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马誉炜
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有一些人总是幸福感满满,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看作幸福,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乐观。但也有一些人、不容易产生幸福感,总觉得这也不满意,那也不合适,经常处于焦虑和烦躁不安中,不仅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也给身边的人传递出负面的情绪,很影响生活质量。
在我看来,那些幸福感满满的人,并不是没有常人所拥有的烦恼和不快,也不是在生活中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只不过是他们把幸福感的门槛调得低一些罢了。而那些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人,也并不是没有高兴和幸运之事,并非时时处处都会遇到糟糕和倒霉,而是将幸福感的门槛调得过高,甚至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
人生无论对谁都只有一次,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百倍珍惜。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人生旅途中,不妨把自己的幸福感的门槛调得低一些,做一个知恩知足的人,远离好高骛远、见异思迁、横攀竖比,对于愉悦自己的身心,走好人生路,善莫大焉。
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容易让他误会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他还批评有些“聪明人”:“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可谓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看来,把幸福感的门槛调低,首先就是要稳住心神,不要把欲望当作志气,而应该静下心来,从当下做起,务实际,干实事,求实效。
把幸福感的门槛调得低一些,还应该走出单纯将“安逸自在”看作幸福的误区。其实,真正的幸福和温馨往往是在艰苦奋斗的岁月,而不是在安逸自在、坐享其成“躺平”的日子。许多时候,成长过程中艰苦而又充实的日子结束了,幸福感反而变得淡了。奋斗的人生最精彩,也最幸福。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青春活力、聪明才智,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成为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人生的强者,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及时消化掉,是幸福感门槛降得低一些的必然要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悲伤、失望、嫉妒、恐惧、烦躁、不安等常常会不期而至。关键在于怎么对待和如何排解。应转变思维方式,将人生不如意的境遇看作生活的挑战和馈赠,当作人生的历练与磨砺,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积极主动地去攻克它、战胜它,抑或抓住机遇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改变人生的命运。应该学會自我克制,如同人们常常梳洗打扮一番才去见人一样,适时将负面情绪抑制起来,带着一脸阳光去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不管遇到什么事,也要努力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就会远离你。
此外,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也是一个人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显然,经常和处于幸福感状态的人在一起,要比天天与愁眉不展的人在一起愉悦、幸福得多。幸福的情感是会传染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情绪,给人一种安全感、舒适感、满足感、快乐感,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摘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责任编辑辛彩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