谷,国人灰心自弃之时,鲁迅则以希望为救药,赞扬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等优秀传统,意在唤醒人们克服危难的强大力量、取得胜利的自信心。顺则思忧,忧患意识主导;逆则思安,从容心态使然,鲁迅此思想可谓高深。是什么让鲁迅对于希望与绝望的思考如此精辟?何以让希望与绝望一对矛盾体能互换自如?依据在此: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无论是彻底的“希望”,还是彻底的“绝望”,都是“虚妄”,是它的两扇翅膀。希望和绝望都不存在,都是荒谬。然则,加缪于神话中看透一切,他在西西弗斯神话里说过,既然是荒谬的,就反抗吧。

2 反抗不止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

对这段话,许广平后语:“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黑暗的环境是鲁迅笔下通用的场景,现实的、个人的境遇转化为作品中的比喻之意。绝壁,《故乡》中的“厚障壁”,是孤苦一人,没有沟通、没有关怀的象征。围墙,《“碰壁”之后》中的“鬼打墙”,是被围绕、被困阻的窘状的形容。坚狱,《〈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是看不到光亮、找不到出口的绝望不堪的表征。与此相似,还有“荒原”、“旷野”、“沙漠”,都是种种无从掌握、无从得助的处境。身处绝境中,人的心是绝望的,如同站在悬崖的边缘即将坠落。然鲁迅选择不逃避、不漠视,不顺从、不依附,于万千之绝境中专与黑暗作绝望的抗战,专与由绝望袭来的苦痛捣乱。绝望于绝境中,作绝望的抗战,于绝地反抗,于绝境重生。此处的“绝望”,就是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态度:正视外在现实的阴暗,正视自身内在的痛楚,于外于内洞悉社会参透人生。“适应恐惧”的绝望,面对它使我们不再悲观,“忘记恐惧”的希望,反倒使我们遇难后更加伤感。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就不会有失望不会有绝望。看鲁迅所写的一小段对话即便明了。A:“你对我一定失望了罢?……我那时对你说过,要到西湖上去做二万行的长诗,直到现在,一个字也没有,哈哈哈!”B:“无所谓失不失望,因为我根本没有相信过你。”世俗中的人情世故如此鲜明,鲁迅生于其中、长于其间,却不世故,而是积极地作绝望的抗战。这一绝望的抗争在于:抗战以绝望为基底,因为对于人生有了大彻大悟;绝望以抗战为后盾,因为对于危难有了搏击之术。这是一种鲁迅式的、不抱有任何幻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论成败为前提的、歇斯底里的抗战,是许广平说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的抗战,更是一种上升到中华民族的必死而后生的抗战。紧握反抗的接力棒,继续“向前的走去”。如同“过客”一样地走。

《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这种“反抗绝望”的勇猛、悲壮,是“影”徘徊于不明不暗之间,却拒绝一切的“天堂”、“地狱”、“黄金世界”;是“过客”放弃女孩与老人的关爱,明知道下面的路布满荆棘,却偏要向着暮色混沌的坟地走去;是“战士”踏步走在“无物之阵”中,选择举起投枪,选择静默地老衰,寿终。他们用反抗的别意:拒绝、放弃、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就是生活存留,当然就是此时此刻的现在进行时。万事万物总是存在于当下、生长于现实中,对过去的追忆和将来的向往只能产生无意义的沉湎与幻觉,是一种消极的内心解救方式。惟有着眼于现时的存在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才是积极地面对人生的良药;也惟有放弃过去、拒绝将来、选择反抗的思维底蕴才是人生的真谛。就希望而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重要的是眼下所走的路,而不是希望有无的多虑。“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希望就存在于当前,路就在脚下。绝望呢?绝望即存在,存在即绝望。此时的“绝望”就是存在的勇气,是对于自身肯定的超然力量。“反抗”就是力量悬殊的弱对强的顽强抵抗,带有孤注一掷、死而后生的决心。“反抗绝望”就是在接受以及肯定现实的险恶和存在的绝境的前提下,用不屈服的勇猛作战。这时,作为实有的绝望便成为了眼里的虚妄,反抗虚无的东西才变得更加有力、更为容易。然而,在拒绝过去、放弃将来之后,反抗的最终是要落脚在时下的寻索、实际的创造行动中,因这才是最真切的反抗,为着对生命的一份执着的责任。寻索:“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失,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去寻找、发现青春的所在和希望的存留,为了适应明暗交错的“虚妄”——绝望。创造:“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实践、行动来创造事物,以抵抗“空虚”——绝望。寻索、创造后的归宿: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3 独异个体

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

“在自身试验”,即“反抗绝望”的思想维度来自对自我的思考与省悟,是自觉的专与绝望逆行的态势,是要成为自我甚至成为绝望的自我的抉择,体现了鲁迅反抗的个体化、个人性。这是一种愿做自己的、要成为自我的孤绝的反抗。因为生命是属于个体的,注定着反抗只能是个人的反抗。“过客”完全就是鲁迅本人的缩影,“过客”的绝望的反抗的勇猛也是鲁迅式的,富于个人特色的“路”的行走便是鲁迅的独异之处。“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渴望着荆棘与坎坷,奔向苦难,难道不是属于鲁迅一个人的路吗?有谁还走着这样一条空前绝后的路?鲁迅的一生似乎都在斗争,都在反抗。他既要打破陈腐的国粹,又要不断弘扬优良的民族传统;既要关怀大众、同情弱者,又不得不揭露国民性的劣根;既不停地进行文明、社会批评,又处处受他人的批判与攻击;既不断地用笔战斗着,又忍受着被割弃的孤独……鲁迅逆潮流而行,在夹缝中走着独异的道路,完成着自己所赋予自己的使命:甘愿作为“中间物”:“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另碎事,就是为此”。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这是自我选择的甘愿付出的态度。付出不求回报,自我牺牲的精神,又如父亲般地说,“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他愿意孤身一人承担全部的困苦,“好象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这一切都归于他的丰富而深厚的思想世界,这里都是昂扬的战士留下的举起投枪的步步行踪,都是满满的反抗的信心与决心。鲁迅选择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他坚守着自我寻找的路途,一如既往地踏着“思想革命”的步伐。有革命就少不了战争,少不了抗战。鲁迅的抗战就是弃医从文,用文艺来唤醒沉睡的国民,用思想来拯救落后的民族。然而,思想革命也是属于个体的革命,因为任何革命只有通过参与者的自觉思考、自觉筛选后才能奏效,尤其是思想革命,也只有独特的个体生发出某种强烈的号召力一般的思想,才能被大众被历史所接受,才能带来裨益。鲁迅追求思想的自由化,行文多以杂文为主,便是自由的解说;终其一生不愿加入任何党派、团体,即是自由的实践。这些就是鲁迅式的、个人化的“思想革命”的反抗观。这一反抗,意在出现新思想,带来新希望;这一反抗,没有效仿的模式,没有教导的师者,更没有可鉴的偶像。但是,希望在此处有了类似偶像的东西:

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于是看到了个人性反抗的依托——渺茫的愿望,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地继续着孤绝地反抗。鲁迅愿意:“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面对繁冗浮躁的当下,面对希望和绝望交错的生活,你的态度、你的选择是什么?不妨向鲁迅汲取点思维,哪怕一点点,都足以让你受益终生。《两地书》中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否也留给你深刻的思索?正如是,《两地书》被称作一代青年的人生教科书,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它,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追求,可以醇化我们的心灵,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回归自我、回归本真。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喜爱它,品味它呢?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