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夏熊飞
消费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买卖”一词,买在前卖在后,有人买,是买卖得以发生的前提。可这样的逻辑正在被打破,消费者开始被动跟随商家的供应产生消费行为,这标志着如今已进入消费欲望可以被大肆制造的时代。
消费形态推陈出新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求,但也可能制造出消费陷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先有需求再产生消费行为,而在制造消费欲望的时代,真实的需求已退居次位,消费者时常是跟着商家制造的消费欲望走。
制造消费欲望表现较为明显的领域有三个:一是盲盒经济,二是网红打卡经济,三是层出不穷的购物节。
泡泡玛特成为“盲盒第一股”,其他消费领域也大有万物皆可“盲盒”之势。消费者购买盲盒,显然不是出于直接的消费需求,否则就该去购买符合需求的产品。这显然是让制造出来的消费欲望占了主导地位。
而以奶茶店等为代表的网红店打卡模式,也在诱导年轻人做出超出实际需求的消费行为。为了一杯奶茶愿排队几小时,甚至还催生了收费远超奶茶本身价格的跨省代购。让人很难认定这样的消费行为是理性的。
制造消费欲望的集大成者,当数各大电商平台不断创造的购物节。自“双十一”成为盛大的电商购物节,而后又衍生出了“双十二”“618”“女神节”等。各大电商平台也不管消费者是否真有如此大量的消费需求,眼中只有年年创新高的成交金额。
在物质匮乏或供应尚不充分的年代,人们基本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实际需求在消费中起着决定作用。在物质丰盈的当下,通过适度制造消费欲望来刺激需求,可以带动一些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但如果让制造出来的消费欲望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消费者则可能变成消费欲望的奴隶。
这绝非耸人听闻,不知多少年轻人为了填补这些商家制造出来的消费欲望,除了“月月光”外,还不惜借网贷消费,甚至走向深渊。当然,网贷、消费贷也属于值得高度警惕的被制造出的消费欲望。
与过往消费主要满足物质需求不同,被制造出的消费欲望更集中于社交、文化等精神层面,一定程度契合了年轻人的多样需求。对这样的消费欲望无需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放任年轻人在其中沉沦。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商家还会制造出多少新的消费欲望,坚持量入为出、理性消費是不会错的。
要做到理性消费,年轻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及时行乐”“债多不愁”的错误经济认知或价值取向,往往是驱使消费者步入陷阱的推手。先树立适度、节约、环保的理念,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而在消费习惯和方式上,人们也应提升定力,对一些被铺天盖地带货、代言的“符号化商品”保持警惕,避免从众消费;在做出消费选择时,也应合理规划、量力而为,平衡享受性的精神需求和实用性的物质需求。
当然,社会也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帮助,如学校开设相关引导课程,媒体避免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强大学生网贷监管工作,一些高校将理性消费教育纳入基础思政课程,即是必要之举。
在制造消费欲望的时代,有“你红任你红,我自岿然不动”的淡定从容,应该成为新一代人的自我修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