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法官骆云桥:“人民”二字大于天

时间:2024-04-24

文/王元辉 刘 冲

法官骆云桥:“人民”二字大于天

文/王元辉 刘 冲

一路走来,骆云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赖,他是群众路线的忠实实践者。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普通百姓做点事,为社会稳定出点力,为国家建设担点责。我,义无反顾!”

2013年11月,陕西省政法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各地巡回宣讲,“全国办案能手”、旬阳县人民法院赵湾法庭庭长骆云桥第一个出场,每到一地,观众都对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寄托着人们对这位扎根基层、司法为民、默默奉献的人民法官的由衷礼赞。

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法官”

骆云桥1994年进入旬阳县人民法院工作,2006年被任命为法院审判员,并担任赵湾人民法庭庭长至今。

赵湾法庭辖赵湾、小河、桐木、仁河口4镇65个自然村6.4万人,人多地广,社情复杂,属全县矛盾纠纷的高发区。

“我的法官梦源于少年时朴素的正义观,从穿上法袍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要把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的热爱投入到工作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普通百姓做点事,为社会稳定出点力,为国家建设担点责!”

言必信,行必果。在担任庭长的8年中,骆云桥走遍辖区的村庄院落,山山岭岭,截至2013年底,赵湾法庭共办结案件1531件,几乎每天审结一起案件,而且无一起超审限案件、错案和涉诉涉访案件发生。

为了快速高效办案,他在实践中创新了一系列快立、快审、快结措施,所办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一般不超过两个月。为搞好普法教育,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了《十要关系》《致当事人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材料,在辖区广泛散发。他的《温馨提示》还在全县法院系统推广,并作为诉讼文书附件送达当事人。

8年间,赵湾法庭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骆云桥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被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14年6月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康好人”称号。前不久,他作为陕西省唯一的一名法官被推荐为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候选人。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再到“全国办案能手”,一路走来,骆云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赖,他是群众路线的忠实实践者。

敢担当,帮农民工讨要工资上千万元

2012年8月,中铁十九局在西康二线旬阳段施工中与工人发生劳务纠纷。情绪激动的数百名工人封堵洞子阻碍施工,该公司诉至旬阳县人民法院,请求排除妨碍,恢复施工。

承办该案的骆云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被情绪激动的工人团团围住。“不给钱,谁也别想从这儿过!”工人撂下狠话:“既然不让我们活,他们也别想活!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二线施工不能停,劳务纠纷在诉讼中解决。”骆云桥大喊:“你们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你们先离开,工资一定会给你们的!”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是法官!拿不到钱,你们找我!”

工人们情绪稍微平静了些,说:“那你给个期限!”

“一个星期!”

工人们离开了现场,新的劳务队进场施工。

骆云桥立即带着法庭的干警冒着高温对前期作业面和施工设施拍照固定证据,与建设方落实工钱。但建设方的50万元资金缺口短期无法到账。

兑付的日子日益临近,怎么办?骆云桥打算借50万元先行垫付。接下来的几天,从没借过钱的骆云桥顶着家人的不解和担忧四处借钱,凭着多年的信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亲戚、朋友、个体工商户都纷纷解囊,十万、八万,一千、两千,硬是凑够了50万元。

兑付工资的日子,法庭的院子里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当他们一个个从骆云桥手中领到自己的工资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一个外省的农民工拉着骆云桥说:“太感谢你了,我娃今年考上大学,就等着领到钱回去送他上学呢。”看着工人喜悦的表情,听着那真挚的话语,骆云桥觉得,冒这个风险值!

近几年,骆云桥帮助农民工讨要的工资上千万元。

骆云桥担任庭长的8年,是旬阳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的8年,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在很多人看来,很多事情,骆云桥都可置之不理,但骆云桥说:“基层法庭处在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人民法官一定要尽到责任!”

