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摘 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食品安全问题愈发被广大消费者所关注,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添加更引发了消费者的思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等,已成为食品行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检测
1 食品添加剂简介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1]。中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如今,含添加剂的食品已达万种以上。粗略而言,食品添加剂可分为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添加剂。虽然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且应用广泛,但我国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和检测能力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大致可分为5种: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②改善和提高食品的感官性状;③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促进营养平衡;④方便食品加工,提高食品加工的可操作性;⑤满足特殊人群的其他特殊需要[2]。
3 食品添加剂存在的局限性
3.1 使用非法添加物
部分商家为达到某种目的,会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添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添加物。例如,2005年席卷全国的苏丹红事件——亨氏辣椒酱被检出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法添加剂“苏丹红一号”,随后在国内多家餐饮企业和食品公司的产品中相继检出该物质;2008年的三鹿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即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加入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以增加蛋白质含量,但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肾功能发育不全等问题。
3.2 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
烟熏肉制品往往易超量使用护色剂,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其与肉制品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蜜饯果脯类产品会因甜味剂的超量使用导致产品含糖量较高,对于不适宜摄入过多糖分的人群并不友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了允许添加但不能过量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因为一旦过量添加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食品加工过程中需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稳定在标准范围之内,只有食品生产者合理使用或精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3.3 食品添加剂标示不明确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须在外包装易被察觉的位置标注原料成分,其中便包括添加剂的使用量[3]。个别生产者存在侥幸心理,将部分敏感信息标示在不容易被消费者察觉的外包装位置,存在以虚假或夸大地介绍食品,利用色差和字体大小等来误导消费者,以及用易使人误解食品真实属性的文字或专业术语等问题。
3.4 风险评估不足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即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可能有危害,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物质等进行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风险特征描述等[4]。由于添加剂种类繁多,潜在风险性更大,而食品生产环节复杂多样,故任何环节上存在安全漏洞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分析能深入到各生产环节来分析并确定存在的不同风险因素,从而降低风险。
4 如何规避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风险
4.1 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体系
因为食品添加剂并非让消费者直接食用,而是通过复合加工添加到食品中[5],所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与使用范围都有相关标准予以规定。虽然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法规,但相对零散,并不成体系,这也给不法生产者提供了滥用添加剂的可能。因此,亟需完善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标准层面的约束,从而提高检验检测部门的检验水平和业务能力。此外,不仅要对食品制作过程、加工、销售等环节均进行详细记录与存档,还应在食品包装上添加标签标识以方便追溯源头。
4.2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和使用管理
传统的监管模式存在多部门交叉、权力分散、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等问题,且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难以提高监管质量,致使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强,在群众心中缺乏权威性。对此,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添加,而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能让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行。
4.3 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和生产者的管理能力
首先,相关部门要对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使之深入了解食品生产流程与加工工艺,学习食品标准法律法规,包括标准、国家公告等,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等,以此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坚持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地做好检测工作。其次,要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管理能力,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保证食品生产一线的安全。
4.4 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可通过构建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处理并解决食品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实现对食品生产的全流程管理和监控,进而更好地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生产包括原料采集、工艺制作、运输储存等诸多方面,涉及范围较广,仅仅依靠食品检验部门的管理远远不够,还要充分利用相关体系的力量,借鉴更优秀的技术和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提升生产水平,更新设备设施,营造良好的加工质量监管环境,打造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加工流程。
5 结语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不仅使食品的种类更加多样化,还能帮助产品提升质量,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需要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从而为民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帅.食品添加剂的起源与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局限性[J].化工管理.2020.04.077.
[2] 孙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关系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35.044.
[3] 谭欣欣.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检验质量[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033.
[4] 杨新泉,田红玉,陈兆波,等.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物技术进展.2011.1(05):305-311.
[5] 张驰.构建食品添加剂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20.27.062.
作者简介:陈梦(1993-),女,学士学位,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