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4

□ 白李昊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白李昊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事故却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严格、科学合理地检测食品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技术,可以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巨大的帮助。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食品检测

1 液相色谱技术概述

1.1 液相色谱起源

液相色谱起源于西方,在各项物理及化学分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方面,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列入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由此广泛传播运用。色谱技术是利用物理性质来使物质分离成固定相以及流动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1-3]。色谱法主要包括凝胶色谱、气象色谱、液相色谱等,其中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为成熟。

1.2 液相色谱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就是高压液相色谱法,又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是液相色谱法的一种。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经过一系列改进创新,快速发展起来[4]。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极性的溶剂以及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液体以特定流速通过进样器,将样品溶液输送到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并在柱内将各组分分离,进入检测器并记录色谱图,进而对样品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压、高效、高敏、范围广和速度快[5]。其中,高压指的是载液的高压,因为流动相经过色谱柱时,所受到阻力很大,为使液体快速通过色谱柱,需要对载液施加高压。高效指的是分离效果,人为选择固定相及流动性,可使分离效能最大化,这是工业精馏塔或气相色谱所无法企及的[6-8]。高敏是指灵敏度极高,其灵敏度可达到0.01 ng,上样量在μL的级别。同时,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近3/4的有机物可通过此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尤其是对沸点高、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大分子化合物,优势更为明显。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速度,载液流速比液相色谱法要快许多,一般样品分析速度在10~30 min左右,最快可达5 min,最多不会超过1 h。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使其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也有局限性,如无法检测生物活性不稳定的物质。

2 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2.1 液相色谱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食品添加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与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味道、色泽、外观、保质期等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应保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并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甚至社会恐慌[9]。因此,检测食品添加剂是非常必要的,也应作为食品安全标准之一。

食品添加剂种类众多,我国有二十多个类别、两千余个种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和香料等。目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多类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分析。

2.1.1 对甜味剂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较为精准得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甜蜜素、安赛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及甜菊糖苷、甘草酸等天然甜味剂。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有离子对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法、R高效液相色谱-UVD法等。色谱柱包括-NH,柱、阴离子交换柱以及C18柱等,检测器则有UVD、CD等[10]。陈健等对糕点中几种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同时进行了检测,回收率为80%~105%,RSD均小于7.5%。吴丽蓉通过UPLC法检测分析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对两种甜味剂的分析结果显示,添加100、200、300 mg/kg浓度水平的添加剂,平均回收率为83.10%~105.21%,RSD为1.98%~6.08%,较为准确可靠[11]。稽超等对饮料中的4种甜味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回收率范围为80.5%~95.2%,RSD为0.5%~8.7%,且在6 min内完成样品检测,效率较高,方法较可靠。

2.1.2 对色素的检测

色素能够改善食品的外观颜色,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类。天然色素安全性较高,但价格不菲,加工不易,容易受一定的限制。人工合成色素则化学稳定性较强,更易着色,价格相对也低很多,使用较为方便,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产,但有些人工合成色素会有慢毒作用,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12]。因此,世界各国对人工色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色素有赤鲜红、苋菜红、亮蓝、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胭脂红和靛蓝等[13]。

林芳等用乙醇氨提取,通过阴离子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最终结果表明,9种人工合成色素可在18 min内分离,平均回收率为80.1%~98.6%,RSD为1.8%~5.2%。杨熙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对红薯粉条中6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检测,该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回收率达到79.9%~98.4%,RSD范围为0.79%~5.9%。王志园对肉制品中的9种合成色素进行检测,检出限为0.1 mg/kg,回收率为86%~98.3%,RSD范围为1.03%~3.9%。

2.1.3 对防腐剂、抗氧化剂的检测

抗氧化剂能够抑制食品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分为天然、人工合成抗氧化两类。天然抗氧化剂有茶多酚、花青素等,稳定性较差,而人工抗氧化剂较为稳定,使用范围也较广,如BHA、TBHQ、PG等,过量使用不利于人体健康,并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进一步验证。有报道显示,高浓度PG会导致接触性皮炎,将不同抗氧化剂合用可起到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很多生产商会采用多种抗氧化剂联用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宗珊盈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食品中7种防腐剂及4种甜味剂进行检测。经提取液后,用等量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沉淀蛋白,加提取液震荡,然后离心取上清,对上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检出限为0.5~10 μg/kg,回收率在79.5%~107.1%,RSD为0.7%~6.5%。陈立伟等将超声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对14种紫外吸收剂、抗氧化剂进行检测。笔者用三氯甲烷、甲醇对样品进行提纯,过柱分离后,用乙腈和0.1%甲酸水洗脱,最后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14种物质相关系数高于0.999 2,检出限为8.0~33.0 mg/kg,回收率为83.6%~116.2%,RSD为1.3%~9.5%,该方法简单有效,净化效果明显。

