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萧华将军的红色家风

时间:2024-05-14

陈安

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1916年1月21日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他从小受到革命氛围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为党中央立足大西北和北上抗日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日战争时期,他独当一面,奋勇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勇挑重担,屡建奇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南征北战,英勇奋战,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为人民军队的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8月11日,萧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萧华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工人家庭的艰苦朴素传统。他不仅自身模范带头,对亲属子女也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家人,要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标准,像劳动人民的孩子一样朴实,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样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萧华的儿子萧云回忆说:“父亲向我讲述了很多战争年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和以往一样,丝毫没有夸耀自己的功绩,讲的大多数是他的战友,那些活着的和牺牲了的伯伯、叔叔们,讲他们的英勇善战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萧华不畏艰险,始终以高昂的革命豪情担当重任。他曾说过,“革命干部本身要有朝气,把自己的事业担当起来”“整装待发要出征,愿把热血染红旗”。萧华的女儿萧霜回忆说:“父亲说过,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下天下,就是因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哪里艰苦,哪里要开辟战场,父親都毫不犹豫、勇挑重担。”

1933年,年仅17岁的萧华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和师长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带出一支能打善战的部队。1934年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以“卷地狂飙不畏死,几战蒋军落旄头”的英雄气概,打出了“铁拳”威风。长征后期,萧华带领红一军团前卫红二师,在乌江天险、大渡河边、腊子口旁,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恶仗,突破了一道道隘路险关,发挥了尖兵突击作用。1938年,萧华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纵横驰骋、英勇杀敌,八路军“娃娃司令”的美名传遍齐鲁大地。1945年,萧华带领部队抢占南满要地,他审时度势、指挥若定,壮大武装力量,建立民主政权,为进军东北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萧华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勇闯难关,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股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1985年4月中旬,萧华被确诊癌症晚期,已从胃转移到肝。7 月,萧华身体已十分虚弱。一天,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到医院看望萧华。萧华慢慢地睁开双眼,吃力地握着杨得志的手。杨得志难过地说:“不要着急,好好养病。”萧华喘息了片刻,一边吸氧,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没关系,能拖就拖,精神不死嘛……我很想把对机构改革和智力资源开发的一些新想法向中央汇报,但恐怕汇报不成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萧华仍以顽强的毅力深入思考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问题,在病榻上完成了6000 余字的报告建议,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献出了最后的光和热。

萧华的女儿萧霞回忆说:“父亲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人的心,有火一样的热情,从不知疲倦。甚至他在生命垂危之际,还给中央写了两封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技术市场的信。”萧华的女婿杜链也回忆说:“这期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竟然能焕发出那么强的生命力,将这封长达6000余字的汇报材料逐字逐句地修改一遍。6月1日上午,爸爸在信上签了名,当天这封信被送交中央。当他得悉这封信被‘印中央参阅文件,并请体改委认真加以研究’时,兴奋得像个青年人。”

萧华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可谓位高权重。但是,他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不忘清廉作风,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树立了红色家风的优良传统。

萧华对儿子萧云的管教特别严格。萧云到了上学年龄后,萧华把他送到一所军队子弟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在北京郊区,离市区十几公里。萧云一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每次都是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星期日下午返校。学校实行吃饭、上课、作息准军事化制度。萧云过着严格的集体生活。萧华从不允许用他自己的专车接送萧云。他要求萧云和其他同学一样,乘坐总政机关的班车上学和回家。

萧华虽然对子女要求严格,但他从不打骂孩子。他常说:“马克思不准打骂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或不听话,他就把他们放到床上搔痒,直到他们笑得喘不过气来,说“下回不敢了”为止,以此作为不听话的“惩罚”。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萧华谢绝了组织上的特殊照顾,按照国家规定的粮食定量,和家里人吃同样的饭菜。有所不同的是,他总是把好一点的菜夹到孩子们的碗里,叫他们先吃饱,他再吃。他常在饭桌上说红军时代的艰苦生活。炊事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有时候,炊事员把菜炒煳了,饭做生了,他也从不批评,总是很快将饭吃完,又投身到工作之中。在萧华的影响下,孩子们都以艰苦为荣,身上穿着补丁衣服,根本看不出来是干部子弟。对此,萧华的女儿萧露回忆说:“他告诉我们,要能吃各种各样的饭菜,粗粮细粮,瓜果蔬菜,甜的苦的,不能挑剔,要学会适应环境,好日子会过,艰苦的日子也能熬。我们家的孩子基本上都跟父亲学会了这套本事,凉的热的,软的硬的,荤的素的,都不挑剔……我想,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都应学会这项本事,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活下去。”

2020年,萧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有时,我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冒出的一个举动,都让我感觉像极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品质、精神就是‘传家宝’,通过言语、举止传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了下一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即是家风传承。”

(摘自《世纪风采》,本文有删节)(责任编辑 史旺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