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唾液的奥秘

时间:2024-05-14

颜士州

唾液俗称口水,主要是口腔壁及舌下的三对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分泌的混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半透明液体,有泡沫,稍偏酸性或碱性。正常人每日可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其中水分占99%。唾液中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含有氧、氮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唾液的使命

食物进入口腔,经过舌头搅拌与牙齿咀嚼,以及唾液混合,揉和成团,便于吞咽。食物中有味物质溶解后,会刺激味蕾,产生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味觉,从而引起食欲,使唾液的分泌量大大增加。唾液中的淀粉酶会使食物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便于消化吸收。唾液中的黏蛋白与小苏打咽到胃里,能防止胃酸过多,同时,黏蛋白由于胃酸的作用发生沉淀,附着于胃黏膜上,形成天然的保护层,从而使胃黏膜增强了抗酸、抗腐蚀的能力,有助于溃疡病的防治。唾液中的溶菌酶对某些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能力,故可防止细菌繁殖,有利于口腔清洁卫生。

唾液可代替血液进行化验

用同一种药物治疗不同人的同一种疾病,其疗效往往不一样,这在医学上称为“个体差异”。为了做到合理用药,科研工作者对药物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现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于是确定以血药浓度作为药物治疗的主要指标和依据,以此监测药物用量。然而,采血化验经常受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而且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再则,对婴儿及出血症患者也不宜采血,因此,又改为采集尿液测定药物浓度,但误差较大,一般含量偏高,有时竟为血药浓度的一百倍以上,而且同样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尤对婴儿无法掌握其排尿时间。近年来,发现不论口服或注射,都有一部分药物从血液透过生物膜转移到唾液中,而且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故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唾液,分析其中的药物含量,就可以知道该药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因人制宜”地用药,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大多数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几乎等于在唾液中的浓度,只有少数药物例外,像降血糖药甲糖宁在唾液中的浓度只有血液浓度的1%,而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碳酸锂,在唾液中的浓度竟比血液中的浓度高2~3倍。这主要取决于药物和血浆白蛋白的结合率,一般结合得愈多,则液唾中的药物浓度就愈低。

唾液能愈合伤口

在我国民间,用唾液外涂伤口,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事。例如因劳动不慎划破了皮肤或被昆虫刺伤引起红肿,用唾液涂抹在伤口上,往往不药而愈。这在我国医书中早有记载,如吴师机在《与同人析外治之疑义》中写道:“唾可抹毒,溺可疗伤。近取诸身,甚便也,何尝必须服药乎”。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效果呢?最近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在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神秘的蛋白质,具有刺激神经细胞的生长能力,将它提取出来,敷于伤口上,便能加速烧伤病人植入皮肤的愈合,也能促进因肾脏疾病、黄疸导致的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和静脉曲张性溃疡病人的愈合能力。他们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神经生长因子”。

这一重要发现,对于探索人体调节细胞生长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工作者发现,肿瘤细胞的疯长,正是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目前,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神经生长因子”的信息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又是如何进行自动调控的?这些难题一旦被突破,就意味着人类彻底战胜癌肿疾病已为期不远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