“人民”二字大于天

清官难断家务事,基层法官整天面对的大多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的家务事,这些寻常小事解决不好,就会给矛盾隐患埋下祸根,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化解纠纷,靠的是公平公正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慎判决,重调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骆云桥化解矛盾纠纷的制胜法宝。

2012年元月,骆云桥受理了一起案件。当事人高某70多岁了,到山上放牛。数九寒天,山风似刀,高某生火取暖,不慎引燃武某的薪炭林。武某诉至法院,要高某赔一万元。

骆云桥打算现场调解。冒着严寒,他和书记员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当事人家中。看着高某阴冷潮湿四面漏风的三间土坯房,骆云桥阵阵心酸。

高某自知理亏,表示借钱赔偿,但希望武某少要点。经骆云桥反复做工作,武某答应减半,赔5000元。高某跑了大半天,却只借到了2000块。骆云桥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一并送到武某家。

武某坚决不同意,说:“他把我的柴林烧了,我连做饭烤火都没有柴禾了。”骆云桥又协调高某把自己的十几捆柴送到武某家,武某被打动,案子得以成功调解。

2006年,骆云桥受理一起人身赔偿案件。原告张某在河南灵宝务工期间致残,包工头人间“蒸发”,案子陷入僵局。正当骆云桥调查取证时,张某家人迟迟不见结果,竟将双腿截肢的张某抬到法庭后一走了之。

这一夜,骆云桥陪张某在办公室的长椅上睡了一夜,给他喂饭,扶起他上厕所,给他讲解案件的进展和调查取证工作的程序、繁复……张某被打动,为自己的行为懊悔,他主动联系家人天亮后将自己抬走。第二天,骆云桥就奔赴河南灵宝进一步展开工作,一月内两赴灵宝,在案件受理的三个月内将赔偿款送到张某手中。

执行难是困扰基层法院的痼疾,人性化执法让冰冷的法律充满温暖的力量。

小河社区个体户李某,生意赔本后无钱还债,被债主一纸诉状告到法庭,法庭判决李某偿还。考虑到李某的实际,骆云桥反复给债主做工作,同意延期执行,同时帮李某改进经营方法,分四次将标的款执行完毕。最后一次,李某非要媳妇炒几个菜请骆云桥吃饭,骆云桥婉言谢绝。

面对法律和当事人,骆云桥说,自己只把握一点,那就是:法院和法官前都有“人民”两个字,“人民”二字大于天!

成就感、幸福感与歉疚感

2012年11月,桐木镇立石滩村李万贵弓着身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来到法庭,拿着法院的判决,哭诉自己的不幸和艰难。

原来,前些年修铁路时李万贵被山石砸伤,腰椎骨折,瘫倒在床。包工头不给钱,李万贵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包工头赔偿2.5万元。

谁知判决下来后,包工头却不知去向,十几年来,干警多次查找均无果。看着满脸沧桑的老人,听着他含泪的诉说,骆云桥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绝不能让老人再可怜下去!”

骆云桥向县法院做了汇报,四处奔走,为老人争取到司法救助款2.5万元。15年了,当老人从骆云桥手里拿到救助款时,流下了感激的泪。

2013年2月13日,骆云桥刚上班,看见李万贵站在法庭门口,弓身背着个酒壶说:“骆庭长,我给法庭送酒来了,这是我自己酿的酒,天冷,你们喝了暖暖身子。”

他急忙将老人扶进法庭,倒上热茶,掏出200元把酒买下,又拿出100元硬塞给老人当路费。老人无论如何不收:“为这钱你费了多少力啊,给你送点酒,咋还能收你的钱?”

骆云桥把钱硬塞进老人的衣兜,说:“老人家,那是我们的工作,这钱你一定要收下!别再走路,坐车回去吧!”

带着感情工作,司法为民,清正廉洁,骆云桥赢得了当事人和辖区群众的信赖和尊重。他说,这是他最宝贵的荣誉。

骆云桥出生在离旬阳县城70多公里的偏僻农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少年求学的艰辛,锤炼了他坚毅的品格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情感。辖区群众提起骆云桥都会赞不绝口:“骆庭长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地善良!”“骆庭长热情细致,办案公道。”“打官司想在他手上走关系,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连门都没有!”“骆庭长经手的案子,无论胜败我们都服气!”

如今,骆云桥的双亲还居住在双河镇农村,老人们舍不得离开家乡,骆云桥只能抽空回家看望父母,尽为人子的孝道,但一年中仅有四五次,让骆云桥心中充满愧疚和自责。

儿子今年就要初中毕业了,骆云桥说,今年一定要休公休假,儿子吵了几年要去北京旅游,今年一定要满足儿子的这个愿望!

对家人,骆云桥充满深深的歉疚。

但骆云桥说:“法官这个工作神圣而崇高,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付出。这些年的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加班加点,风里来雨里去,但苦中自有乐,当一件件纠纷得到化解,群众的权益得到保护时,我就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