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陈 欣,马红利,丁超凡,赵玉燕
(山东蓝城分析测试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3)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是影响水质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水中含有致病微生物或超过一定数量的非致病微生物,就可能引起水源性疾病或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卫生和提高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源水和饮用水中常存在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引起水源水和饮用水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微生物污染,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保护公共健康、预防和控制水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评价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1]。这些指标反映了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总量和有害微生物的存在情况,是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同来源和类型的饮用水,应采用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培养法、滤膜法、发酵法、荧光抗体法、PCR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检测目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应遵循相关规范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只有有效地开展微生物检测,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隐患,防止水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
2.1.1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是水质分析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水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保证水样能代表水体的实际情况,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样的采集。根据水体的类型、功能、污染状况等,合理设置采样断面、垂线和点位,选择适当的采样器材和方法,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人为污染和误差[2]。采样时应记录水样的来源、位置、时间、天气和水文条件等信息,以及现场测定的物理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
(2)水样的保存。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容器材料(如玻璃、聚乙烯等),加入适量的保存剂(如酸碱、氧化还原剂、生物抑制剂等),调节适宜的pH值,控制适宜的温度(如冷藏或冷冻),防止水样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保持水样的稳定性。
(3)水样的运输。水样采集后,应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水样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振动、碰撞和日晒,维持低温条件(如使用隔热箱或冰袋),缩短运输时间,防止水样的挥发、吸附和污染。
2.1.2 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检测人员是保证饮用水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够正确、规范、有效地执行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他们符合岗位要求和质量标准。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岗前培训和考核。检测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关专业的岗位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专业技术、标准计量、数据处理和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操、现场提问等方式。培训期间由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对其检测数据有效性进行签名确认。
(2)在岗培训和考核。检测人员在岗期间应定期参加内部或外部培训活动,包括管理体系文件宣贯、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同时,应通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
(3)培训效果评价。每次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现场提问、笔试、实操、证书或资料审核等。评价结果应记录在《培训记录表》中,作为人员档案的一部分保存。
(4)培训工作总结。每年年底,应对当年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总结分析应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和效果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1.3 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是保证饮用水微生物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们可以消除或减小设备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提高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有效地进行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设备的校准。校准是将检测设备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器件进行比较,确定其偏差或修正系数的过程。校准应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由具有资质和专业技术的单位或人员执行。校准后应出具校准报告,并贴上校准合格标签。校准报告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校准日期、环境条件、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和有效期等内容[3]。
(2)检测设备的维护。维护是对检测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等操作,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维护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由使用部门负责执行。维护后应记录维护内容、日期、人员等信息,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3)检测设备的保养。保养是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测试、修理等操作,以预防或消除故障,延长其使用寿命。保养应按照《检测设备一览表》上的保养周期和内容进行,由质量部安排执行。保养后应记录保养情况、日期、人员等信息,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2.2.1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是保证检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水质和微生物类型。因此,检测人员应根据水样的来源、特性、目的和要求,综合考虑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简便性、快速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目前常见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有滤膜法、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和平皿计数法等。在实际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中,检测人员根据微生物类型的不同选择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耐热大肠菌群等指示性微生物,可采用滤膜法或酶底物法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对于细菌总数、真菌和放线菌等常规微生物,可采用平皿计数法进行直观、准确的检测;对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致病性微生物,可采用多管发酵法进行初步筛选和定量分析[4]。
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检测效果和效率。优化的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条件、显色剂等;调整合适的水样量、稀释倍数、孵育时间等;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等;参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等。通过优化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减少人为误差和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2.2 检测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是保证检测质量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不规范和不标准的检测操作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和误差,影响检测的可信度和有效性[5]。因此,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按照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正确和规范的检测操作。在实际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操作中,检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无菌操作。检测人员应穿戴无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使用无菌器具、培养基、试剂等,避免污染水样或培养物。检测人员应在无菌室或无菌台内进行操作,定期对工作台、器具、空气等进行消毒。
(2)水样处理。检测人员应按照水样采集、保存和运输的要求,对水样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过滤、稀释、消毒等,以保证水样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检测人员应尽快对水样进行检测,避免水样变质。
(3)培养条件。检测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类型和培养基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检测人员应使用恒温箱或其他设备进行培养,并定期监测培养条件是否稳定。
(4)结果判读。检测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指标,选择合适的结果判读方式,如计数、观察、显色等,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检测人员应使用显微镜或其他仪器进行结果判读,并参考质量控制样品或对照品进行比较[6]。
2.2.3 检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不完整和不准确的检测数据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失真和误导,影响检测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因此,检测人员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采用规范和统一的格式,对检测数据进行完整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在实际的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数据记录和分析中,检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记录。检测人员应使用专用的记录本或表格,按照要求填写水样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质量控制数据等相关信息。检测人员应使用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进行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涂改液。如有更正,应在原有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在旁边注明更正后的数据和日期、签名。
(2)数据分析。检测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指标,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检测人员应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或仪器,避免手工计算或使用不可靠的软件或仪器。检测人员应参考质量控制数据或标准值,对检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和校正。
本文研究了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从检测前、检测中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提高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