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连岳
害怕别人变好,尤其是害怕身边的人比自己更优秀,可以说是普遍的人性。嫉妒心也就是这么来的。强烈的嫉妒,几乎是摧毁性的。你很容易发现这种人,他们的一生,就是在诋毁比自己出色的人中不停地沉沦。
既然嫉妒这么坏,为什么会成为这么普遍的人性呢?可能在繁殖层面它有作用。人原本不过是基因的工具,我们长得这么健壮,只是为了保护基因、传递基因。从基因的角度看,人的唯一目的就是繁衍。嫉妒是以最粗暴的方式争夺资源,母亲的乳汁是有限的,食物是有限的,成本是有限的……别人不变好,就是自己得到更多;别人变好,就是自己的损失。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那些嫉妒班级第一名的孩子,不可理喻,因为最终的竞争,并不是在这几十个人中展开。大家的水平都高,可以全上好大學;大家的水平都低,也可能没一个人考上大学。你是与全国的考生竞争,你的同学好,对你是有好处的,因为你可以从他身上学习,从而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同学都很烂,这确实能满足你的虚荣心,可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
视野一大,格局一大,嫉妒心就会慢慢消解。人受基因驱使,又慢慢挣脱基因的奴役,有了自由意志,会做很多基因并不想让人做的事。基因认为人如果没有繁衍能力,差不多就该死了,但人类会通过技术拼命延长寿命,也能找到其他海量的乐趣与意义来充实此生。
不怕别人变好,这是人格局变大的体现,是挣脱基因奴役的体现。
为了得到这点认知,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原来相信战争,杀光对方,自己拼命繁衍,其实这是摧毁式的竞争。直到工业革命出现,市场力量变大,才普遍转向交易式竞争,人们不必彼此屠杀、彼此嫉妒,各做自己擅长的,结果奇迹一般,所有人的处境都会改善。
在中国,交易式竞争的优点还没成为普遍认知,摧毁性竞争的声音还很大。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具有两个弱点中的一个:一是喜欢强势压制他人,原型是摧毁式的竞争,将欺诈与抢夺视为主要手段,当这种强势无法得到满足时,往往诱发嫉妒,以获得心理安慰。二是变成无私奉献的圣母,不敢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以示弱示惨为生。两者凑在一起,就是虐待狂与受虐狂,都不正常。
交易式竞争是后天习得的。我维护我的利益,你维护你的利益;我做好我的事,你做好你的事;我们分工合作,双方利益更大。我不怕你变好,只怕你不变好。
我们应该做一个自己不停地变好,同时也能使别人不停地变好的人。有了这种认知,你会发现,别人的进步,别人的优秀,都是你的资源。你的朋友都是亿万富翁,你怎么可能会穷呢?你的朋友都聪明,你再笨,也有一流的智囊团。
(摘自《今日文摘》)(责编 清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