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赵志毅
据卫士回忆,毛泽东主席生前常流泪,并且总是毫无顾忌。亲人遇难、同志战死、思念朋友、卫士调离,他常常掩面流泪,痛哭失声。有一次看京剧《白蛇传》,悲愤处,他竟不能自己,拍案而起,指着戏台上的法海和尚挥泪怒斥:“太欺侮人了,不造反能行吗?”真可谓:无情未必真豪杰,丈夫有泪也常弹。
笑,因其奇特的心理疗效广为众人称颂,“笑一笑,十年少”因而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哭,名声却不大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东西方文化色彩纷呈、千差万别,但在对哭的理解这一点上却贬义十足,如出一辙,表现出出奇的一致性。古今中外的人几乎是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地认为:哭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哭是妇女与儿童的专利,爱哭的人是无用的人。
从临床医学上看,人的情绪低落是由于身体损伤,体内紧张以及愤恨被压抑而引起的。当悲伤的情感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发泄,人们就会感觉异常性急,开始变得冷淡,失去幽默感,对睡眠、电视、理想、工作失去兴趣。当许多所采用的控制焦虑的方法,如抽烟、酗酒、过食、饮用浓茶等无助于改变现状时,人们便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克服困难,是否有能力使事物向好的一面转化。这种消极情绪的积淀,会导致生理疾病。
显然,如能保持心理健康和精神愉快,大部分的病症可以大大减轻或不药自愈。
生活是复杂的,挫折是必然的,如何才能不断的走出愁城,经常保持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呢?
当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找心理咨询医生,他们训练有素,经验丰富,而且为人解开心结是他们的职责。若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向自己的亲人、知己、朋友倾诉,他们一样能为你消愁解闷。但如果你心存疑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那么一种不需成本就可赢利,不用投入就能产出的有效办法就是哭,即借助眼泪把心中的郁闷冲刷干净以恢复心理平衡,达到身心愉快。
如果你遭到了心理上的打击,听到了中伤你的恶语,遇到了难以忍受的挫折,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委屈,而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你做出其他形式的反应,一句话,如果你伤心、你悲痛、你想哭、你想叫,那么,去找个地方,或是鸟语花香的山林,或是惊涛拍岸的海滩,或是万籁俱寂的溪谷,或是空无一人的宿舍,放声痛哭一回,这哭本身就能释放焦虑,排遣烦闷,驱除悲伤,恢复欢悦。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对于到了伤心时的男儿,就连“古训”也是允许“弹泪”的。“孔明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例。
诚然,忍辱负重,含痛节哀,任劳任怨,百折不挠,是极为珍贵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能够冲破重重险阻,无往而不胜的内在条件。但如果推至极端,无论何时何地,为了捍卫自己所谓的“自尊心”把自己的苦恼、烦闷都压抑到内心深处,不向任何人披露,也不寻求任何合理的发泄方式,日积月累,不仅会导致精神失常,而且会影响生理的健康。
资料表明:常哭且会哭的人精神抑郁症、分裂症、歇斯底里的患病率要远远低于不善于流泪的人,且在感情细腻、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等项指标对比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一项关于电视与电影作用范围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在家用电视几乎普及的现代生活中,电影并未失去其往日的魅力,电影院里观众的性别比率男子大大超过女子,即,男子更喜欢看电影。男子汉们何以放弃在干净明亮、舒适清新的家庭环境中看电视而情愿钻进空气混浊、闷热难当的电影院里“活受罪”?答案十分有趣,原因之一是男子汉们需要流泪,但又怕被家人看到,为j避免这种窘态,先生们宁愿花上几块钱,钻进那黑乎乎、臭烘烘的电影院里跟着故事的主人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的喜怒哀乐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泄,既可“泪飞顿作倾盆雨”。又不失五尺须眉的风度与洒脱。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能使人心情愉快,心宽体胖,有助于延年益寿。
哭一哭,心情舒,该哭就哭,确也可冲刷悲愁,卸去烦恼,有利于重振雄风。
天下万事,物极必反,倘整天价,嘻嘻哈哈,没有正形,势必乐极生悲,损害健康,还会召人讨厌。反之,若终日里,凄凄惨惨,哭天抹泪,必然伤心耗神,身心交瘁,还会遭人耻笑。重要的是会哭,当然还要会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