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人体各种疾病在发病机理和症状方面,常常表现出四种病势趋向:向上(如呕吐、呃逆、咳喘)、向下(如遗尿、腹泻、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头痛、怕冷),在治疗上,要针对疾病的趋向性选择相应的药物来对症施治。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说来,也具有升降沉浮的性质。
药性升降沉浮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代,药物的升降沉浮特性反映其作用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降”是下达降逆,“浮”表示向外发散,“沉”表示向内收敛,通常与药材四气五味以及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且还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习惯上将其归纳为升浮及沉降两种。
升浮药材:能上行向外,属阳,具有祛风散寒、升阳发表、开窍醒神等功效。大多是味甘平、性温热、质地较轻的(如植物的花叶皮枝等)药材。如苏叶、菊花、麻黄、升麻、黄芪等。
降沉药材:能下行向内,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利水渗湿、安神止呕等功效,大多是味酸苦涩、性寒凉、质地较重的(如植物的果实、种子及矿物、贝壳等)药材。如枳实、代赭石、大黄、芒硝、山楂等。
药物的炮制也可以影响并改变其升降沉浮的性能。大部分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本来属于沉降药,泻下能力很强,但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部火热,可治疗目赤头痛。
在治病方面,病在表、在上者,多用升浮的药材。如:外感风寒,当选桂枝、麻黄、防风,疏散表邪。而病在里、在下者,则应用沉降的药材,如:腹痛便秘,当选择大黄、芒硝来攻下里实,荡涤实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