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毕生精力献给医学事业

时间:2024-05-14

李际宁 孙 燕

从医已五十二年、学识渊博的知名医学家沈其震同志,离休已经两年多了。但是要访问一下沈老,还是很难的。他不是外出活动,就是参加会议去了。好不容易事先约定时间,我们终于在沈老家里觅到了他。

沈老热情地招呼我们。他对我们说:“我现在农工民主党一摊事,医学科学院一摊事,自己还要写东西,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外表看,沈老不但体魄健壮,腰板挺直,而且脸上、手上,连一块老年斑都没有,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八旬老人。

我们向沈老讨教健身的奥秘。沈老笑着说;“我可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是不把个人的烦恼放在心里罢了。”一句话实际启示出来了情绪因素对于健康长寿的极重要作用。

见过沈老的人,无不说他为人耿直,性格开朗。在“文革”期间,刘少奇同志被当作最大的走资派掀了出来,许多人唯恐牵连而退避三舍,而沈老却义正辞严地回答造反派的审问说。“我入党就是刘少奇介绍的”。这一回答,再加上学术权威,国际间谍等几顶大帽子,使沈老囚禁于秦城监狱达七年之久。

即便是身陷囹圄,沈老并没有放弃革命的斗志和信念。他在狱中抓紧时机总结自己几十年工作中的经验,还设想规划着恢复医学科学院以后的远景,又写作了三百多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沈老于1906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他的叔祖沈克诚是清末爱国志士,由于反对清廷卖国求荣,被慈禧太后杖毙。少年时代的沈其震又读了《天演论》、《新青年》等新书刊,所以他从小就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沈老的外祖父是当地的名中医,经常为群众解除病痛,又促使沈老爱上了医学。1923年,他离开故乡,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沈其震和革命青年一道,走上街头,抨击和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暴行,声援人民群众的正义斗争。与此同时,他为了寻求真理,如饥似渴地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籍。

其后,年轻的沈其震又东渡日本学医数年,在东京帝国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迫不及待地乘船回国了。1933年,沈其震受党的指派,来到天津,以开业行医为掩护,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

七七事变,华北沦陷,沈其震撤出天津到汉口少加了新四军。他接受周恩来和叶挺同志的委托,着手筹建新四军的军医处。当时,宋庆龄同志非常支持为新四军募集医药器材和物资的工作。沈其震日夜奔波,还动员了四十多名医护人员投奔皖南根据地,大批的药品和器材也闯过敌人的封锁线,新四军的军医处终于成立了。沈其震任处长,后被任命为新四军卫生部长。1941年,刘少奇和陈毅同志介绍沈其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43年,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全国解放后,他又接受周总理的委托,负责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此后,一直担任医学科学院的副院长,为我国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精力。

现在,沈老虽然离休了,但他仍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政协卫生组组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等职务。可以想象,他的社会活动和外事活动仍然是十分繁忙的。但是开朗的性格和不间断的体力锻炼,使沈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力。

他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每早五点钟起床,到天安门跑一圈后,再跑回来,这一趟要六、七里路;每天晚饭后,他也坚持在院内散散步,慢慢走上几圈。

沈老知识渊博,并精通德、英、日、俄四国文字。如今,他除了开会、看文件之外,还准备翻译一些文字,并且再写一些卫生方面的书籍和回忆录等等。工作之余,沈老还十分喜爱书法和诗词,借以陶冶情操。沈老很是平易近人,经常深入群众,乐意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正因为他从不把个人的烦恼放在心间,所以至今身体仍如此康健。他说:“我要把自己的全部余热都发挥出来,献给医学事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