2.2 对农药的检测

随着人口迅速发展,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为了保证一定的收成,防治病虫害,农药的使用非常广泛,常用的农药主要有杀虫剂(如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吡虫啉、啶虫脒)、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菌灵、嘧菌酯、腈菌唑)、杀菌剂(如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等。但过量的农药不仅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也会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农药进行检测。

林涛等对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简便、高灵敏度、净化效果较好的方法,对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74.1%~120.4%,RSD为2.8%~11.9%,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王洁莲等建立了对韭菜、大葱中7种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通过氨基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最终测定结果表明,回收率在79%~103%,RSD为0.70%~6.12%。

2.3 对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测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复杂多样,但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分析鉴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并标注于外包装,有助于人们对食品有更清晰的认识。

潘仲乐对大豆中的蛋白质进行了检测。陈琦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ELSD)法对茶叶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进行提取和净化,并进行测定。刘利娟对鲜牛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种蛋白的线性相关较好,相关系数在0.999~0.999 9,检出限为0.001~0.012 mg/mL,回收率在86.5%~109.08%,RSD均小于5%。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三种蛋白的同时检测,且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较为简便。赵岩等在研究白屈菜种子中的挥发油成分时,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定分析,共发现不同化合物27种。其中,氨基酸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是0.002 0~0.270 0 mmol/L,游离氨基酸共有21种,其回收率为87.88%~100.10%,RSD范围为0.62%~2.58%。易雪静等对东洞庭湖区野生水芹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芹中15种氨基酸总量为1.882 g/100 g。

2.4 对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物的检测

食品中经常会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包括各种病原菌、细菌、霉菌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很多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分析食品中的微生物代谢物,从而确定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含量是否超标。Maria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酸奶中的黄曲霉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有近20种送检样品中有黄曲霉素,该方法检出限为1×10-9g/kg,而黄曲霉素的致癌性极高。在检测黄曲霉素时,首先需要用三氯甲烷等进行处理,提取黄曲霉素,再过滤除掉杂质后,过柱检测。如果与免疫亲和层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特异性及灵敏度。杨大伟等将PCR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食品中产黄曲霉毒素菌、白色念珠菌、A型肉毒梭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100、1.0×103、110 CFU/mL。

3 结语

食品安全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如何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除了控制源头污染外,还应加强对食品的安全监测。检测技术日渐趋于多样化、精细化、多层次、快速简便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剂、农药残留、营养成分等检测已经越来越普遍和高效。检测方法也不再单一,多种仪器方法联用会更快速,如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联用等,不仅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保障,同时也对食品生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陈 健 ,林 真 ,陈 驰 ,等 .高 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糕点中几种天然甜味剂的探索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3):213-217.

[2]胡春和,HuChunhe.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16(5):55-56.

[3]郭如斌,韦何雯,董晓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现状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

[4]郭晓楠.关于运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几点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5(2X):88.

[5]刘艳蕊,张兆贵.食品安全检验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现状[J].辽宁化工,2014(8):1095-1096.

[6]李琦.新时期食品安全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J].粮食流通技术,2016(24):61-62.

[7]张 蕾,张 志 华,佘 铁 军,等.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实践[J].粮食流通技术,2016(3):103-105.

[8]武中庸,赫欣睿,叶永丽,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65-69.

[9]吴丽容.UPLC法测定食品中多种色素、抗氧化剂、防腐剂和甜味剂[D].厦门:集美大学,2015.

[10]本社.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

[11]稽超,孙艳艳,李秀琴,等.饮料中4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同时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J].色谱,2009(1):111-113.

[12]林芳,李涛,王一欣,等.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蜜饯中9种合成色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2):567-574.

[13]杨 熙 ,吴惠 勤 ,黄芳 ,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粉条中6种人工合成色素[J].分析试验室,2015(6):672-676.

白李昊(1995—),男,陕西宝鸡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安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