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 孙 晏 北京老年医院
步入老年后,由于全身各系统脏器老化、功能减退、神经反应迟钝,加上多种疾病并存,彼此相互干扰,使得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多不典型,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令人捉摸不定。症状的多样性和非典型性正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特点,尤其是心力衰竭早期,有的患者甚至会毫无症状或仅感觉疲劳,对此认识不足,会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心力衰竭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较大,如果不能进行合理干预、及早治疗,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影响与威胁。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疾
病导致的心功能下降问题,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受到心力衰竭问题的影响,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基于此,其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和各个脏器的相应需求,继而对患者身体代谢造成了极大影响。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纳差、腹胀、水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憋醒、活动耐力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预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心力衰竭不能得到合理控制,则其预后较差,须反复急诊抢救甚至住院治疗,死亡率明显提高。
在临床过程中,部分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最初可出现胸闷、气短、频繁咳嗽、咳稀薄泡沫痰等症状。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容易将其与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混淆。对此,心力衰竭同样会导致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呼吸功能受限。一些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相关问题时,应及时引导患者入院就医并接受系统的心功能检查,以便及时揭开心力衰竭的“伪装”。
纳差、腹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过程中,心力衰竭可导致患者胃肠道系统和肝脏出现淤血问题,这一点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与此同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平滑肌缺血性痉挛,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被患者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而就诊于消化科,从而耽误心力衰竭的治疗。
少尿和肢体浮肿也是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患者肾脏血流灌注量不足,患者会出现少尿问题,且通常会伴有肢体水肿的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健康知识储备,加之老年患者常因静脉回流不畅有下肢水肿的历史,很多人往往并不会联想到水肿与心脏疾病有联系,从而容易被忽略。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部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头晕、烦躁、幻觉、谵妄、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对患者自身健康及其家庭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与危害。很多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就合并脑动脉狭窄等疾病,心力衰竭可造成患者脑供血不足进一步加重,大脑组织缺血症状更加明显,从而诱发了上述症状。
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与心力衰竭具有相似性,常常被误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鉴别,例如检查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与相关征象。同时,心力衰竭导致的呼吸系统症状一般在卧位时比较严重,坐立时症状减轻,并且常在夜间发作。
在临床过程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平卧,但其低氧血症情况更为明显,患者症状通过吸氧无法充分纠正,且患者有过度换气征象,其可以用于与心力衰竭进行鉴别和诊断。
心力衰竭和间质性肺炎均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且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鉴别问题上,间质性肺炎患者起病相对隐匿,突出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气短和干咳,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口唇发绀呼吸窘迫以及肺底湿啰音等表现,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帮助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辨别。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和腹胀的时间相对较早,其与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且患者腹水、肝大往往比下肢水肿情况更为明显。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见心包钙化影,可以作为鉴别的重要依据。
定期检查是高危人群预防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心力衰竭检查专业性强,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另外,感染是高危人群出现心力衰竭的最常见诱因。在寒暖反复秋冬季节,高危人群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引发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后,发热、咳嗽、心跳加快等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还会直接损伤心肌,极易导致患者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健康的生活也能良好地保护心脏功能,高危人群可适当进行一些户外锻炼,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