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我今年65岁,患有高血压病,这次体检又发现血液黏性增高。听说血液黏性增高会引起中风,我想通过经常输液来降低。这想法对吗?
甘肃 陈 思
陈思读者:
血液黏性增高,医学上叫“高黏滞血症”。血液是一种混合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血小板。血液黏性与血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血细胞越多,血液黏性就越高。临床上将血细胞过多引起的血液黏性增高称为高压积型血液黏滞症。输液可增加血液中的水分,起到稀释作用,因此可治疗此型高黏滞血症。
但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液黏性增高并非由血细胞增多所致,而是由血小板和红血球本身的聚集性增高引起的。由于红细胞表面结构改变,本身的黏稠性变大,在血小板的参与下,许多红细胞黏在一起,形成微血栓,阻塞毛细血管,可诱发脑中风。输液可以稀释血液,但不能改变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性,所以,输液是不能治疗这种类型的高黏滞血症的。
高黏滞血症分为高压积型、血细胞聚集型等5种类型,除高压积型外,其他类型的高黏滞血症均不能依靠输液治疗。因为静脉输液所用的液体,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是一致的,起不到稀释作用,不能降低血液黏性。口服藻酸双酯钠(PSS)、潘生丁、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血细胞聚集性,达到降低血液黏性目的。
由于不同的高黏滞血症发生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况且各种类型的高黏滞血症还会互相转化,因此患者既不能单纯依靠输液,也不能单纯依靠服药,而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饮一些淡绿茶水,针对病因有选择性地治疗,才能使血液黏性尽快恢复正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