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话何冀平:你这么年轻,哪来的剧本中的沧桑

时间:2024-05-14

袁秀月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公认的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在香港电影辉煌的末尾,北京姑娘何冀平来到了香港,并用笔留下了自己的光亮。

好一座“天下第一楼”

1991年,北京人艺携话剧《天下第一楼》到香港演出,在诸多观众中,有业已成名的导演徐克。据说徐克看完戏后,连夜找两样,一是烤鸭,一是何冀平。

他对何冀平说:“你能把一个饭馆写得這样有声有色,一定能写好一个客栈。”就这样,她开始了第一部电影《新龙门客栈》的编剧工作。这部让徐克都心动的《天下第一楼》,正是何冀平在北京人艺的成名作。1988年上演,随即轰动京城,30年来连演不衰,如今仍是北京人艺的招牌戏。

何冀平以烤鸭老字号“福聚德”为载体,讲述了一个“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故事。结尾的一副对联更是点睛:“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写剧本时,她刚进剧院4年,30多岁尚年轻。老前辈们给了她不少帮助,何冀平说,曹禺院长看了剧本后,专门请她和两位导演到家里去,从中午一直聊到晚上。《天下第一楼》联排后,他还曾问过一句让何冀平至今难忘的话:“你这么年轻,哪来的剧本中的沧桑?”

人艺打下的根基

“我的沧桑,是从6岁开始的。”何冀平曾在书中写道。幼年时,因为父亲的海外背景,她的童年总是很孤独。没人跟她玩儿,她就在家看书,家里一排排的书成了她的伙伴。她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喜欢《红楼梦》,喜欢昆曲。自然而然地,她跟戏剧结了缘。

考中学时,因为作文得了满分,她考入当时的名校北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实验中学)。后来,何冀平下乡到了西北。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她突然觉得挣脱了一切枷锁。劳动之余,她自编自导,为乡亲们表演节目。

因为会写剧本,何冀平被调回北京,成为一名工人。在工厂,她还是坚持写剧本。没想到,她写的剧本得到了北京人艺党委书记赵起扬的赏识,邀请她去人艺当编剧。但因为想上大学,她婉拒了。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时,北京人艺又指名要她去。就这样,何冀平成为了北京人艺剧本组的一员。

那时,剧本组的组长是于是之。在《天下第一楼》公演后,于是之写文章祝贺她,文中有句话:“感谢剧作家,这些用笔支撑着剧院的人。”“人艺打下的根基,才使我能够在香港站住脚跟。”虽然只在北京人艺待了7年,但何冀平说,老艺术家们教的东西是影响她一生的,可以说一辈子都不会走歪了。

离京赴港

1989年,《天下第一楼》公演的第二年,何冀平随家迁居香港。彼时,她已是北京有名的编剧。但在香港,没人知道她。很多人为她惋惜:“一个离开了自己乡土文化的作家,她还可以做些什么?”

从《新龙门客栈》开始,何冀平走进香港影视圈,一个快节奏、商业气息浓厚的行业。那些年,她各种题材的剧本都写过。这锻炼了她的本事和能力。《新白娘子传奇》找她时已经开拍了,加的20集剧本几乎是一天一集写出来的,然后用传真机传到现场拍摄。

有人说,何冀平是商业和艺术结合最好的例子。但何冀平说,她从一开始就有商业化,从来没有反感过。《天下第一楼》为什么能演出30年?在她看来,商业的因素很大:“起码先好看,如果不好看的话,你也没办法把思想传达给别人。”

德龄很像是香港的化身

何冀平说,在所有话剧作品中,她最看重两个作品,一个是在北京创作的《天下第一楼》,另一个是在香港写的《德龄与慈禧》。一个在深宫中的皇太后,一个在西方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人,一中一西,一尊一卑,一老一少,完全不同又惺惺相惜,怎么看都是戏。

在何冀平眼中,德龄很像是香港的化身,是中国人,但在西方的生活方式中长大,有着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她认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不要把历史局限在每一个细节和人物上,而是从宏观出发。

1997年,何冀平受邀加入香港话剧团,第二年《德龄与慈禧》上演,在香港大受欢迎,奠定了她在剧坛的地位。有一年香港所有主流剧团轮番上演她的剧本,评论界称为“何冀平现象”。

时隔20多年,《德龄与慈禧》在北京、上海演出。何冀平形容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同当下融合的电影市场。

非典型女作家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写道:“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

长大后,何冀平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不过,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似乎有些不同。她的作品很少涉及自己的经历,除了电影,话剧创作的时装剧不多,《德龄与慈禧》是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的剧本。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她是女性作家,还以为是男的。

“好多女作家写得很细致、很好看,尤其在爱情方面,但我不是这样的作家,我可能偏男性化一点,这是我的弱点。”何冀平笑说。

这可能跟她的性格、经历有关。从北京、陕北到香港,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9年,她在多重文化中跨界穿梭。到今天,她仍笔耕不辍。近几年,她与许鞍华、姜文合作,写了《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决胜时刻》。从业多年,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不同制作当中的位置。她说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而话剧是以编剧为主。

让人感慨的是,时隔多年,她的工作重心又回到了北京。

这片她成长、学习、成名的土地,如今正孕育着中国电影最蓬勃的生机。

(摘自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 张宇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