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你是个黏人的家伙吗

时间:2024-05-14

顾晓文

黏人往往伴随着生活中的变故

黏人并不只发生在爱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无一例外。爱情需要表达,更不必说遇到诸如分手、失业、心爱的人离开——这些时候我们往往比平时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更渴望被爱、被支持、被理解和被接受。

张雯的姥爷去世了,作为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外孙女,这突如其来的亲人离世,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她不停地给好友打电话,一聊就是半小时甚至更长,这个打完找下一个,她无法让自己停下来,接受姥爷已经离去的现实。

这是典型的心理创伤,也是遇到重大打击的第一阶段状态——寻求感情方面的支持。这个阶段,张雯充分展现了她性格中消极的一面——黏人、烦心和脆弱。

而周围的朋友开始还很理解她,也礼貌地表示了安慰,但时间长了,大家也有点吃不消。因为张雯慢慢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她可能并不会讲述自己的心情如何如何,她开始干涉别人的生活。在朋友的眼里,她变得有点“苛求”、“控制欲”,并且“令人窒息”。最夸张的时候,张雯一天会给朋友发去二三十条短信,也会对她闺蜜的择偶进行盘问。这让周围亲密的朋友都开始厌烦。

也许也有父母的错

其实,除了重大的变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黏人的状态。原因在于,我们表达情感需求的方式以及频繁程度,主要是由性格和一些心理学家所称的“依恋行为系统”决定的。尽管一部分源自于基因,但我们一生的依恋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我们童年时代与父母之间情感关系的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依恋关系包括3种基本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安全型的人温暖而富有爱心,这类人很可能是由一向非常体贴且总是对情感要求作出响应的监护人抚养长大的。回避型的人又被心理学家描述为“目中无人”,这类人会尽可能减少亲密关系,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不容许情感上的依恋和不安全感的出现。焦虑型的人被认为是典型的情感依赖的人。他们担心自己的伴侣是否仍然爱着他们。这些人很可能是由未能给孩子提供持续照料的父母带大的。

所以,一直以来积极乐观的人,如果你追溯他的童年,你应该能找到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相爱,家庭和睦。而一般比较冷漠的人,其实是渴求爱的,一般在他们的童年里有过对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所以他们害怕再次失去。一般在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照顾和爱的家庭长大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情感依赖的状态。

男人女人都会黏

黏人这件事是否特指女人呢?并非如此,这更多取决于个人,而不是性别。不过,社会评价对黏人的女人往往比黏人的男人更加宽容。

王珊珊的丈夫李辉明在婚姻生活中,总是会要求妻子把他放在首要位置。比如,李辉明总是会打断珊珊和孩子的对话,并要求她在打电话时放下电话帮他找袜子或者剪刀。最为严重的时候,连妻子去闺蜜家聚会,他都不停抱怨。

慢慢地,王珊珊开始不由自主地不想搭理他,对丈夫打来的电话视而不见,当他在另外房间叫她的时候假装听不见。有时,她会拿上一本书躲进浴室,把门锁上,坐在地上读。李辉明将他的情感依恋表现追溯到了其童年时代。他说,母亲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觉得自己从未达到过她的期望。“在我的潜意识里,結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最终,夫妻俩决定一起去做心理咨询。李辉明开始自我反省,也开始关注妻子的需求。会问她一天过得怎样,而不是一直絮絮叨叨地说自己的事,开始陪她看她喜欢的电视节目。他说:“当我对生活变得更加满足时,我的情感依恋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我不再那么需要她去填充我生活中曾经空虚的部分了。”

帮帮黏人的TA

《爱情中的焦虑》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卡洛琳·戴奇说:“焦虑的人会让他们的伴侣筋疲力尽。”

如果你很黏人——

很多人因为分离焦虑而产生黏人行为,可以学着让自己的焦虑和依恋的心理反应平静下来,让自己停下来反省一下。深呼吸10分钟;提醒自己,有这些感觉很正常,焦虑总会过去;问问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了。

习惯纠正法

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的依赖,哪些是自己的决定,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的强、中等、较差分为3等,每周一小结。

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按自己的意愿穿鲜艳衣服上班,不要因为别人的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你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你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订工作计划时,面对自己不欣赏的朋友意见,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并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最终从依赖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己做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诡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爱人的暗示中得知她喜欢玫瑰花,与其为她买一枝花“完成任务”,不如主动提议带爱人去植物园度周末或参观插花表演,这样你的自主意识就大为强化了。

重建自信法

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并加以认知重构,然后将这些话语带给你的感受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做出决定时,不要这样干涉。

第二步,重建勇气。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或独自一人去参加娱乐活动。通过做这些事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